天天看点

田丰足智多谋,为何最后还是被袁绍杀了?其实他死得一点都不冤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为何最后归来受尽言语凌辱,还遭主公寒心处死?荒唐的言论有,为何慎言令其致死?异域之人,行事耿直适得其反?怜才不遇,喜忧参半,何为生平?奈何至此,天妒英才?

田丰之死,实属冤枉。或许其语言直率,不胜主公怒意,或俯首帖耳方安全;或许异乡来客受限,难博众心;或无法令言行一致,失去信任。然而一人之死,固也自招,却亦系时运不济,被逼至此境地。其人所为,岂全无可取?其遭此厄运,岂不值得怜悯?且听吾一一道来,不佞之语,何以致这样悲苦结局;清白人等,为何难全其性命,保其职业。

田丰足智多谋,为何最后还是被袁绍杀了?其实他死得一点都不冤

少年出身名门望族 却难逃家道中落之悲

田丰本姓张,生于钜鹿,号元皓,少年时家道中落,不得已弃家从学于外,自号大山。性格耿直,为人正派,青年时即很有名气,被朝廷征召,授其侍御史一职。田丰生性活泼聪慧,少年时期便备受瞩目。他出身名门望族,本是荣华富贵之家,却因家道中落,被迫离家求学。

幼时家庭罹难,身上承受了太多不幸。然而困境并未摧毁他的意志,反使他性情更加坚韧,具有۞然不屈的正气。他放弃原有家族,自号大山,仿佛一座高山般清高倔强。这份坚韧支撐他渡过难关,最终崭露头角,声名远播。他那份忠诚、正直与退让困难的脾性,令人赞叹;然也因此结局悲凉。

田丰足智多谋,为何最后还是被袁绍杀了?其实他死得一点都不冤

田丰本望平步青云,然好景不长,不久因直言规劝宦官专权,得罪权臣,无奈离职归隐。当时士族子弟多有如此遭遇,家道中落者众,权贵横行,良士难展身手。田丰虽为名门出身,亦不免此劫。欲得抬头,又岂能痛斥权势?是以郁郁不得志。幸好此后转折陡生,得遇贤主,得展雄才。

那时正值东汉末年,道德沦丧,太子被杀,宦官与外戚勾结,权倾朝野。田丰怀揣壮志,欲改朝纲治乱。奈何刚正不阿,触犯权势,难立足。他奋不顾身揭露宦官弊端,却被迫离职。一时间郁郁寡欢,前途茫然。正如众多良臣遭遇不幸,家国凋敝,自己又岂能独善其身?眼见天下将乱,自己却无能为力,实在痛心。幸而后来得到贤主相助,得以施展抱负。虽历经波折,他那孤傲之姿、坚定之心,仍令人肃然起敬。

田丰足智多谋,为何最后还是被袁绍杀了?其实他死得一点都不冤

岁时己亥 袁绍相中延揽 彰显杰出功勋

公元一百九十一年,冀州牧韩馥让位于袁绍,田丰被举荐袁府,袁绍相中其才,特地征召其为别驾从事中郎将。袁绍此时正处扩张之势,急需良将贤谋相助。田丰乃士大夫之後,亦为袁氏幕府重要谋士。为证明忠诚,田丰奉命诛杀韩馥旧部闵纯、耿武,正式加入袁府。

尔后公孙瓒来犯,情况危急,众将无策。次年河内之战,田丰身先士卒,誓死保护袁绍突围。凭一人之力搏命于乱军,实为壮举。若无田丰,袁绍必至覆灭。田丰立下汗马功劳,更受袁氏信赖。遂成钦差大臣,倚重至此。但橐驼不满其嚼蔗声,事端由此而起。

田丰足智多谋,为何最后还是被袁绍杀了?其实他死得一点都不冤

那时袁绍新近任冀州牧,欲谋夺中原,急需人才相助。田丰早有声名,袁绍遂聘为谋主。两人一拍即合,田丰遂尽忠袁氏,誓死效力。起初田丰并不完全信任,为表示忠心,他主动提出诛杀韩馥旧部。此举消除袁绍疑虑,田丰于是成为袁氏重要谋臣之一。

不久,公孙瓒来犯。当时形势危急,无人应对,田丰身先士卒冲在最前,死战到底力保袁绍突围。正是其大胆奋勇、临危不惧之举,挽救袁氏于危难之中。若无其人,袁绍军队必已覆灭。田丰此战一举成名,功勋卓著,遂受袁绍大力提拔,成为心腹大将。如此看来,田丰确有大功于袁绍,但后世评论却多是怜才不遇,实属误读。

田丰足智多谋,为何最后还是被袁绍杀了?其实他死得一点都不冤

朝中君子 惹不起 向来最怕失去威信

记得那时正值天下群雄割据,曹操占领许都。田丰劝袁绍趁时机讨伐,以夺取中原。岂知袁绍好大喜功,擅自征讨并州,不听劝言。此后更大败于官渡,中原基业尽失。帝都被夺,若不为之一搏,岂能服人?有与虎谋皮者乎?田丰不忿主上轻敌,数论其误,欲其改弦更张,奈何袁绍少有远虑,又自矜功高盖主,岂能受人苦口婆心规劝?

由是两人渐生龃龉。袁绍心中益发不悦,终不堪其言语冲撞威仪,遂囚禁于狱中。倘若中原富庶,兵强马壮,尚可与曹操長期周旋;今关东未定,济济兵将早已折损殆尽。奈何困顿之际反听信谮言中伤,忌才妒能,反残害良臣呵!田丰献忠袁氏,却遭此厄运,实在不幸。

田丰足智多谋,为何最后还是被袁绍杀了?其实他死得一点都不冤

田丰本欲助袁绍据中原称帝,一统天下。奈何袁绍自负功业,不顾劝谏,轻举妄动。致使兵败如山倒,中原丧失殆尽。而曹操又乘势据许都为根据地,势力坐大。此时若不奋起一搏,收复中原,只会坐以待毙。田丰再三败战后劝说,袁绍仍不听从,依旧我行我素。田丰焦灼中原危机,责之不已。

奈何袁绍全无危机意识,反而瞧不起田丰直言规劝,认为他在败犬急噪,影响自己威仪。军心涣散之时,本可团结人心,挽回局面。无奈反信谣言,将刚正之士收禁监狱,实在愚蠢!中原基业早已丧失,犹然如此,岂非自取灭亡?若用其言出谋划策,或可翻盘。此事令人扼腕叹息不已!

田丰足智多谋,为何最后还是被袁绍杀了?其实他死得一点都不冤

官渡大败 彻底断送田丰性命

正是此败,方断送田丰性命。田丰固然话直,所言岂无正论?但触犯主公心结之处,未免过尚。且言辞激烈,岂易为君主所接纳?此番出言切谏绝非头一次,未免令主公恼羞成怒,耻面见人。一场败仗,彻底断送田丰前程。田丰在狱中听闻,不禁悔之莫及。诸将相继来探访慰问,原以为此释放日近。

奈何世事无常,总有人眼红他者荣华富贵。田丰的政敌趁大败之机密报谗言,称其狱中沾沾自喜,幸灾乐祸袁氏覆灭。袁绍闻讯大怒,顷刻间从原谅变为杀心。然而,政敌的小人之举最终害死自己;田丰的直言与标新立异最终害死自己。“雪崩,诚无一片雪花有罪。”一句似恰如其分。若论良心,此人岂非清白?

田丰足智多谋,为何最后还是被袁绍杀了?其实他死得一点都不冤

此役大败后,田丰再也无颜面对。他本意是救国救民,谁知最后反成害人。原本他以为,自己的直言规劝可以使主公深思熟虑,从而扭转乾坤。岂知主公根本不听不信。如此一次又一次直言,只会激起反感、引发怒火,以至于无法收场。彻底的失败扼杀了田丰的生机与斗志,他深感后悔。

无数士兵将领来探望关切,原以为不会有生命危险。然而谁料,一心报复的政敌趁机密报,诬告田丰狱中幸灾乐祸。这最后一击无疑是致命的,顷刻间主公对他的信任化为杀心,竟下令处死。其人所言,固然不无道理,但过于尖锐难免自取灭亡。如此下场,圣贤亦难免默然。

田丰足智多谋,为何最后还是被袁绍杀了?其实他死得一点都不冤

大政方面,终归咎由自取

惜乎天妒英才也!田丰有心为国,能出谋划策,却论政治智慧却稍欠缺。在官场立身,难免重视主公面子。一味正气凛然,激辩切谏,岂易博得深信?正直过甚,反失大局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今日之谏言是否当下时候,能否换个更隐蔽的方式提醒,稍稍回旋余地,事情或可有转机。

田丰身为相国谋臣,更不该在众人面前公开粗鲁地指责主公决策错误。局势艰难之时,本可顺势而为,不争自明。不惜为最大程度减轻主公损失,方能保全全局。岂可一味连累主公形象,损害士气?换个委婉措辞,或采用私下建议的方式,也许亦可避免言语冲突。如此坦荡行事,终受时弊所限。

田丰足智多谋,为何最后还是被袁绍杀了?其实他死得一点都不冤

谨言慎行,乃立身之本。田丰不顾局势大局,执意直谏,难免有失大智若愚之嫌。他固然正人君子,却未必就是个出色政客。政客当谨记面子之重,不可轻易苛责主公;更要时刻权衡利弊得失,掂量进退存亡。此次官渡之败波及及深,非几句规劝可挽回。

难道不应退而求次、审时度势,暂避锋芒再说?非要一味言语冲突,逼主公下狠手吗?或许田丰也应多加体谅,主公面对如此巨大失利,处境已极为艰难,谁还有心情不断承受指责?再直爽之人,也会大为光火。田丰自视清高,不屑权谋心机,却不免有失策略眼光。时运不济,亦由得他人支配了。

田丰足智多谋,为何最后还是被袁绍杀了?其实他死得一点都不冤

结语

望来路漫漫,但求欣然面对,不负韶华。大政方面,田丰均有意见,但终归咎由自取。人逢喜则春华秋实,人逢患则磨难淬火。一生波澜,亦足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