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手术台”到展厅:罗中立油画名作《父亲》的修复故事

作者:羊城派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正在举办的大展中,一幅中国艺术史上的经典油画——罗中立创作的《父亲》极为“吸睛”,每天与上万名观众对望。

但少有人知,这幅当代油画迄今已参与过上百次展出,作品本身也像画面上的老父亲一样经历沧桑,需要被照料与修复。

从“手术台”到展厅:罗中立油画名作《父亲》的修复故事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三楼展厅,观众在《父亲》前驻足 羊城晚报记者梁善茵 摄

1月6日上午,一次有趣的讲座在广州艺博院新馆报告厅举行,特邀中国美术馆艺术品修复部油画修复师孔妍,围绕油画《父亲》的修复故事进行分享。

这场“与《父亲》对望——罗中立油画《父亲》修复背后的故事”主题讲座活动由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及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联合主办。

白色头巾下黝黑、布满皱纹的脸,是罗中立画里《父亲》的样貌,粗糙肌理带来的强力冲击让观众过目不忘。《父亲》是罗中立聚焦农民群体进行创作的经典作之一,他以乡土人情反映真实的中国社会,被称为“中国米勒”。

曾参与上百次展出,首次进行系统性修复

“当艺术品的结构不稳定时,就需要被‘推上手术台’。”孔妍表示,艺术品修复是保护的一部分,当作品老化达到一定程度,需要进行干预延缓恶化发展时,则需要进行修复。

自1980年7月创作完成以来,《父亲》至今参与了上百次展出,其颜料层由于老化产生多条裂纹,影响了画作的结构稳定性。

2013年,《父亲》进行了首次维护性处理;2018年,作品的局部恶化与先前记录对比有发展趋势;2019年,作品修复保护计划启动,这是《父亲》自诞生以来的首次系统性修复。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杰出代表,油画《父亲》得到典藏部和修复部多年来的跟踪观察与关注保护。历时两年的系统修复,为后人了解原作真实面貌,保留其历史和文化价值提供了保障。

据孔妍介绍,修复这幅作品需要先做结构修复,修补画布、加固颜料,待画作结构稳定后集中处理画面色彩,进行清洗、衬托、填补缺失等。

从“手术台”到展厅:罗中立油画名作《父亲》的修复故事

讲座现场 羊城晚报记者梁善茵 摄

“我们取下作品外框改造其内部结构,加上了一层无反光、防紫外线的保护层进行密封,最后再加上背板保护。”孔妍指出,保护层可降低作品在环境中受到伤害的风险,由于材质具有高透光性,观众不易察觉到保护层的存在。

在演讲过程中,孔妍展出了《父亲》修复前后的对比图,观众可以从屏幕中看出,修复后的作品在色彩鲜明度、暗部纵深感以及空间结构感上均有明显变化。据介绍,经过最新一轮的系统性修复,现作预计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展出数十年。

画作底板的信息保留创作故事

“每修复一件作品,都是深入了解一件作品的过程。”作为一名艺术品“医生”,孔妍解开了《父亲》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其中既有隐藏在画作底板的信息,也有创作者罗中立自述的幕后故事。

拆卸下木质外框后,孔妍看到了画作背面的“罗中立”以及“1980.7”的蓝绿色字样,为画作完成时罗中立的亲笔签名。画框的一根木条上刻有罗中立的小名“罗二”两字,原是木匠为了标注定做者所做的记号。

此外,画作底板上还贴有“中国当代美术大展”的参展标签,“撕开标签后还有标签,可以看出这幅作品周游全国各地参与展出,标签旁边是罗先生写下的画作原名‘我的父亲’。”

从“手术台”到展厅:罗中立油画名作《父亲》的修复故事

画作《父亲》背面的参展标签

从“手术台”到展厅:罗中立油画名作《父亲》的修复故事

画作《父亲》底板上的字样

据孔妍介绍,《父亲》的人物原型之一是罗中立在重庆沙坪坝的公厕旁见到的一位守粪农民,另一位则是他在巴中市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寄住时的房主,当地农民邓开选。

“这位父亲戴着白色头巾,皮肤黝黑,眉弓上有汗水正往下流。他的嘴唇是干裂的,手里端着一碗水,应该是刚干完农活想喝水。”

孔妍认为,《父亲》以象征希望的金色麦田为背景,人物直视观众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与情感共鸣,刻画出“父亲们”的健美身形与炽热精神。

为了准确还原劳动人民的外在形象,罗中立在回忆创作过程时表示,他在教室地面收集馒头渣和橡皮擦碎屑,与颜料进行混合,从而突显人物肌理的粗粝感,并用菜刀代替传统刮刀雕刻出暗部细节。

当年没有现成的大尺幅画布,为了避免缝纫机带来的明显痕迹,美术系秘书老师就一针一线地将两幅画布缝合拼接起来。

虚拟技术为艺术品修复提供新可能

谈及目前的艺术品修复技术应用,孔妍表示:“艺术品不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但它们是人类鲜活的必需品。然而目前对于艺术品修复的科学研发投入依然不足,艺术品保护所应有的技术仍有待提高。”但她对于未来的技术发展抱有期待,她指出,虚拟技术将给艺术品修复工作带来质的飞跃。

在《父亲》的修复过程中,孔妍和其他修复人员使用了多光谱检测成像的方式,利用紫外线判断画作表面涂层的老化程度,并通过红外线触及底稿层找出修改痕迹,有助于修复师获得作品立体的、多层次的现状信息,从而进行分模块精准修复。

从“手术台”到展厅:罗中立油画名作《父亲》的修复故事

讲座现场合影

除了修复功能,人工智能和3D打印技术为永久保存画作色彩和细节带来可能。孔妍展示了基于AI算法和3D打印模拟创作的朗勃伦风格作品,“虚拟技术让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复活大师”。

油画的物质结构是由多重不同材料构成的复合体,在环境中的长期暴露必然会导致其不断老化乃至消失。孔妍指出,虚拟复原技术可以在不损伤原作的前提下,对作品进行高精度的扫描和复制,从而满足更多观众对作品的欣赏需求,同时对艺术品进行虚拟修复和保护。

她相信,虚拟技术将会在艺术与科技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文化艺术品的保护和传承作出更大贡献。

文|记者 梁善茵 朱绍杰图|主办方提供(除署名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