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若在这个范围内,或许血糖不算高

作者:蔡医生科普说

近年来,血糖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血糖水平升高也变得愈发普遍。血糖,其实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此外,肝糖原分解以及脂肪和蛋白质的转化也是血糖的来源之一。在临床医学中,血糖水平是判断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对于是否存在高血糖或糖尿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如今,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疾病,据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正在急剧上升。

在大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1.2%。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所引发的严重并发症。

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若在这个范围内,或许血糖不算高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增加肾脏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

因此,做好血糖水平的监测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血糖水平偏高的人群,他们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血糖状况,严格控制血糖水平,积极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健康,远离糖尿病的困扰。

01

血糖水平升高时,身体会有哪些异常表现?

疲倦感:血糖升高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处理多余的糖分,这可能导致疲劳和虚弱感。

口渴:高血糖会导致脱水,使人口渴。

视力模糊:高血糖会影响眼睛的晶状体,导致视力模糊。

头痛:高血糖可能引起头痛,尤其是在太阳穴周围。

恶心和呕吐:高血糖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和呕吐。

心跳加速:高血糖可能导致心跳加速,使人心悸。

容易感染:高血糖可能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使人体更容易受到感染。

02

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若在这个范围内,或许血糖不算高

这一标准的调整是基于对大量人群的长期观察和科学研究得出的结果,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理特点和健康需求。

在传统的血糖标准中,3.9~6.1mmol/L被视为正常范围。然而,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认识的深入,这一标准已经不再适用于所有人群。新标准的制定考虑了年龄、性别、种族、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因此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若在这个范围内,或许血糖不算高

在新标准下,如果血糖水平在这个新的正常范围内,那么血糖可能并不算高。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因为其他与代谢相关的指标如血脂、血压等也需要关注。

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维护血糖稳定和预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仍然非常重要。

总之,血糖新标准的公布对于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并遵循这一标准,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潜在的健康问题,降低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03

血糖水平持续偏高,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高血糖会对全身血管、神经系统和代谢系统造成慢性损伤,引发各种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危害是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

长期高血糖还会导致肾脏损伤,引发糖尿病肾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肾功能衰竭。此外,高血糖还会影响眼睛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引发视力下降、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等。

除了上述危害外,长期高血糖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尤其是泌尿系统、皮肤和呼吸道感染。

高血糖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害。此外,长期高血糖还会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增加,影响骨骼健康。

04

如何控制好血糖水平?

要控制好血糖水平,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少吃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

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若在这个范围内,或许血糖不算高

此外,适量运动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游泳、瑜伽等,坚持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糖水平。

除了生活习惯的调整,药物治疗也是控制血糖的关键。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应该遵从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同时,自我监测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环节,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除了以上措施外,心理状态也会影响血糖水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和压力过大,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

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若在这个范围内,或许血糖不算高

最后,要控制好血糖水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