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血糖新标準公布,不是3.9~6.1,若在這個範圍内,或許血糖不算高

作者:蔡醫生科普說

近年來,血糖問題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血糖水準升高也變得愈發普遍。血糖,其實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來源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此外,肝糖原分解以及脂肪和蛋白質的轉化也是血糖的來源之一。在臨床醫學中,血糖水準是判斷身體健康的重要名額之一,尤其對于是否存在高血糖或糖尿病的重要診斷依據。

如今,糖尿病已經成為一種常見且多發的疾病,據全球範圍内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糖尿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正在急劇上升。

在大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診斷标準,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經達到了11.2%。其實,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所引發的嚴重并發症。

血糖新标準公布,不是3.9~6.1,若在這個範圍内,或許血糖不算高

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檔

這些并發症不僅會增加腎髒疾病的風險,還可能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後果,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

是以,做好血糖水準的監測至關重要,特别是對于那些血糖水準偏高的人群,他們需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血糖狀況,嚴格控制血糖水準,積極預防糖尿病及其并發症的發生。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守護自己的健康,遠離糖尿病的困擾。

01

血糖水準升高時,身體會有哪些異常表現?

疲倦感:血糖升高時,身體需要更多的能量來處理多餘的糖分,這可能導緻疲勞和虛弱感。

口渴:高血糖會導緻脫水,使人口渴。

視力模糊:高血糖會影響眼睛的晶狀體,導緻視力模糊。

頭痛:高血糖可能引起頭痛,尤其是在太陽穴周圍。

惡心和嘔吐:高血糖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适,如惡心和嘔吐。

心跳加速:高血糖可能導緻心跳加速,使人心悸。

容易感染:高血糖可能降低身體的抵抗力,使人體更容易受到感染。

02

血糖新标準公布,不是3.9~6.1,若在這個範圍内,或許血糖不算高

這一标準的調整是基于對大量人群的長期觀察和科學研究得出的結果,更加符合現代人的生理特點和健康需求。

在傳統的血糖标準中,3.9~6.1mmol/L被視為正常範圍。然而,随着人們對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認識的深入,這一标準已經不再适用于所有人群。新标準的制定考慮了年齡、性别、種族、身體狀況等多種因素,是以更具科學性和實用性。

血糖新标準公布,不是3.9~6.1,若在這個範圍内,或許血糖不算高

在新标準下,如果血糖水準在這個新的正常範圍内,那麼血糖可能并不算高。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輕心,因為其他與代謝相關的名額如血脂、血壓等也需要關注。

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适量運動、戒煙限酒等,對于維護血糖穩定和預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仍然非常重要。

總之,血糖新标準的公布對于指導人們更好地認識和管理自己的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了解并遵循這一标準,有助于早期發現和幹預潛在的健康問題,降低患病風險,提高生活品質。

03

血糖水準持續偏高,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危害?

高血糖會對全身血管、神經系統和代謝系統造成慢性損傷,引發各種疾病。其中,最常見的危害是心血管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等。

長期高血糖還會導緻腎髒損傷,引發糖尿病腎病,嚴重時甚至會導緻腎功能衰竭。此外,高血糖還會影響眼睛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引發視力下降、視網膜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和自主神經病變等。

除了上述危害外,長期高血糖還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尤其是泌尿系統、皮膚和呼吸道感染。

高血糖還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使身體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細菌的侵害。此外,長期高血糖還會導緻骨質疏松和骨折的風險增加,影響骨骼健康。

04

如何控制好血糖水準?

要控制好血糖水準,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上要注意營養均衡,少吃高糖、高脂肪和高鹽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類食品。

血糖新标準公布,不是3.9~6.1,若在這個範圍内,或許血糖不算高

此外,适量運動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可以選擇适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慢跑、遊泳、瑜伽等,堅持鍛煉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降低血糖水準。

除了生活習慣的調整,藥物治療也是控制血糖的關鍵。對于需要藥物治療的患者,應該遵從醫生的建議,按時服藥,不要自行停藥或更改藥物劑量。

同時,自我監測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環節,定期監測血糖水準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血糖狀況,進而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

除了以上措施外,心理狀态也會影響血糖水準。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态,避免情緒波動和壓力過大,有助于維持血糖的穩定。

血糖新标準公布,不是3.9~6.1,若在這個範圍内,或許血糖不算高

最後,要控制好血糖水準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藥物治療、自我監測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态。隻有綜合運用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水準,降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