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峰哥正读

文|峰哥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前言

随着欧洲中世纪农业技术的革新和土地的播种,西欧的人口稳步增长,到1300年的时候,人口已经增长到1000年的两倍。

与此同时,物资的丰盈使绝大多数的欧洲人在1300年时都住在了比之前更好的屋子里,吃着更好的食物(特别是富含蛋白质的豌豆和大豆,还有奶酪、蛋、鱼和肉),穿着更好的衣服。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因此,人们聚集区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这使得商业发展比以前更加繁荣,农业仍然是前工业时期(包括整个中世纪)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到1300年,城市已经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选择住在城市和城镇里的人开始增多。

经济的繁荣使展现人们生活的世俗绘画开始出现,散发着一种人性与自然迷人的气息。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画面描绘的生活比所谓的黑暗中世纪要明亮得多,有丰富的想象和自由的形式,充满着爱情、阳光、传说、梦境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强烈的精神性。

它以叙事式、抒情式的手法描摹构建了一个充满幻想和真挚情感的童话世界,具有一种神秘严肃又活泼生动的基调。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一、人物形象

欧洲中世纪的世俗绘画展现了人们的生存状态、生命特质和精神面貌,归纳和总结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形象呈现出的独特风貌,从而探索其具有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美学和社会价值。

真正记录人们世俗生活情况的绘画大都集中在手抄本和公文书的插图里,这些人主要为教士、贵族和劳动者。插图里描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生活在中世纪农村的劳动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大半,主要包括农民和工商业者。

插图、建筑的石雕刻、圣歌合唱队席位上的木雕和壁画等大量描绘了劳动者的生活场景,由此可以窥探到中世纪农村的风貌:农耕、畜牧、林业、渔业、公共设施、手工业、集市等。王室和贵族也是中世纪绘画的主要对象,他们一般衣着奢华,造型复杂,表情漠然。这个时期的服饰和造型除了彰显其身份和地位,还有一些其他有趣的含义。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抄本插图中描绘和记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骑士形象和战斗场景,活泼生动,在沙场上,他们人马一体,浴血奋战。

在宫廷里,他们为主尽忠,执着虔诚,由此诞生的“骑士精神”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骑士塑造出来的形象所产生的影响深远,成为西方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流传至今。关于骑士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众多,尤其是骑士屠龙救公主的桥段,被大量的神话传说、童话故事引用。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二、场景环境

欧洲中世纪早期,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森林茂密,到处都是广袤的树林和荆棘丛生的荒地,被人类开垦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的国王们设置了许多森林猎场,随着时间的推移,森林里也会出现一些隐居的人,在一些彼此分开的小屋里,住着很多修隐士。这些情况的出现,为后来的文学和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传说中的圆桌骑士们到森林中寻求冒险,穿行在隐藏着种种危险的森林中,制造一种勇敢的气质和形象,被人们推崇和敬仰。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这些传说的故事几乎都构架在同样一个大的环境中,那就是未知的让人敬畏恐惧的森林,因此在中世纪的绘画中,几乎每一个自然场景都有森林植物的描绘,传达了浓郁的浪漫神秘的色彩。

随着森林和荒地的开垦,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和改善,村庄和城市开始形成。中世纪的村落,道路贯穿村庄,沿路而建房屋和教堂,这些建筑多为石结构建筑。村落的中心一般设有广场,大型的活动都在此举行。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到了11世纪以后,村落纷纷迁至城堡附近,形成了有别于城下城的城下村。村落、石屋、城堡形成了中世纪人文建筑的独特文化。

现代西方的影视作品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城堡,其原型很多都是参考了中世纪的绘画,这些城堡有的原始朴素、简约厚重,有的富丽堂皇、繁复奢华。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整体画面的人物与场景造型生动可爱,渲染了一种平静而温和的气氛,瞬间将人们带入如童话般美好的世界。

在大量的绘画题材中,描绘的生活场景充满热烈的渴望、乡村的风味、城市的意趣,人对自然美的描绘变得更为细腻而丰富。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三、色彩表现

欧洲中世纪世俗绘画在色彩运用上,一般采用平涂设色,弱化光影的方式,色彩艳丽、饱和度高,几乎是纯色绘制。

装饰壁画、镶嵌画和手抄本插图等功能性绘画,一般都根据所需表达的主题内容和环境来设色。在颜料有限的情况下,记录生活情景的绘画,其色彩大部分是根据自然环境设色,如天空用理性、凝重的蓝色,湖水用纯净、清新的浅蓝色,人物的颜色用红色、绿色、蓝色、褐色等,植物用绿色等。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同时背景设色注重衬托人物的颜色,这种神秘、厚重的色彩既接近自然又比自然更强烈。

色彩明快的画面让人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简单而纯粹,在营造了一种半人半神的神秘境界的同时,还打造了一个荡漾着率真与童真的幻想世界。到14世纪末,绘画技巧已经大大进步。在中世纪末期,写实主义是中世纪思想根本形式的继续发展,同时宣告了文艺复兴的来临。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绘画中的图像表达都是对人性内心的揭露,绚丽的色彩具有多种多样的搭配,这种色彩的构成支配着艺术审美的发展和变化。

在绘画表现手法上,绘画者将传统手抄本插图的故事图解方式与14世纪初期哥特式华美风格的元素相融合,以流畅生动的线条、亮丽明艳的色彩塑造了优雅高贵的人物形象和场景,创造出不同于传统单一模式的独特表现形式。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现收藏于牛津博德莱安图书馆14世纪的绘画《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马可·波罗从威尼斯港口出发前往亚洲时的场景,画面一分为二,分割为两块色彩——橙色和蓝色,形成了强烈的补色关系。

蓝色的大海色彩纯度高,舒适且令人赏心悦目,这种意境为旅程的主题添加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增强了画面感染力,融入梦幻而悠远的情境。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蓝色的大海衬托的是俏丽的橙色,陆地与城堡运用了明亮热烈的橙色和黄色,这种明亮色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盎然景象。画面整体色彩分明,对比强烈,其所表达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从欢快热闹的色彩中渲染出来。

色彩搭配与画面构成有机结合,使画面中的环境独具世俗风情与时代气息,并满溢着浪漫幻想的童话美感。这些插图虽然服务于文字,但已经不仅限于解说的功能,而是逐渐具有了绘画作品的独立地位。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作品《康拉德·冯·阿尔特施泰滕在爱人怀中》,男女角色身着象征贵族阶层的明艳的服装,有艳丽灿烂的宝石蓝,温柔多情的粉红色,雅致温和的橄榄绿,亮丽浓烈的红色,头上、颈部、手腕处还有光芒闪烁的金饰,整个画面交织成一首美丽浪漫的情歌。

甚至对树上的五瓣红花、地面蓝色半圆形的图案进行细致的刻画,整幅作品充满诗情画意。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四、现实意义

欧洲中世纪绘画主要出现在各式壁画、祭坛画、玻璃镶嵌画、手抄本等艺术形式中,这个时期绘画艺术的社会功能从建筑、雕塑中慢慢独立出来,记录了人文历史和自然万物。

绘画在不同的地域、时间与种族的传承演变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并且在内容、题材、技法上不断创新,尤其是表达世俗风情的绘画要自然活泼得多,很多手抄本的插图在描绘生活场景时更像是一幅幅儿童画。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毕加索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儿童绘画的精髓正是在于创造一个和现实世界相似却又异于现实世界的“第二世界”,中世纪绘画中就有着同样的“第二世界”:茂密的森林,骑着白马的贵族,居住在森林里并守护着主的修士,美丽而骄傲的公主,还有与巨龙搏斗的勇敢骑士、神秘的女巫师、壮丽的城堡和神圣的教堂……

这些中世纪独有的元素构成了充满幻想的奇异世界,一个充满危险而富有魅力的童话世界。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这些绘画充分、真实地反映了中世纪人们的生活情景,为了强调这种真实性,艺术家在人物、场景、色彩等方面都虔诚地尊重绘画主题。

使画面如同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娓娓道来,简单而率直,具有童话般活泼生动的美感,这也正是绘画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研究欧洲中世纪绘画改变后风格,充满着爱情浪漫主义色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