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作者:科普Talk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文|科普Talk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说到朝代,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而历史朝代中要数周朝独特,“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中明显表明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

西周与东周说到底还是周朝,那么春秋与战国为何却用来描述一个朝代呢?

而且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有什么区别?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春秋》其实是鲁国一本史书的名称。

这本书记载了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间发生的事,正是在这242年里,周朝逐渐走向衰落。

而周朝衰落最快的一个因素,就是“烽火戏诸侯”。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正是这一因素,导致周朝王权的影响力急剧下降。

之后,周幽王被犬戎攻打之时,也只有少部分诸侯前来保护。

由于前来的诸侯抵抗不住犬戎的攻打,导致宜臼被迫迁都至洛邑,也就是后人所说的“东周”。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东周不仅是春秋时期得到开始,也是战国时期的开始。

“战国”是由一本史书《战国策》提到的。

该书记载了245年的历史,包括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221年间众多历史事件。

在这240年里,周王室衰落,诸侯开始争霸天下。

一般认为,“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的开始。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之后各个诸侯相互开始攻伐,纷争不断,直到秦国从诸侯中脱颖而出,一统天下,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而秦的一统,令中原从割裂变为整体。

春秋与战国的区别

春秋时期沿用的是西周的“周礼”,讲的是“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

各诸侯在“周礼”多年的影响下,不自觉就会按照礼仪行事。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所以,春秋时期的战争还是非常讲礼仪的。

毕竟各诸侯的军队多是由贵族组成,人数并不是太多,而且相互交战的时间并不长。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正因为这种原因,若两国交战,一方战败,只需要跑出50步开外,敌方军队就不会追击。

除此之外,当时日常工具与兵器都是由青铜制作的。

也因为青铜的产量不高,再加上“周礼”的影响。

使得战士在战争中杀死对方的念头并不强烈,只需要将对方的武器拿走即可。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从这种情况就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战争并不惨烈。

而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流逝,“周礼”在国家战争之间的影响逐渐减弱。

在这种影响下,各个诸侯都不将周朝的威严放在眼里了,并且都想吞并其他的国家,一统天下。

不止如此,各诸侯军队的规模前所未有,人数上少则上万,多则几十万。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也因此,各国对于敌人讲究的就是“你死我活”。

比如,秦赵两国在赵国长平有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被后人称作“经典”,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一名被称作“杀神”白起的将军将赵国的四十万降军全部坑杀,

至此,战国时期的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歼灭敌国。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春秋与战国为何不同

古代打仗打的就是底蕴。

底蕴包含有各个方面,比如国家的政策、更各方面的人才、雄厚的经济、兵器的质量、吃不完的粮食等等。

春秋时期各国只遵行“周礼”,注重礼仪方面的问题。

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实行分封制,导致各诸侯的权利逐渐衰弱。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另外当时的生产力严重不足,每个国家的大部分人口都参与农耕,这导致两国交战的士兵多是贵族,而贵族人口稀少,所以都是点到为止。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再加上拥有知识的都是贵族,而贵族人口少,导致各个方面的人才稀少。

由于人才的缺乏,冶炼的技术落后,再加上青铜材料的产量提不上去,农民手里农具的硬度不高,进而导致粮食的产量跟不上,故而诸侯都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撑他们进行战争。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有了各自的法律,各国纷纷进行改革。

首次进行改革的是魏国。

魏国魏文侯当时礼贤下士,加上李悝变法的思想指出了魏国的时弊,再加上魏国政治集团的配合下。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魏国李悝便开始了对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变法。

李悝在政治上改变按照官员的功劳与贡献分配相应的俸禄,贵族与平民同法不同罪等。

但在经济上,李悝将土地分给农民,调动了农民的耕作积极性,并要求农民“治地勤谨”。

使得粮食产量提高了不少。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而对于军事上的改革,李悝推行了“武卒”制,通过对优秀者进行考核并奖励的制度,还按照不同士兵的特点,进行不同的编排,充分发挥士兵的优点,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魏国士兵的作战能力。

与魏国不同,赵国由于跟胡人是“邻居”,为了抵抗胡人的侵略。

于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制度,加强抵抗胡人的军事力量。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而秦国由于经济发展落后,秦孝公决心支持商鞅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建立了依法治国的法律基础。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随着军功的设立,令人们意识到军功的好处,进而增强了秦人的战斗力。

同时还改变了秦国的经济体系,不仅让农业作为“国之根基”,还令国力大幅度提升。

众多国家中,燕国最有眼力。

燕国为了提高国家的实力,进而效仿魏国改革,为了选拔有能力的人,推行法治加强对官员的考核。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还进行军事改革,增强国力。

其余国家中,齐国的改革最有特色。

齐国在政治上采取国都与其他地方分治的方法,

并在军事上,规定百姓必须服兵役的措施。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为了减少农民的压力,凝聚民心,故而减少税收。

最为奇特的要数韩国的“术”。

韩国由于申不害的“术”,第一个目标指向了世家大族。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接下来,世家大族就惨了,权利没了,财富也少了大半,简直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而对于军事,申不害规定了:一视同仁。这种行为极大提高了军队的士气。

改革最明显的却是楚国。

除了各国的法律,战国时期由于青铜材料的产量大大增加。

使得农民手里农具的硬度不断提高,进而提升了农民开垦的效率。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生产力的提高,耕作已经不需要大量的农民,进而使得参军的人数不断增多。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农民开始有了自己的积蓄。

同时商业逐渐兴起,各诸侯国的钱币开始流通,伴随着各个行业的人才逐渐涌现,还出现了一种文化盛世“百家争鸣”。

人们经常说“春秋战国”,到底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而各诸侯在“百家争鸣”中吸纳了各种人才,令他们手里的底蕴逐渐充盈,才使得诸侯有能力迈出战争的步伐。

结语

由此可见,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都与战国时期有着很大的差别。

所以战国时期才涌现出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百家争鸣”。

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上拥有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大秦”。

参考信息源:

[1]官方媒体上游新闻《春秋为何叫“春秋”,这俩字有这么多讲究?》

[2]官方媒体光明网《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基因的形成发展》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