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作者:春秋玉史

文 | 小F

编辑 | 春秋玉史

«——【·前言·】——»

古代的冬天相比现在更为严寒和漫长,现在的冬天相对于古代可能会稍微温暖一些,在古代,由于天气非常寒冷,车辆经过后留下的车辙很快就会冻成冰辙。

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冰雪世界中也能享受到暖气的舒适,但在古代,这些设施并不存在,在宋朝以前,棉花还是一种稀缺物品,那么古人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呢?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古代权贵们御寒的方法

早在远古时期,北京猿人就已经学会用火取暖,保护火种,身上围着树叶或者野兽的皮毛来回奔跑保持体温。

而在古代社会,权贵阶层的生活方式极尽奢华与实用并存,他们在御寒方面的精心考虑,无处不显尊贵与精致,不仅住所取材昂贵且保温性良好,室内装饰矜贵华丽,连日常生活小细节也倍显考究。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贵族居所用材丰富且富有观赏性,不仅有昂贵的石材和坚固的钢铁,还有稀有的红木,这些材料的高热容特性,不仅有助于保持室内温暖,也展现了权贵阶层富贵和地位的象征。

装饰更是富丽堂皇,阶梯式布局,规模宏大的建筑群,错落有致的廊腰和檐牙,处处彰显着社会地位的高贵与威严,整体以红木为主,表面刷上朱漆,更是极具气势和装饰效果。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朱漆不仅保湿保热,还增添了居所的庄严与美感,豪华阶层还在红木内侧装填银纸,起到保暖的功效。

室内装饰也是独具匠心,红木家具宛如艺术品一般,玉石器皿摆放,增添了室内的格调,墙壁采用了各式各样的精美挂毯,织造精良的毛绒地毯,使得整个居所如梦似幻、温暖舒适。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考虑到清寒的气候,权贵阶层非常重视室内取暖设备,墙上常见的挂炉,供暖效果卓越,这些挂炉往往用红铜制作而成。

燃烧高质量的无烟炭确保烟雾排放少,燃烧时间长久,使得室内温暖怡人,不受气候的侵扰。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在古代一些文人雅士还使用“纸被”御寒,这种被子使用野生藤条作为原料,并经过一系列加工手段制成纸张,由于纸被具有光泽好、保暖性强的特点,在南宋文人圈非常受欢迎。

但是纸被对于普通人来说,通常是负担不起它昂贵的价格,陆游还有一首诗曾提到过它,“纸被围身度雪天,白於狐腋软於绵。”意思就是比白狐的毛还要白,比丝绵还要暖和。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火塘也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在秦长乐宫遗址中也发现了类似于它的做法,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墙上,与炉子相连用于取暖。

汉代时,汉武帝还建造了温室殿,先用白檀木铺在炉底保持清洁,再用炭屑和蜂蜜捏成双凤,在冬天放入炉子燃烧。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在古代炭火的价格高的离谱,以宋代为例,一秤木炭的价格大概在200文左右,而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六斗大米,而一个冬天的用炭量,只有权贵们能负担的起。

对于权贵们来说,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他们的房子仍然保持着温暖,就像春天一样,如果他们想出去欣赏雪景,就会穿上狐狸或貂皮来保暖。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即使没有厚重的被子,丝绸和缎子也可以用来御寒,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兽皮棉衣或者其他暖和的衣物,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多御寒保暖的器具都买不起。

除了冬装和烧火御寒,冬季食用鹿肉和鹿茸能够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强度和抵抗力,因此一直受到权贵们的喜爱,他们还会吃些蔬菜和瓜果,以达到保温降火的目的。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古代普通人御寒方式

权贵们使用的优雅装潢和奢华不同,普通百姓则使用较为朴素的建筑和装饰材料,茅草房屋虽然露水透漏、寒冷刺骨,但却是过去不得不居住的住所。

在棉花的普及前,古人已经有了另一种同样有效的御寒方法——麻。麻的使用历史悠久,它的坚韧性和保暖性能在当时的条件下,丝毫不逊色于后来的棉。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早在商周时期,麻就开始作为重要的纤维材料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麻不仅用于制作衣物,还广泛用于各种用具的生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明的进程。

麻的紧密性使得其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特别是在冬季,厚厚的麻布衣成为人们抵御寒冷的重要手段。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动物皮毛也是古人们御寒的重要选择,动物的皮毛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在古代部落,比如丛林居民,仍然穿着兽皮衣物来抵御严寒。

这种原始的皮衣虽然不如现代的棉衣柔软,但仍然能够有效地保持身体的温暖,部落居民精通制作动物皮衣物的技巧,并将其视为族群身份和功勋的象征。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古人们为了在严寒的冬日里滋补体力和保持温暖,还发明了制作腊肉和腌菜的方法,在秋季丰收后,他们将肉食制成腊肉,食用时能够滋补身体,帮助对抗寒冷的威胁。

他们还储存蔬菜,并通过腌制的方式保存,以便在寒冬季节享用,这样的食物不仅能够充实营养,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热量,让人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更好地适应。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吃的有了喝的自然不能少,酒作为一种驱寒的好帮手,在古代生活中同样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饮酒不仅能提供热量,还能提振精神,增强对寒冷的抵抗力。

古人们知道一杯酒能够温暖四肢百骸,尽管过量饮酒对身体不利,但适量饮用还是被古人广泛接受的习惯,所以在寒冷的冬日里,饮酒取暖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御寒不可或缺还有火,火是古人对抗寒冷的利器,不仅可以提供必要的热量,还能烹饪温暖食物,使古人能够享受到热食带来的额外温暖。

还有在汉代炕塌就已经普及,一直发展到至今,以及川蜀地区的辣椒和大葱,这些都是因地制宜、应对寒冷环境的智慧产物。

古代冬天那么冷,在没有棉花时,古人是靠什么御寒过冬的?

结语

在古代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有着很多特色的御寒方式,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在御寒方式上的变革不断,我们不应忽略那些古老智慧的价值和意义。

正如火种的保留对于原始社会的延续至关重要,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现代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样不可或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