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作者:小风谈史

文 | 小风谈史

编辑 | 小风谈史

随着冬意渐浓,为了暖和大家都是“各显神通”。室外羽绒服暖手宝,室内地暖空调。正是这些时代的进步,让咱们的体温保持到了一个适宜的温度。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那么问题来了,在没有这么多花样的古代,那些普通老百姓又是如何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的?

日常穷苦人家的保暖方式,跟“贵族”公子小姐的保暖又有何不同?

一、裘衣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自古以来,动物皮毛一直是人们对抗严寒气候的重要工具。

在古代无论贫穷富贵,都会利用动物的皮毛来制作衣物,以抵御寒冷的侵袭。不过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不同阶层的人们在选择皮毛的种类和质量上有所差异。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古代宫廷贵族注重穿着的奢华与美观,他们倾向于选择质地柔软、保暖性强的狐狸皮、貂皮、貉皮等珍贵皮毛。

这些皮毛在经过精心的处理和加工,制成了精美的皮袍和皮裙,不仅抵御严寒寒冷,还凸显了他们的尊贵身份。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相较之下,平民百姓更常使用粗糙的兔皮、狗皮、羊皮和鹿皮。这些材料相对容易获取,价格也较为亲民,虽然没有贵族用的那种纷呈花色但御寒却也是不错的存在。

除了日常保暖服装之外,在防寒鞋的选择上,贫富之间的差异同样显著。富有的宫廷贵族穿着精美的鹿皮靴子和羊皮靴子,而那些稍有些积蓄的家庭则用厚麻布制成布靴。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甚至相比之下,穷困潦倒的人们只能依靠干草编织的鞋子勉强抵御严寒。往往是里面填充着干草,底部则嵌着一块木头并铺上一层鹅绒或芦花。

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有些人甚至不得不使用沙子来保持体温。

他们将烤热的沙子装入特制的口袋里,并在夜晚将这些口袋置于身下,以干草为被,勉强度过一个个漫长的寒夜。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而除了衣物和鞋子,古人还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保暖配件,如手套和帽子。他们利用动物的皮毛,打造出具有五个指头分明的漂亮手套,兼具实用与美观。

男人们习惯用锦布包裹头部,称为帕头,而女士们则偏爱各式布料和珠玉制成的抹额,用于保护额头不受冷风侵袭。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那么在那个“吃人的年代”,普通老百姓的冬天到底该怎么熬过去呢?“倾尽家财”才能换一张皮子的他们,又该靠什么度过寒冬的?

二、救了命的麻与苘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在古代,麻与苘这两种植物不仅是朝廷重要的农产品,更是民间制作防寒衣物的必备材料。在现代人眼里它们的纤维穿起来也会使皮肤瘙痒难受,但就是如今咱们认为“劣质衣物”的材料,在古代却是救人命的存在。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据史料记载,隋朝时期的百姓需缴纳粟、绢、绵或布和麻给朝廷以此来求得庇佑。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珍贵的丝绸和蚕丝往往难以负担,也正是因此麻布和麻丝便成了他们缴纳的主要物资。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而麻的枝干高大且富含纤维,尽管纤维组织相对粗糙,但在那个资源匮乏的时代,其保暖御寒远比质地柔软来得重要。

苘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其茎内纤维在古代也同样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两种植物的纤维制成的衣物和被子,因其经济实惠的特性,逐渐成为了民间常见的御寒之物。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但要知道,在那个没有高科技术的今天,要把麻和苘纤维制作成所用的衣物和被子,整个洗涤过程都是极为艰辛的存在。

制造者需要手持木棒槌不断敲击,在用尽所有力气下才能使衣物变得稍软。相信5G冲浪的小伙伴都在电视中看过,这一特殊的“捶衣”情景。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其实除了现代影视之外,李杜的作品也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长安一片白,万户捣衣声”便是诗人描绘出了洗衣服的壮观景象,而杜甫在诗中也描述了麻苘物品长期使用所导致的硬化问题。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可无论是制作有多艰难,还是说后期保暖性是否有所下降。这些对于当时较为贫困的家庭来说,可是能救命的存在。

甚至可以说拥有一件粗布麻衣就足以度过一个寒冬,而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得不依赖预先收集的杨絮、柳絮和芦花等飞絮来增强衣物的保暖性。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当然,“贵族”与平民的保暖,也是有相同之处的,最起码用“食”保暖都是二者共同的选择。

三、老祖宗的智慧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除了衣物的保暖之下,食物也是能提供温暖的存在。在没有电暖空调的古代,取暖方式更是五花八门。

当气温降低时,古人常用热腾腾的酒来驱寒。白居易的名篇《问刘十九》便描绘了这一情景,其中提到的“绿蚁新焙酒”,指的是刚刚酿好的带有微绿色泡沫的酒。这种酒以其辛辣浓烈的口感,为人们带来了温暖的慰藉。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在酒之外,还有现代人最为熟知的调味品花椒,对方在古代也是一种重要的取暖材料。尤其是在西汉时期的未央宫,其中的“温室殿”便采用了花椒作为取暖的秘诀。

他们将花椒捣碎与泥土混合,涂在墙壁上以提高保温效果,同时还建有壁炉,以及使用大雁羽毛制成的帷帐和西域来的毛毯,令整座宫殿都充满了暖意。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当然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并没有这么夸张,可不盖房他们也会将花椒磨成粉末冲泡饮用。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使用消耗,同时也能保证身体的保暖性。

从而能祛除身体寒性,保持身体血液更加的流畅。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食物除外,地炕也是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

这是一种利用地下传热原理的取暖方式,即在房屋的地面下挖一个坑道,然后将燃烧的柴火放入其中,让热气通过地板上升从而让整个房间都变得温暖起来。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这种方式不仅节能而且高效,至今仍有人沿用这一古老的取暖方法,去过东北的小伙伴肯定都感受过炕的温暖。

没有地炕的情况下,他们还会利用火炉和火墙来提升室内温度。在秦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火墙”这种早期的“暖气”系统。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不得不说老祖宗的确是拥有自己了不起的智慧的,他们通过将陶制的筒瓦相扣,并埋入墙体中,以此让墙体吸收热量,进而让整个房屋变得暖和。

到了汉朝,火盆、足炉、熏炉、手炉等设备也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笔者认为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这些古代取暖的方式,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更折射出他们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取暖方式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这些古老的智慧仍然值得我们去回顾和传承。

古代天气那么冷,没有棉花时,贵族和平民分别靠什么御寒过冬?

不过更幸运的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咱们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这是时代的进步,同时也是我们的幸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