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妻子是一对普通的夫妻,儿子已经成家立业,闺女还在上学。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商场购物,我打算给闺女买一件韩版外套作为她的生日礼物。
我一看价钱,心疼得牙疼,可是闺女一直对那件外套眼馋得不行。我妻子刚拿出钱,我儿媳立马伸手拦住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我感到很丢脸,就忍不住发飙了:“娘家的你争,婆家的全要,真贪!”。
这时,我闺女看着我,眼圈红红的。在场的人都沉默了,尴尬的气氛让我意识到自己失态了。
”我妻子也有些生气,低头不说话。那时候心情真是错综复杂,自己又心疼孩子,又觉得人情似水,丈母娘嘴硬,可难受啊。
我告诉她:“别告诉你妈,这是我给你的生日礼物。
闺女高兴得像只小鸟,抱着我,说了一句:“爸,你最好了!”与母亲的冲突,终究给了我一个与闺女亲密的机会,她像小时候一样跟我撒娇,而我也悄悄地为她付出,竭尽所能地宠爱她。
这件事情,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回到家后,我和老婆聊了很久,我开诚布公地告诉她,我们的钱得花在值得的地方,提醒她不能被孩子平时给自己戴的高帽压得喘不过气来。
从那以后,我对购物也是三思而后行,有计划地花着咱的积蓄,孩子们不快乐是因为我们围城准了。
我知道从我与闺女之间的相互理解开始,意味着从亲情的角度透过生活探讨妥协的必要性。
过了一段时间,一次家庭聚餐上,我儿子提出了一个计划,想要出国深造。光是一听到这个消息,我老婆就高兴得合不拢嘴,明显比给我女儿买外套时还要来得热情。
于是,我当即表示反对,不希望儿子为了出国留学耗费大量金钱。
儿子立刻显得有些气愤,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很多准备,并且有了一些奖学金和助学贷款。
而我一直认为,儿子还年轻,可以在国内继续深造,等到条件更加宽裕些再考虑出国留学。
在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我妻子和我意见大相径庭,坚持支持儿子。这件事情让我觉得有些愤懑,感觉妻子对儿子的支持要远远超过对我们女儿的关心。
这一次的矛盾让我感到很受打击,我开始怀疑婚姻中的平等和尊重。我觉得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尤其是在处理孩子教育和前途规划的事情上。
现在,我陷入了一种困境,我想要尊重儿子的选择和追求,但同时也担心我们的家庭经济负担。
我发现,这一次的矛盾不仅仅是关于孩子的前途,更深层次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平等。
很多天后,家里来了一个姨妹,她在乡下办事回来看望我们。在家里,父母亲戚之间的称呼一向很准确,她被称为大妹。
原来,大妹要求从家里拿走一些东西,还准备带着我妈跟她一起去乡下住几天。
于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
我走到客厅,看到这种情况,连忙安慰说:“大妹咧,你看看,就住在这里几天,过几天我再送你回去也不迟。
而且,这么多年了,我在这里还能拿什么东西?再说这房子不是你的一个人的,我要拿点东西有何不可?”。
老伴儿却显得很固执,不断地对大妹强调她在家的重要性。一方面理解长辈对家庭的情感,但另一方面,我又不希望大妹跟难舍难分。
家庭的矛盾是如此纠结,每一个人心里都藏着自己的难言之隐。到底该如何是好呢?。
很长一段时间后,我们的家庭有了新的矛盾。闺女表现出了对父母的关注减少,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和男友的感情当中。
这样的状况让我感到很失落,我和妻子也曾经一起为孩子的成长献出了很多,但现在孩子们却似乎不再需要我们了。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我不经意间听见了闺女和儿媳之间的对话。她儿媳说:“你爸妈哪里有什么钱,我们这次过节也没收到他们的红包。
”这些话让我感到很心痛,作为父母,我们的努力是希望孩子们能够过得更好,但现在却被误解成“越来越宠着自己”。
与此同时,我儿子也开始变得冷淡,和我之间的对话也越来越少。曾经那个依偎在我怀里的孩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他的生活里似乎已经没有我。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那天的闺女拥抱我的样子,我永远不会忘记。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结,也许会慢慢消散,也许却会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