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WOTer大家好!
我们知道,火力-防护-机动是衡量坦克战斗力的重要参数,传统意义上的坦克设计往往会寻求三者间的均衡。然而,总有设计师对强大的火力情有独钟,于是就有了在本期中出场的几台坦克——各位可能非常熟悉它们的传统形态,但在“鸟枪换炮”之后,您还有把握能拿捏它们的玩法吗?
01
大炮,更大的炮!
BT-203
BT-2换上203炮!
顾名思义,就是在BT-2的炮塔中安装一门采用后膛装填的203毫米无后座力炮。炮塔经过重新设计,炮尾从后部伸出,俯仰角-3/+20度。该炮由苏联“无后座力炮之父”库尔切夫斯基设计,发射62千克的高爆弹,虽然重量仅有同口径弹药的63%,但威力依然达到了152毫米炮的1.5倍!有说法称BT-203曾建造了一台样车,但测试中发现开炮时巨大的爆风和震动会对车体造成严重损伤,因此很快被叫停。此外,由他设计的其它无后座力炮项目,如76毫米航炮,152毫米鱼雷艇火炮,以及安装在“恩格斯”号驱逐舰上的305毫米炮等,同样因为结构和性能缺陷被取消,设计师本人也因为“设计不可靠的武器”被枪决。
▲ 猛是猛,就是要一小时装填一发!
SU-203
SU-152换上203炮!
▲ 安装203mm U-3榴弹炮的SU-203方案
在SU-152上安装203毫米榴弹炮的尝试始于1943年春,也就是在其正式装备部队后不久,第9号工厂便着手将轻量化的203毫米U-3榴弹炮与ML-20的炮座相结合,对炮身进行了减重处理,并加装了一个硕大的双室炮口制退器,但因未能解决俯仰和装填问题而作罢。同年5月,第172号工厂设计局以新研发的203毫米M-4臼炮为基础进行了重新设计,增大了战斗室可用空间,并优化了内部布局,使得理论射速达每分钟1-1.5发。尽管重达100千克的高爆弹威力惊人,但其穿甲弹对混凝土的侵彻力反而不如SU-152原装火炮,使得这一设计仅停留在纸面上。
▲ 安装203mm M-4臼炮的SU-203方案
SU-SMK-180
SU-100Y换上180炮?
▲ 通常用作舰炮或岸防炮的180mm B-1-P
摄于海参崴要塞群
1940年,红军装甲与机械化部队总局(GABTU)提出新式重型自行火炮的设计需求,用于对抗敌军的堡垒。需搭载122、130、152或180毫米主炮。其中180毫米炮需安装在SMK重型坦克上,必要时可修改底盘设计,并减少装甲厚度。尽管GABTU很快意识到这一要求的不切实际并将其从文件中划除,但如果它进入到设计阶段,其作战性能和外形并不难推测——火力上,当时苏联军械库中可用的180毫米炮仅有B-1-P一种,能够以每秒920米的初速发射重达97.5千克的弹丸,后运用于261工程;外形上,由于SMK重型坦克的底盘与T-100相似,这种自行火炮的大体结构应该与SU-100Y有诸多相似之处。
▲ SU-SMK-180的想象图
279工程(152/240)
279工程/ISU-152/T-54换上152/240炮!
▲ 安装TRS-240的279工程
▲ 152mm火箭弹(最左)与T-55坦克尺寸对比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苏联多个设计局都参与到计划用于279工程、ISU-152以及T-54的新式大口径两用发射器研发中,可发射反坦克导弹及无导火箭弹。NII-1推出的第一款是TRS-240,发射口径240毫米,重70千克(战斗部18千克)的火箭弹,射速每分钟5-7发;后与VNII-100合作设计了口径稍小的TRS-152,发射口径152毫米,重62千克(战斗部6.25-7千克)的火箭弹,射速提高到每分钟9-12发。两种发射器均计划采用自动装填设备,TRS-152还制造了一门样炮用于在ISU-152上进行测试,但均未得到进一步发展。
▲ 安装TRS-152的279工程,ISU-152和T-54外形
ShKH TVP 152
“捷蝎”换上152炮!
1948年,捷克军方确定了新式自行火炮的要求——底盘选择LP轻型坦克或TVP中型坦克,火炮选用76.2、100或152毫米口径,并根据坦克和炮兵部队的需求分别设计了9种方案。其中,带炮塔且装备152毫米炮的即为152mm ShKH 43.5/675-TVP,简称ShKH TVP-152。根据设计参数,这门152毫米炮发射43.5千克的穿甲弹,炮口初速需达每秒675米;炮塔可全向转动,火炮俯仰角-5/+70度,需满足直瞄或间接射击需求。坦克全重约32.6吨,由一台983马力的国产V16发动机驱动,最大公路时速超过60公里。由于TVP,乃至捷克整个国产自研坦克项目告吹,以它为基础的自行火炮自然也无果而终。
▲ 可能作为其主炮的152mm J2
AMX30 ACRA
AMX30换上142炮!
受美国MGM-151“橡树棍”武器系统的影响,法国也在1961年启动了“高速反坦克导弹(ACRA)”项目,为此对一辆AMX30的炮塔前部进行了改造用于安装观瞄及制导设备,并换装了一门带炮口制退器的142毫米两用发射器。所使用的弹药除开采用激光制导的ACRA外,还有一种同口径的无导火箭弹,战斗部为2千克的TNT/RDX混合物,出膛速度每秒550米,随后在自身发动机的推动下达到每秒700米,由6片弹翼稳定。由于ACRA相关系统研发成本高昂及周期过长,法国最终决定放弃这一系统,并转向法德合作的“霍特”。而唯一的一辆AMX30 ACRA试验车,则在1974年完成最后一次试射后被废弃。
▲ AMX30 ACRA与曾被寄予厚望的ACRA导弹
突击豹
“黑豹”换上150炮!
1944年6月,克虏伯根据陆军军械总部的要求,以黑豹坦克为基础,设计了一型装备150毫米榴弹炮的“突击臼炮”。该炮的型号为StuH 43/1,与灰熊突击炮的属同款,身管长度仅有12倍口径,能够将38千克的高爆弹(战斗部8.5千克)以最大240米/秒的初速投射至4200米外,对建筑有良好毁伤效果。该坦克保留了黑豹的全向炮塔,但安装了新式的测距仪,更换了虎式的观察塔以及鼠式的瞄准具。显然,以黑豹坦克的承载能力,这一设计颇有些大材小用,加上相比灰熊的性能优势并不明显,在底盘资源本就紧张的战争后期,未投入生产也是情理之中。
▲ 后世模型爱好者进行的复原
02
写在最后
巨炮不仅是男人的浪漫,也足以让对手心惊胆战。尽管限制多多,开炮时震耳欲聋的爆响,击中目标时一发入魂的爽快,都是让人欲罢不能的存在!还想看什么车的魔改,不妨留言告诉小编,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