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5年,军委让陈奇涵自己填军衔,他写了什么?最终被授予什么?

作者:坐景观天

陈奇涵是大陆的开国上将,有意思的是,他也是开国将军中少有的,实际军衔比预期军衔更高的将领。

陈奇涵本来打算自己能被授予一个中将就行了,但最后却是上将军衔,这样淡泊名利的高尚作风让人赞叹不已。

1955年,军委让陈奇涵自己填军衔,他写了什么?最终被授予什么?

【陈奇涵上将】

实际上不论是从革命资历和革命贡献出发,陈奇涵绝不止一个中将这么简单,他一直被认为是解放军最重要的高级将领之一。

陈奇涵的回答

1955年,关于评衔的事情在部队里已经传开了,大家都对自己最后能被授予的军衔感到好奇,军衔是军人荣誉和能力的证明,一个优秀的军人必然会希望得到和自己相匹配的军衔。

1955年,军委让陈奇涵自己填军衔,他写了什么?最终被授予什么?

【授衔大会现场】

陈奇涵也从秘书手里收到了一封空白的委任状,据秘书汇报,这是罗荣桓让他交给陈奇涵的,填好后会重新返回给中央的评衔委员会。

陈奇涵拿着委任状思考了很久,他想起了过去那些和他并肩作战却没能活着见证革命胜利的战友,他犹豫了半天最后在委任状上写下中将两个大字,这是陈奇涵对自己革命功绩的自评。

评衔委员会收到陈奇涵返还的这份委任状后,大家都很吃惊,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差错。

1955年,军委让陈奇涵自己填军衔,他写了什么?最终被授予什么?

【陈奇涵和战友们】

因为陈奇涵在部队里的地位很高,大家都认为他至少也是个上将,中将实在是太低了,为了避免出错,工作人员直接找到了陈奇涵,确认他的自评结果真是中将。

没想到陈奇涵肯定的点点头,还笑着说自己当一个中将已经可以了。

要知道当时的陈奇涵是我军军事法院的院长,在革命里更是劳苦功高,他能自己填写委任状就已经说明了特殊性,军委如此信任陈奇涵,即便他填一个上将甚至更高,都是有可能批准的。

1955年,军委让陈奇涵自己填军衔,他写了什么?最终被授予什么?

【55年大授衔】

但陈奇涵偏偏只填了一个中将,这反倒让评衔委员会不知道如何应对了。

贡献巨大的陈奇涵

陈奇涵的家境不错,也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他学到的知识越多越感到光靠读书无法改变天下普罗大众的命运,于是陈奇涵做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就是投笔从戎。

陈奇涵最开始跟着孙中山先生闹革命,可想而知他的革命资历有多深,黄埔军校建立以后,陈奇涵也投身军事教育工作,并结识了毛主席和周总理。

1955年,军委让陈奇涵自己填军衔,他写了什么?最终被授予什么?

【黄埔军校】

在和共产党的接触当中,陈奇涵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和信仰,他加入了中共成为了一名跨党派人士。

老蒋取消跨党派政策后,陈奇涵毅然选择了共产党,这让很多人都十分不解。

因为当时陈奇涵受到老蒋重用,在国民党派系里前途无限,不光林彪这样的共产党将帅是他的学生,张灵甫、王耀武这些国军将领见到他也得喊一声教官。

1955年,军委让陈奇涵自己填军衔,他写了什么?最终被授予什么?

【陈奇涵】

陈奇涵后来谈起自己入党的这一决定时,也总是十分自豪,他将其称为人生的转折点,从这时候开始陈奇涵才真的走上解放普罗大众的革命道路。

有意思的是,虽然陈奇涵选择了共产党,但老蒋还没死心,1927年的时候专程写信请他出任老蒋侍从室主任一职,这是绝对的心腹位置,可见蒋介石有多么器重他。

但这时候的陈奇涵已经铁了心跟着共产党干,便以身体原因为由推辞了老蒋的邀请,转身就去朱老总的部队当团长了,并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失败后,陈奇涵和朱老总他们走散,但他并未放弃自己的革命理想,而是收拢队伍回到老家,领导起当地的革命斗争。

1955年,军委让陈奇涵自己填军衔,他写了什么?最终被授予什么?

【陈奇涵(后排右一)与战友们的合照】

反动派恨陈奇涵恨的牙痒痒,竟然选择对他的家人下手,直接杀害了陈奇涵十分亲近的两个弟弟,还将陈家老宅付之一炬。

这件事情过后,陈奇涵和国民党算是彻底地恩断义绝了,他下定决心要把共产党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有人可能会说,从没听到说陈奇涵打过什么大胜仗,凭什么他在军中有这么高的地位呢?

1955年,军委让陈奇涵自己填军衔,他写了什么?最终被授予什么?

【陈奇涵将军】

实际上陈奇涵的贡献并不在一线战场,他是人民军队建设中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我军的军法体系就是陈奇涵一手建立的,没有这套体系,人民军队不可能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所以陈奇涵的地位毋庸置疑。

正义的化身

陈奇涵履历中还有另外一件事也不得不提,他曾作为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主导了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和清算,这同样是极具象征意义和历史意义的。

1955年,军委让陈奇涵自己填军衔,他写了什么?最终被授予什么?

【审判日本战犯】

审判战犯是一项技术活,必须要有理有据合理合法,否则就会变成没有合法依据的报复。

简单来说,

考虑到当时中国国内的法律都不健全,要完成这样一项任务,确实相当困难。但陈奇涵并没有向困难低头,他坚持用事实说话,按法律判决,让一个个战犯认罪伏法,很好的完成了中央给予的重要任务。

1955年,军委让陈奇涵自己填军衔,他写了什么?最终被授予什么?

【战犯伏法】

正是因为陈奇涵在历史上的巨大贡献,评衔委员会最后并没有采纳他自己写的中将意见,在授衔典礼上还是授予了他上将军衔,这是党和国家应当给予陈奇涵的肯定,表彰他在革命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资料来源:

【1】陈奇涵.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引用日期2014-11-10]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