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北朝时期,突厥与西魏、北周通过和亲的方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作者:蕴藏冬夏

文|蕴藏冬夏

编辑|蕴藏冬夏

《周书》记载,突厥名源于“金山形似兜鍪,其俗谓兜鍪为‘突厥’遂因以为号焉”,之后“经数世,相与出穴,臣于茹茹”,成为柔然的“铁工”。

南北朝西魏大统十七年六月,突厥首领土门与西魏长乐公主和亲,为突厥与中原和亲之始。北周保定五年,北周武帝派遣使者前往突厥处迎接阿史那公主。北周天和三年的三月,突厥阿史那公主在迎亲使者的护送下,前往长安与北周武帝成亲。

突厥早期和亲对象较为复杂,因此,通过相关史料发现,南北朝时期突厥与南北朝西魏、北周之间和亲,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南北朝时期,突厥与西魏、北周通过和亲的方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南北朝西魏长乐公主出塞背景

南北朝时期因突厥、柔然的实力与地位不均衡,柔然拒绝与突厥和亲。而之后突厥与南北朝西魏建立的和亲关系,又促使突厥、柔然的实力与地位发生了转变。根据《周书》记载,西魏长乐公主是中原政权与突厥最早和亲的公主,建立起西魏和突厥的军事联盟,对柔然的衰败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由此开创了中原政权与突厥和亲的先例,为后世诸政权的和亲提供了重要借鉴。

关于突厥首领土门向西魏求婚的背景,学界有多种观点,一种以崔明德为代表,这种观点可总结为,西魏大统十七年,突厥配合铁勒对柔然发起进攻,并俘获柔然50000余落,之后借机向柔然提出和亲,在遭到拒绝后,转向西魏求婚,获聘长乐公主。

南北朝时期,突厥与西魏、北周通过和亲的方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另一种观点,以包文胜为代表,总结第二种观点,西魏大统十二年,突厥土门阻击铁勒诸部对柔然的进攻,并俘获铁勒诸部50000余落,之后借助功劳与实力向柔然求婚,但遭到拒绝。西魏大统十七年,突厥转向与西魏和亲。西魏废帝元年,土门率部对柔然发起进攻。

南北朝时期,突厥与西魏、北周通过和亲的方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对比以上两种观点,可以看出,一方面,两种观点对于突厥作战立场不同,第一种观点认为突厥借助于铁勒之力一同反抗柔然,第二种观点则认为突厥出于身份原因,帮助柔然平定叛乱。另一方面,两种观点对于战争发生的时间不同,第一种观点认为战争发生于西魏大统十七年,第二种观点认为战争发生于西魏大统十二年。因为这两种观点的差异所在,都没有对史料进行对比、考证。

突厥通过建立与南北朝西魏的和亲关系,增强了自身实力,有了可靠的外援,为击败柔然,成为蒙古草原霸主奠定了基础。西魏也通过联姻关系的确立,稳定了边疆,增强了与东魏抗衡的力量。可以看出,通过和亲的方式,西魏与突厥巩固了相互依存关系。

南北朝时期,突厥与西魏、北周通过和亲的方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突厥阿史那公主入塞

为了增强自身的实力,南北朝北周与北齐争相与突厥建立和亲关系,以建立、巩固军事联盟关系。突厥阿史那公主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入塞和亲的,她既可因突厥首领女儿的身份称为公主,也可因嫁给北周武帝的缘故称为皇后,此处统一称为突厥阿史那公主。

最初,南北朝西魏恭帝在世时,“俟斤许进女于太祖”,北周太祖突然去世,让这次和亲从西魏延迟到了北周时期。阿史那公主入塞和亲,加强了北周与突厥的军事联盟,突厥因此获得了厚礼,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北周的边界安定。

南北朝时期,突厥与西魏、北周通过和亲的方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关于阿史那公主入塞的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入塞前南北朝北周与突厥联合攻击北齐的战争过程、北周保定五年北周迎亲使者被扣留后据理力争的过程,以及突厥木杆可汗贪图双方利益摇摆不定的态度等展开。

但对于突厥木杆可汗与北周太祖约定和亲的时间,阿史那公主正式和亲时间,迎亲队伍人员组成及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究。相关研究有,北周保定三年到北周保定四年,突厥联合北周对北齐的进攻失利,以及北周保定五年到北周天和三年,突厥欲背信弃义联合北齐,扣留北周迎亲使者一行人。

南北朝时期,突厥与西魏、北周通过和亲的方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木杆可汗与太祖定亲时间考。首先,突厥木杆可汗与北周太祖约定和亲的时间,应既在西魏恭帝在位的时间段中,又在北周太祖在世的时间段内。《周书》记载了“初,魏恭帝世”,俟斤与太祖约定和亲,由于“契未定”太祖便在云阳宫去世。根据南北朝西魏废帝三年“太祖与公卿定议,废帝,尊立齐王廓,是为恭帝”,北周孝闵帝元年,十二月的丁亥日,“魏帝诏以岐阳之地封帝为周公。

庚子,禅位于帝”,可知西魏恭帝在位时间是西魏废帝三年到北周孝闵帝元年之间。据冬十月的乙亥日,“崩于云阳宫,还长安发丧。”可知北周太祖卒于西魏恭帝三年,冬十月的乙亥日,故突厥木杆可汗与北周太祖约定和亲的时间应在西魏废帝三年到西魏恭帝三年的冬十月乙亥日之间。

南北朝时期,突厥与西魏、北周通过和亲的方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因南北朝北周与北齐“争衡”,北周“交结突厥以为外援”。出于战略等因素考虑,“太祖崩”后,北周高祖继续与木杆可汗约定和亲一事。这次和亲可谓道阻且长,困难重重。北周与突厥“未及结纳”,北齐便因“惧成合从之势”,亦派遣使者携带厚礼向突厥寻求和亲机会。木杆可汗“贪其币厚”,开始举棋不定。

北周保定三年,北周遂派遣杨荐、王庆等前往定亲,和亲使者通过“谕以信义”的方式,加上天灾,让木杆可汗“绝齐使而定婚焉”,并共谋东伐事宜。北周保定三年到北周保定四年,突厥与北周多次联合攻北齐,均以失败告终。这令北周武帝更加迫切地希望尽快与突厥和亲,进一步巩固与突厥的军事联盟,以期获得征伐北齐的成功。

南北朝时期,突厥与西魏、北周通过和亲的方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北周迎亲人员组成及原因考。关于北周迎亲人员组成,除正史的帝王本纪部分有所涉及,在人物传记部分也有记载。据《周书》《隋书》《北史》等记载,北周保定五年,北周武帝诏令“陈国公纯、许国公宇文贵、神武公窦毅、南阳公杨荐等”作为和亲使者前往突厥牙帐。王庆因具有经验,“复与宇文贵使突厥逆女。”

赵文表“从宇文贵使突厥,迎皇后”,负责掌管和亲礼仪。李雄“从陈王纯迎后于突厥。”辛彦之“奉使迎突厥皇后还”。可知北周保定五年,北周武帝派遣前往突厥处迎接阿史那公主的人员主要有宇文纯、宇文贵、窦毅、杨荐、王庆、赵文表、李雄、辛彦之等人。

南北朝时期,突厥与西魏、北周通过和亲的方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之后,关于迎亲人员的选择,也都经过精挑细选,多具有独特能力和经历,如王庆具有出使北方游牧民族的经验与较强的外交能力。根据北周保定二年,王庆出使吐谷浑讨论和好事宜,令“浑主悦服”可知。赵文表精于礼法制度,遂“进止仪注,皆令文表典之”。杨荐有与柔然和亲的经验。

在西魏大统元年,“蠕蠕请和亲”,文帝曾派遣他出使。此外,迎亲人员多是北周的重要官员,如宇文纯,在北周武成元年,就已经“封陈国公,邑万户”。窦毅也具有“地兼勋戚,素有威重”的重要身份。可以发现,为了保证和亲的顺利进行,除了携带丰厚的聘礼,队伍庞大,北周选派的人员也具有特殊性,使者多居高位,且一些人员具有丰富的出使经历,精通礼法制度等。

南北朝时期,突厥与西魏、北周通过和亲的方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正式和亲时间考。关于正式和亲时间的问题。北周保定五年,此次迎亲并不顺利。由于北齐亦厚礼求亲的原因,导致突厥木杆可汗“犹有贰志”,此次迎亲一行人,除因为身体原因提前返回的宇文贵等人。其他人均被突厥扣留三年之久,甚至一度面临被押送往北齐的危险。之后,因突发“风雷变”的恶劣天气导致突厥人居住的篷帐被吹坏,加上迎亲使者们“谕之以信义”,木杆可汗才应约放北周迎亲一行人接阿史那公主踏上回程。

为保证万无一失,在归程途中也是尽可能地安排妥当,北周武帝特意“诏征纲与大将军王杰率众迎卫于境首”。赵文表也是尽力缩短归程时间,当突厥使者罗莫缘“托以马瘦徐行”,赵文表则以吐谷浑等可能伺机偷袭等原因催促,方才“倍道兼行”,没有过多耽误时日。

南北朝时期,突厥与西魏、北周通过和亲的方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根据《北史》《册府元龟》等相关史料,可知北周天和三年三月癸卯日,突厥阿史那公主一行人才抵达京师。故正式成亲时间应在北周天和三年的三月癸卯日,而非北周天和二年。抵达京师后,“武帝接以亲迎之礼”,和亲使者也多得到了奖赏和提拔。从北周太祖开始的定亲到高祖正式成亲,长达十多年的北周与突厥和亲历程才算正式完成。

北周宣政元年五月的戊戌日,宣帝继位,阿史那公主被尊为皇太后。北周大象元年的二月,“改为天元皇太后。”北周大象二年的二月,“又尊曰天元上皇太后”。北周静帝继位后,“尊为太皇太后。”隋开皇二年,年仅三十二岁的阿史那公主去世,“隋文诏有司备礼,附葬后于孝陵”。

南北朝时期,突厥与西魏、北周通过和亲的方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突厥阿史那公主和亲之后,北周依旧贯彻对突厥的优待厚礼,每年赠予突厥“缯絮锦彩十万段”,并对于“突厥在京师者”待之以优礼。与此同时,北齐也“倾府藏以给之”,因北齐、北周争相向突厥施以厚礼,故突厥佗钵可汗曾骄傲地宣称“何忧无物邪”。

南北朝西魏末期,突厥木杆可汗与北周太祖约定和亲的时间应在西魏废帝三年到西魏恭帝三年的冬十月乙亥日之间。突厥阿史那公主抵达京师正式和亲时间应在北周天和三年的三月癸卯日。北周保定五年,参与迎亲的使者主要有宇文纯、宇文贵、窦毅、杨荐、王庆、赵文表、李雄、辛彦之等人。为保证和亲顺利进行,选派和亲使者的前提条件,应包括使者人选的职位、出使经历、礼法制度熟悉程度等方面的考量。

南北朝时期,突厥与西魏、北周通过和亲的方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

结语

和亲一般是两种政权之间出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进行的联姻,和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定边界、增强军事实力、促进文化交流等作用。

通过梳理相关史料,对南北朝西魏长乐公主出塞前突厥与铁勒的战争背景,突厥木杆可汗与北周太祖定亲的时间,迎阿史那公主和亲使者构成及原因,阿史那公主与北周武帝正式和亲时间进行了探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