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米独吞10万订单,它们连汤都喝不到

作者:汽车公社

5月1日,小米汽车官方宣布其累计锁单量已经达到了88063台,这一数字反映出小米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劲竞争力。仅仅十天后,就有知名汽车博主爆料,小米汽车的锁单量已经突破了10万台,这一增长速度无疑让人惊叹。

锁单量的迅猛增长意味着小米汽车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对于消费者而言,现在锁定小米汽车,可能需要等到今年底明年初才能拿到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米汽车的这一成绩对其他新能源品牌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意味着整整10万个客户已经被小米汽车成功“抢走”。这些客户原本极有可能是其他新能源品牌的潜在客户,但现在他们选择了小米。这一变化无疑给其他新能源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压力。

小米独吞10万订单,它们连汤都喝不到

面对小米汽车的强势崛起,其他品牌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市场策略和产品定位。接下来的市场竞争无疑会更加激烈,每个品牌都必须拿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这场新能源市场的争夺战中站稳脚跟。

而另一个问题也浮出水面,虽然产品的推出在理论上可以是无限的,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市场需求总量却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就成了各大品牌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怕的是消费疲软

10万个订单是什么概念?今年1-4月份,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中,有10个品牌的累计销量竟然不到3.5万辆。这个数字令人震惊,因为它预示着这些品牌在今年全年的销量可能都难以触及10万辆的门槛。更为严峻的是,这其中有5个品牌与新兴的小米汽车处于直接的竞争关系。

小米汽车的崛起,如同半路杀出的黑马,对于那些已经在市场上苦苦挣扎的品牌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它们原本就面临着销量冲刺的压力,而小米汽车的出现,使得这场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小米独吞10万订单,它们连汤都喝不到

当然,如果汽车市场的容量是无穷的,那么这10万个订单或许只是市场中的一滴水,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澜。但现实是,当我们深入剖析当前的中国车市,会发现消费端的情况已经到了一个相对危险的境地。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小米汽车背后的消费群体,最近有媒体对小米车主进行了一次详尽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5-35岁的年轻人群、年收入位于10-30万元的阶层,以及单身群体,构成了小米汽车的主要消费力量。令人瞩目的是,其中有一半的消费者是首次购车,而小米的高端版型——售价为29.99万元的SU7 MAX,其销量占比竟然超过了总销量的一半。

这给我们传递了一个怎样的信号呢?从表面上看,小米汽车确实赢得了10万个订单,但更深层次地,这其实是10万个年轻一代消费者在提前消费,或者说是透支消费。透支消费的概念大家都非常清楚,它带来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车市中,消费者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年轻一代和中年及以上群体。有人或许会问,中年消费者的经济实力更为雄厚,他们的消费能力应该能够为车市注入新的活力。

小米独吞10万订单,它们连汤都喝不到

但事实上,中年消费者虽然在经济上更为宽裕,但他们在消费上却表现得越来越谨慎。这与当前的经济环境、生活压力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都有关系。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品质有保障的产品,而不是盲目追求品牌或者奢华。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那就是B级车市场的萎靡。过去,无论是新能源领域的翘楚如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还是燃油车市场的热门车型如“迈帕雅凯”,它们都曾创造过月销过万甚至2万的辉煌业绩。然而,现如今,这些曾经的市场热门车型也开始面临日趋饱和的困境,部分车型的销量甚至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这一趋势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市场动态呢?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断言中年消费群体的消费力已经不再强劲。事实上,这部分消费者在经济实力上依然稳固,他们有着稳定的收入和一定的财富积累。然而,与过去相比,他们的消费行为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具体来说,中年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开始变得谨慎和保守。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追求高端品牌或奢侈消费,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和实用性。这种谨慎和保守的消费理念并不仅仅局限于汽车行业。在其他行业,如家电、旅游、餐饮等,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趋势。

小米独吞10万订单,它们连汤都喝不到

此外,中年消费群体在消费时的谨慎态度还体现在他们对产品信息的深入了解和比较上。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消费者可以轻松获取各种产品信息,包括价格、性能、用户评价等。这使得他们在做出购买决策时更加理性,不再轻易受到广告或销售人员的诱导。

因此,尽管这些中年消费者具备强大的实际消费能力,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他们的消费观念日趋谨慎保守,更注重性价比与实用性,而非盲目追求奢华,所以他们很难为整个车市带来显著的增量。

新产品越来越贵

如果说消费端可能会出现疲软,厂家或许应该考虑推出性价比高或者价格更为亲民的车型,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无疑是一种看似合理的拯救方案。然而,深入市场观察后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在接下来的新能源车市中,各大品牌新推出的车型大量聚焦在25-35万元的价位区间。这一价格区间对于大部分普通消费者而言,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小米独吞10万订单,它们连汤都喝不到

在消费者购买力受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高价位的新能源车型可能难以吸引足够多的潜在客户。这种情况无疑为新能源车的销量增添了阴影,使得市场复苏的前景变得不那么明朗。

前几年,新能源车企们常常将特斯拉Model Y视为竞争对手,在产品性能上与之对标,但在定价上却策略性地低出一大截,试图以此吸引消费者。但从结果来看,这些号称“Model Y”杀手的车型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销量水准。

然而,时至今日,随着阿维塔07、乐道L60、智界的全新SUV等车型的亮相,以及明年即将上市的小米SUV,还有已经上市的理想L6、问界M5等,新能源市场在20-30万元价格区间已经变得异常激烈,可谓是一片红海。

这个价位区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如今已经汇聚了众多有实力的竞争者,每款车型都在努力展示自己的独特之处,以争取消费者的青睐。从续航里程、智能驾驶技术,到内饰设计、用户服务等各方面,车企们都在进行全方位的竞争。

小米独吞10万订单,它们连汤都喝不到

面对年轻一代群体透支消费、中年群体保守消费的特征,销售定价在20-30万元的高价产品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似乎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是燃油车加速淘汰,为新能源汽车腾出市场空间;要么是新能源汽车从奥迪、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手中抢走市场份额。然而,这两条路都充满了挑战。

就目前大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来看,突破50%的份额已经相当吃力。这意味着,尽管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消费者对于传统燃油车的依赖和习惯仍然根深蒂固,难以迅速改变。另一方面,豪华品牌的消费者群体通常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和消费能力,他们不会轻易动摇对原有品牌的偏好。

因此,想要从这部分市场中分一杯羹,难度可想而知。

如此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或许新能源品牌之间的淘汰赛要加速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个领域,导致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层出不穷。

小米独吞10万订单,它们连汤都喝不到

然而,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而消费者的需求却饱和,这无疑加剧了品牌之间的竞争。

有业内人士预言,今年是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的最艰难考验,市场的变化、政策的调整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都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新能源汽车企业无法在今年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挺过来,那么它们大概率就要告别市场。

那么,未来什么样的车企会在这场淘汰赛中胜出并留下来呢?是那些能够紧跟市场趋势,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需求的企业?还是那些拥有深厚技术积累,能够持续提供高品质、高性能产品的品牌?抑或是那些擅长品牌营销,能够与消费者建立深厚情感联系的公司?

这一切,都交给时间去检验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