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A股明年很繁荣?IPO要不要暂停?刘纪鹏、管清友、邓海清共话A股

A股明年很繁荣?IPO要不要暂停?刘纪鹏、管清友、邓海清共话A股

临近年末,A股再次打响了3000点保卫战。在这个关键时刻,市场的走势牵动着上亿投资者的心弦。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节点上,无数投资者的神经紧绷,目光聚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役中。资本市场该如何助力构建金融强国?当下的引人争议的转融通、IPO要不要停?究竟是以融资为核心还是以投资者为核心?作为散户投资者,是该坚守阵地还是溃败离场呢?

A股明年很繁荣?IPO要不要暂停?刘纪鹏、管清友、邓海清共话A股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中航基金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以及凤凰网副总编辑张涛就以上热点话题从散户投资者、卖方、政策等多个维度进行思想的碰撞。

“世界上最发达的做空机制A股全都用了,我们应该改变”

今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的要求,这也是“建设金融强国”首次出现在金融工作会议上。具体到资本市场上,应该如何助力构建金融强国?

A股明年很繁荣?IPO要不要暂停?刘纪鹏、管清友、邓海清共话A股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

刘纪鹏认为,这需要从增加资本供给和制度供给两个角度来解决。

谈及为何增加制度供给,刘纪鹏直言,中国股市之所以连续16年在3000点徘徊,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的问题。

刘纪鹏表示,中国股市拥有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最发达的交易方式——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就是“A股95%的投资者是散户”,而最发达的交易方式包括“我们的基金现在全部是契约式基金”,也包括“世界最发达的做空机制A股基本上全用了,每秒钟300次交易,高频交易、量化交易”。

在“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最发达的交易方式”同处于一个市场时,就引发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刘纪鹏举例道,“我们的基金现在全部是契约式基金,但契约式基金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制约机构,所以才出现了基金赔了230多亿,管理机构收费33亿的现象。我们要反思一下,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否具备了培养有道德有高技术的机构。”

而对于做空机制的问题,刘纪鹏直言,“短短30多年,世界最发达的做空机制A股基本上全用了,每秒钟300次交易,高频交易、量化交易,核心问题就是不公平,95%的散户大部分没有这样的手段,我们应该改变。”

刘纪鹏进一步强调,要抓住这种制度的主要矛盾,可以考虑先把它停下来,因为它不公平,不适合中国。

而对于增加资本供给的问题,刘纪鹏解释道,虽然今年的M2有可能突破300万亿,至少290万亿,每年融资额也在33万亿以上,看起来钱不少,但是它在空转。

“整个货币的投放是等于基础货币加上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就是贷款下来之后去投资、消费,又变化为下一轮的存款,存款又变成贷款,我们去年保守估计货币成数是8次,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短期的货币资金太多,长期的资本供给少。”

为了解决长期资本供给提高的问题,刘纪鹏建议像汇金、中投、国新、社保这些机构要起到示范作用。

“市场主体的交易者是散户,这是一个股市基本国情”

在本次对话中,保护散户的话题是三位嘉宾关注的重点。

A股明年很繁荣?IPO要不要暂停?刘纪鹏、管清友、邓海清共话A股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

管清友首先提到了三点共识,第一点是“我们是一个散户市场,2亿散户,4亿账户,市场主体的交易者是散户,这是一个股市基本国情。”第二点,他表示,“我们上市公司和成熟经济体确实不一样,因为发展阶段不一样,基本上大部分是一股独大”。

而在第三点上,他提到,“A股在机制上和其他成熟市场也不大一样。比如说我们容易做多,做空很难。还有就是我们很多交易机制一直在讨论,但没有落地,比如说关于T+0的问题”。

A股明年很繁荣?IPO要不要暂停?刘纪鹏、管清友、邓海清共话A股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

在管清友看来,解决如今资本市场的问题不在于一个具体的切口,而在于一个理念,“资本市场的改革目标真的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话不是喊口号,是需要真正考虑到普通投资者的利益才可以”。

邓海清在谈到投资者保护时表示,公募基金应该成为穷人的代言。在他看来,散户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未得到充分保护,或者说在以往的制度设计中被忽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过去在制度顶层设计方面主要模仿和复制了华尔街的制度。然而,华尔街并没有散户这个概念,这导致了中国资本市场对散户的保护不足,以及相关制度存在天然的缺陷和短板。

刘纪鹏则提到,现在一股独大的问题就是对散户的不公平,“世界上没有一个股市像中国这样,3900家的民营上市公司,夫妻、兄弟、父子几乎第一大股东占到50%以上,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能一刀切,我们的资本市场是培育现代公司的,不是培育一代或者是二代家族企业的,因此这种背景下,新上市的企业第一大股东限制在30%就可以了。”

刘纪鹏同时指出,要把独立董事制度开展起来。“在国内,董事会聘请的独立董事往往制约不到大股东本人,这就造成散户被歧视,主人没有话语权,还要承担着风险,然后得不到现实中的保护。”

对于要不要暂停IPO问题?刘纪鹏表示,现在IPO问题比较复杂,不一定非要用暂停的方法。刘纪鹏解释道,现在的IPO收紧没有制度性的保证,今年可以收紧,明年就又可以放松。“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也希望见到比较真正的硬招。比如说限制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要形成上下呼应的政策。”

此外,对于当下股市持续下跌的情形,刘纪鹏提出,“现在做空机制中,比如转融通,为什么不先停掉?韩国可以停掉,今天我们股市都处在什么情况了,为什么不先抓住主要矛盾,把股市搞起来。”

“中国资本市场在2024年会很繁荣”

谈到股市当前的走势,管清友表示,“不要盯着3000点,主要是3000点已经不足以反映当前的基本特征”。他强调,当务之急还是探讨一下IPO的速度和退市速度的平衡问题,“这是全面推行注册制之前就在探讨的问题,上得快、退得慢”。

在管清友看来,“注册制是个很好的东西,但是它确实是有前提的,第一个,得严刑峻法。第二个,要平衡好退市和IPO。现在各地基本上相关企业都看到了注册制的东风,我们到很多地方也都建议大家一定要用好上市资本市场,它就很容易失衡,会比以前更失衡,所以当务之急肯定是要探讨这个问题,就是上市和退市之间的关系。”

邓海清则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每一次熊市都有一次好处,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暴露得非常彻底,为改革提供了环境和条件。“所以我觉得中国资本市场在2024年会很繁荣,除了中国经济的复苏之外,这些制度改革,应该会成为2024年牛市的加分项,而不再是一负资产。”

关于熊市,他给出了另一种理解思路:没有熊市,就没有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度改革,因为中国市场每一次熊市都有好处,能把问题暴露出来。

邓海清直言,现在对中国A股最有信心。一方面当前股市熊市所暴露的问题非常充分,所以对未来中国股市资本市场系统性规划和改革的推出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复苏趋势,这将有助于解决过去三年疫情期间因收入减少而积累的一系列问题。

对于该如何提振投资者信心,刘纪鹏认为,第一要抓好监管,抓好以退市为主的监管,第二要做好规划。

刘纪鹏表示,现在三个交易所都在融资端竞争,因此在融资端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以上市公司为核心,还包括以券商为龙头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他们都认为上市公司是自己的上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像IPO的价格推的这么高,这里边都是机构的影子。”

刘纪鹏建议,每年对三个交易所大概根据供求的平衡要有IPO家数和融资额的基本规范,“只有这些做好了,股民的信心才能产生,财富效应也就有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