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股明年很繁榮?IPO要不要暫停?劉紀鵬、管清友、鄧海清共話A股

A股明年很繁榮?IPO要不要暫停?劉紀鵬、管清友、鄧海清共話A股

臨近年末,A股再次打響了3000點保衛戰。在這個關鍵時刻,市場的走勢牽動着上億投資者的心弦。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并存的節點上,無數投資者的神經緊繃,目光聚焦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金融戰役中。資本市場該如何助力建構金融強國?當下的引人争議的轉融通、IPO要不要停?究竟是以融資為核心還是以投資者為核心?作為散戶投資者,是該堅守陣地還是潰敗離場呢?

A股明年很繁榮?IPO要不要暫停?劉紀鵬、管清友、鄧海清共話A股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中航基金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以及鳳凰網副總編輯張濤就以上熱點話題從散戶投資者、賣方、政策等多個次元進行思想的碰撞。

“世界上最發達的做空機制A股全都用了,我們應該改變”

今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在目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以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為目标”的要求,這也是“建設金融強國”首次出現在金融工作會議上。具體到資本市場上,應該如何助力建構金融強國?

A股明年很繁榮?IPO要不要暫停?劉紀鵬、管清友、鄧海清共話A股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

劉紀鵬認為,這需要從增加資本供給和制度供給兩個角度來解決。

談及為何增加制度供給,劉紀鵬直言,中國股市之是以連續16年在3000點徘徊,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的問題。

劉紀鵬表示,中國股市擁有最落後的生産關系和最發達的交易方式——最落後的生産關系就是“A股95%的投資者是散戶”,而最發達的交易方式包括“我們的基金現在全部是契約式基金”,也包括“世界最發達的做空機制A股基本上全用了,每秒鐘300次交易,高頻交易、量化交易”。

在“最落後的生産關系”和“最發達的交易方式”同處于一個市場時,就引發了非常嚴重的問題。劉紀鵬舉例道,“我們的基金現在全部是契約式基金,但契約式基金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制約機構,是以才出現了基金賠了230多億,管理機構收費33億的現象。我們要反思一下,這麼短的時間内是否具備了培養有道德有高技術的機構。”

而對于做空機制的問題,劉紀鵬直言,“短短30多年,世界最發達的做空機制A股基本上全用了,每秒鐘300次交易,高頻交易、量化交易,核心問題就是不公平,95%的散戶大部分沒有這樣的手段,我們應該改變。”

劉紀鵬進一步強調,要抓住這種制度的主要沖突,可以考慮先把它停下來,因為它不公平,不适合中國。

而對于增加資本供給的問題,劉紀鵬解釋道,雖然今年的M2有可能突破300萬億,至少290萬億,每年融資額也在33萬億以上,看起來錢不少,但是它在空轉。

“整個貨币的投放是等于基礎貨币加上貨币乘數,貨币乘數就是貸款下來之後去投資、消費,又變化為下一輪的存款,存款又變成貸款,我們去年保守估計貨币成數是8次,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短期的貨币資金太多,長期的資本供給少。”

為了解決長期資本供給提高的問題,劉紀鵬建議像彙金、中投、國新、社保這些機構要起到示範作用。

“市場主體的交易者是散戶,這是一個股市基本國情”

在本次對話中,保護散戶的話題是三位嘉賓關注的重點。

A股明年很繁榮?IPO要不要暫停?劉紀鵬、管清友、鄧海清共話A股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

管清友首先提到了三點共識,第一點是“我們是一個散戶市場,2億散戶,4億賬戶,市場主體的交易者是散戶,這是一個股市基本國情。”第二點,他表示,“我們上市公司和成熟經濟體确實不一樣,因為發展階段不一樣,基本上大部分是一股獨大”。

而在第三點上,他提到,“A股在機制上和其他成熟市場也不大一樣。比如說我們容易做多,做空很難。還有就是我們很多交易機制一直在讨論,但沒有落地,比如說關于T+0的問題”。

A股明年很繁榮?IPO要不要暫停?劉紀鵬、管清友、鄧海清共話A股

中航基金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

在管清友看來,解決如今資本市場的問題不在于一個具體的切口,而在于一個理念,“資本市場的改革目标真的要以人民為中心,這個話不是喊口号,是需要真正考慮到普通投資者的利益才可以”。

鄧海清在談到投資者保護時表示,公募基金應該成為窮人的代言。在他看來,散戶在中國資本市場中未得到充分保護,或者說在以往的制度設計中被忽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過去在制度頂層設計方面主要模仿和複制了華爾街的制度。然而,華爾街并沒有散戶這個概念,這導緻了中國資本市場對散戶的保護不足,以及相關制度存在天然的缺陷和短闆。

劉紀鵬則提到,現在一股獨大的問題就是對散戶的不公平,“世界上沒有一個股市像中國這樣,3900家的民營上市公司,夫妻、兄弟、父子幾乎第一大股東占到50%以上,這個問題為什麼不能一刀切,我們的資本市場是培育現代公司的,不是培育一代或者是二代家族企業的,是以這種背景下,新上市的企業第一大股東限制在30%就可以了。”

劉紀鵬同時指出,要把獨立董事制度開展起來。“在國内,董事會聘請的獨立董事往往制約不到大股東本人,這就造成散戶被歧視,主人沒有話語權,還要承擔着風險,然後得不到現實中的保護。”

對于要不要暫停IPO問題?劉紀鵬表示,現在IPO問題比較複雜,不一定非要用暫停的方法。劉紀鵬解釋道,現在的IPO收緊沒有制度性的保證,今年可以收緊,明年就又可以放松。“在這種情況下,大家也希望見到比較真正的硬招。比如說限制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要形成上下呼應的政策。”

此外,對于當下股市持續下跌的情形,劉紀鵬提出,“現在做空機制中,比如轉融通,為什麼不先停掉?南韓可以停掉,今天我們股市都處在什麼情況了,為什麼不先抓住主要沖突,把股市搞起來。”

“中國資本市場在2024年會很繁榮”

談到股市目前的走勢,管清友表示,“不要盯着3000點,主要是3000點已經不足以反映目前的基本特征”。他強調,當務之急還是探讨一下IPO的速度和退市速度的平衡問題,“這是全面推行注冊制之前就在探讨的問題,上得快、退得慢”。

在管清友看來,“注冊制是個很好的東西,但是它确實是有前提的,第一個,得嚴刑峻法。第二個,要平衡好退市和IPO。現在各地基本上相關企業都看到了注冊制的東風,我們到很多地方也都建議大家一定要用好上市資本市場,它就很容易失衡,會比以前更失衡,是以當務之急肯定是要探讨這個問題,就是上市和退市之間的關系。”

鄧海清則認為,中國資本市場每一次低迷的市場都有一次好處,會把所有的問題都暴露得非常徹底,為改革提供了環境和條件。“是以我覺得中國資本市場在2024年會很繁榮,除了中國經濟的複蘇之外,這些制度改革,應該會成為2024年牛市的加分項,而不再是一負資産。”

關于低迷的市場,他給出了另一種了解思路:沒有低迷的市場,就沒有中國資本市場的深度改革,因為中國市場每一次低迷的市場都有好處,能把問題暴露出來。

鄧海清直言,現在對中國A股最有信心。一方面目前股市低迷的市場所暴露的問題非常充分,是以對未來中國股市資本市場系統性規劃和改革的推出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另一方面,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複蘇趨勢,這将有助于解決過去三年疫情期間因收入減少而積累的一系列問題。

對于該如何提振投資者信心,劉紀鵬認為,第一要抓好監管,抓好以退市為主的監管,第二要做好規劃。

劉紀鵬表示,現在三個交易所都在融資端競争,是以在融資端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這個利益集團以上市公司為核心,還包括以券商為龍頭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評估機構。“他們都認為上市公司是自己的上帝,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像IPO的價格推的這麼高,這裡邊都是機構的影子。”

劉紀鵬建議,每年對三個交易所大概根據供求的平衡要有IPO家數和融資額的基本規範,“隻有這些做好了,股民的信心才能産生,财富效應也就有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