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作者:泰西太腻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文I泰西太腻

编辑I泰西太腻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前言

在寒冬的天气中,全国各地的温度都在逐日突破最低温,人们每天饱受寒冷的侵袭,但是好在现代的科技发达,至少在室内有空调、地暖,还有柴火炉取暖在,在室内的高温条件下,做好的饭菜一般不会凉的特别快。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但是如果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之中,能够喝一杯热水,吃一碗热饭,浑身瞬间都会变得暖洋洋,可由于外部气温较低,家里的饭菜可能刚做好就会瞬间降温,所以有很多家里没有空调,没有地暖的朋友就会在家中买一个火炉。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当饭菜做好之后,先把火炉打开,并把饭菜放到火炉旁边进行有效保温,以至于大家再去品尝美食的时候,食物不至于凉冰冰。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看着热腾腾的食物,不禁想到古代的取暖设施没有如今这么多,那么到了冬天,古人的水以及食物是怎么保温的呢?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古代水保温

有关古代水保温的问题,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在古代的大户人家,他们有独立的厨房,而且厨房内会配有佣人专门24小时不间断的烧热水,因为古代人没有保温瓶,他们只能全天不辞辛苦的让热水不能中断。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一直烧水只是针对于有钱的家庭,可是在古代有那么多穷苦的老百姓有时候甚至连热饭都吃不上,怎么还会派专人在厨房一直烧热水?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穷苦人家在严寒的天气下,邀请朋友来家中喝茶,为了接待好远方来的朋友,主人在家中连忙烧水准备泡茶之时,却发现家中已无茶叶,于是女主人便赶紧急匆匆跑到商店去卖。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可是由于商店离主人家很远,男主人在家等了很久却始终等不到女主人的身影,但又为了让客人一直有热水喝,于是他不断烧柴,一直往水壶里加水,等到女主人回来之后,男主人一脸愁容。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男主人看着气喘吁吁的妻子,讽刺道,“大家还是别喝茶了,烧了一桶的水都足够你洗澡用了,”三个人面面相觑,尴尬的摸摸头。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到了元代的生产出了一种类似于现代保温壶的东西,就是用一种铜质的桶,内外一共两层,在夹层之中装上烧开的滚烫的热水,然后再把茶壶放到桶中间,利用水蒸汽保温的原理,给热水保温。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经现代考古人员大量研究资料后发现,发展到清代,古代人的保温瓶其实是一个用木头制成的茶壶桶,原理其实十分简单,古人将茶壶放到桶内之后,还会在壶与茶桶中间塞上具有保温效果的棉花或者鹅毛,而茶壶嘴则露在茶壶桶的外面,用于方便倒茶。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而木质茶桶的形状并不固定,有圆形、六角形和八角形,像那种富贵人家使用的茶桶更加华丽,茶桶外面可能还有描金与雕花,总之非常有考究。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在古代,给食物保温的工具还是挺多的。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古代食物保温的方式

关于古代对食物进行保温的方式还是有挺多的,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用“温鼎”来保温食物,“温鼎”的使用方法在鼎的底部可以放置燃料,利用燃烧加温的方式不断给食物加热保温。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发展到青铜器时代,“温鼎”的形状开始变得多样,有圆形、方形,还有多边形等结构,在相对密闭的状态下且保留了新石器时代的鼎开放式特征。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保温原理依旧一样,在鼎的底部有一个夹层,在夹层内部可以放置炭火,这样就可以有效保持鼎内的食物一直处于常温的状态,虽然利用温鼎给食物保温的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在燃烧的过程中,燃料会去污染食物。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于是,古人们在温鼎的基础上,想到了更为环保的保温方法,将食物放在可以盛装热水,但热水又跟食物分离的器皿鬲之内,然后又用热水加温的方式对食物进行保温,如果水温降低,还可以无限续热水,这样以此循环。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在鬲的基础上,古人又再一次发明出了具有两层保温结构,依旧可以烧煮的鼎锅,专业名称为铜甗,即在铜甗的下面放热水,上面放需要保温的食物,上下两部分可以分离,也可以相结合。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其实铜甗特别像现代的保温盒,在保温盒的底部有一层可以保温的材料,然后上部放置菜品,铜甗在商周时期是相当贵重的厨房用具。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在公元前589年,晋、鲁、卫等国联合攻打齐国时,齐国国君派遣貌美如花的妃嫔去讨好晋国,特地让她带上了铜甗,直到东汉时期,铜甗再一次被改进,进而出现了蒸笼与蒸锅。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在室内给食物保温的方式确实是被古代人解决了,但是当时要在严寒的天气下将食物送到室外的时候,就遇到了新的问题,但是古人又一次让我们赞叹他们的智慧。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室外保温法

最早发明外送饭菜保温的东西被叫做“饭捂子”,主要是给盛装食物的器皿外面包裹上一层厚厚的保温层,而保温层的原材料可能有棉花、棉被或者是稻草。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在“饭捂子”的使用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这种工具只适用于短途的运输,假如说长距离的运送饭菜,根本达不到保温的效果,于是在此基础上,古人又发明了“保温篮”以及“保温盒”。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这种保温工具的主要的制作原材料,可能是竹子或者是木头,但是一般为双层,在夹层中间将会塞上棉花或者是草屑等,具有保温作用的材料。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在保温盒的影响下,古人又从夹层保温的原理下得到了灵感,接连又设计出了温碗、温杯、温壶等保温的东西,温碗又称暖碗,就是碗有两层陶瓷壁,然后两层中间有一个夹层,可以向内注入热水,在碗的底部有一个孔,可以向外放水。

在古代没有保温瓶和饭盒,人们是怎么给水或者食物保温的?

总结

说归来说归去,古人在保温工具上的研究还是挺透彻的,只是没有研究出来更加先进的保温材料而已,但是主要的保温思路为为后辈们发明保温壶、保温杯等立下了汗马功劳,并提供了正确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