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除了番薯和土豆,原来还有这些食物来自国外,大开眼界!

作者:魏武思维

在中国各大网络小说中,穿越文可以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在穿越文中,基建文和科举文的身影算不上少见,而这一类网文,大多数又是以逆袭为主。

穿越逆袭文中,无论穿越的主角是男人还是女人,总会努力去寻找外邦种子,诸如土豆、番薯等,借这些高产的种子摆脱粮食低产的状态。

那么,外邦传到中国的食物到底包括了哪些呢?仔细了解一下,绝对能让你大吃一惊!

除了番薯和土豆,原来还有这些食物来自国外,大开眼界!

一、丝绸之路开辟之前就有外邦种子引入中国

大多数人以为,汉代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后,外邦的种子才开始进入国内,实际上,早在丝绸之路开辟前的先秦时期,大陆就开始引入国外的种子,其中,最让人惊讶的,便是小麦和大麦的引入。

大麦和小麦的原产地都在西亚,在夏朝时期,便已经引入了大陆,但,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主食还是大豆。

一开始,人们只是把大豆做成豆饭,还把大豆的叶子摘下来煮成汤喝,但是大豆毕竟是粗粮,对于贵族来说,或多或少有点剌嗓子了,于是大家就学会了用石磨把大豆磨成豆浆和豆粉,大豆就变得美味了许多。

而此时南方的水稻种植尚未推广开去,直到唐朝时期,水稻种植都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

现在,大陆已经形成了北方以麦类种植为主,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模式,可以说是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除了大麦和小麦,先秦时期,还传入了其他的作物,譬如欧洲的皮燕麦、南亚的藕、东南亚的姜,很多我们以为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作物,其实都是国外传来的,而这些食物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主要走的是两条路。

除了番薯和土豆,原来还有这些食物来自国外,大开眼界!

第一条路是北方的草原通道和绿洲通道,从欧洲、中亚、西亚传进来的食物走的就是这条路,这些食物或是从草原传入大陆北方后,一路传到了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是从帕米尔高原流入大陆塔里木盆地,经过河西走廊后,流入黄土高原。

而从东南亚传入大陆的食物走的便是南方的通道了,只是因为传入时间过早,南方一带没有文字记载,因此难以考据。

此外,还有唐朝时期进入了新疆的西瓜,原产地便是非洲,五代十国时期,才从新疆引入中原地区。

而棉花在秦汉时期其实就有种植,主要是从印度和非洲这两个地方传进大陆,只是在一开始,被人当作是观赏性花卉,一直到唐代都没有被大规模种植,到了北宋人们才开始把棉花做成了棉布,而到了元朝初期,棉布就成了主要的纺织材料。

清末时期,质量比较好的美洲棉传入了中国,渐渐取代了质量相对来说比较差的非洲棉和亚洲棉。

除了番薯和土豆,原来还有这些食物来自国外,大开眼界!

唐朝时期,国风开放且包容,这一时期里,大陆积极与外国友邦做生意,引入了不少食物,譬如无花果、开心果、丝瓜,只是唐朝时期主要是靠着国外友人来唐做生意,很多食物早在张骞出使西域时便被带回国内,因此唐朝引入的食物和种子并未形成较大的规模。

二、大陆历史上曾经有两次大规模的食物引进

提到大陆历史上大规模的食物引进,毫无疑问,所有人都会想到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出了一条丝绸之路来,陆续从国外带来大量食物。

张骞带来的食物种类颇多,包括了葡萄、黄瓜、石榴、蒜、蚕豆、香菜、豌豆、大葱等。

现在网络上不少人吐槽香菜不好吃,发誓要踩烂世界上每一块香菜地,这其中的“罪魁祸首”便是张骞。

而这段时期传入中国的食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取名上都带了一个“胡”字,比如胡瓜、胡椒、胡麻等等,主要原因便是这些食物是胡人传来的。

胡瓜就是黄瓜,南北朝时期,有个叫石勒的北方匈奴霸主,因为十分讨厌自己部落的人管呼羯人叫胡人,便下令禁止全国上下说话、写文章带上“胡”字,胡瓜就此改名为黄瓜,可以说,大部分“胡”字开头的食物,便是这么改名的。

而在大陆历史上,却不是只有这一次大规模的食物引进,还有一次,便是在明朝时期。

除了番薯和土豆,原来还有这些食物来自国外,大开眼界!

明朝时期的食物引入,并不是像大家以为的那样,是郑和下西洋时期带来的,而是和哥伦布有关。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一批欧洲人的注意力引向了这一片他们从未踏足过的土地。

欧洲人和美洲人先是在东南亚一带,尤其是在菲律宾建立起早期殖民地,于是美洲的作物开始传入菲律宾,又下南洋,随着下南洋的商队传入了中国。

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作物,主要有玉米、番薯、土豆、木薯、南瓜、辣椒、番茄、菠萝、烟草、西洋参等等。

就像是从丝绸之路上传来的食物大多数带个“胡”字一般,明朝时期管那些长相异于我们的白种人叫做番人,因此从美洲传来的食物也带了个“番”字,比如番茄、番石榴、番木瓜、番荔枝等等,就连辣椒在那时候也被叫做番椒。

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食物走的也是两条路,第一条就是前头说的,从南洋一带传入大陆,而另外一条,则是从中亚细亚传入大陆西北部,再向东传播至全国各地,这期间也流传了不少故事。

比如,红薯的传入就别有一番故事。

除了番薯和土豆,原来还有这些食物来自国外,大开眼界!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福建商人去吕宋做生意,无意间发现了红薯这一作物,不仅美味,而且产量还大,便想着要把这种食物带回祖国。

但是,当时的吕宋,也就是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殖民者知道红薯的产量大,可以救活很多人,便想着要抑制红薯的传播,以免壮大他国力量,就严禁所有人对外传播红薯苗子,违反规定的,被发现了,是要杀头的。

但这个商人他不认命,硬是跟儿子一起留在当地,学会了红薯的种植方法,回国时把红薯芽藏在了缆绳里带回国。

明朝正遇上小冰河时期,冬天小麦歉收,春天又是一个大旱,百姓缺少食物,红薯苗子被种下时,完全是死马当成活马医,没想到,到了秋天收获的时候,挖出了不少红薯,当时靠着红薯活命的人不计其数,红薯就此在中国传开。

三、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地的食物都在传入他国

清朝时期,大陆开始闭关锁国,拒绝与其他国家来往,但,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全球化才是大趋势,无论如何闭关锁国,西方列强依旧可以用炮火轰开清朝国门,再加上沿海地区有海关走私现象的存在,闭关锁国也无法阻挡外来食物传入大陆。

除了番薯和土豆,原来还有这些食物来自国外,大开眼界!

像是在鸦片战争后,原产自美洲大陆的西葫芦便走进了国门,而随着广州开埠,洋葱、菜花、卷心菜、草莓也从澳门一带传入了广州。

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大概就是苹果了。

其实在大陆新疆一带也有种了苹果,只是口感比较差,而在鸦片战争后,来自美洲的苹果走进了大陆,立刻取代了新疆苹果,走进千家万户,并开始被大规模种植,到了现在,苹果已经成了大众的常备水果了。

这一时期的食物其实也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带了一个“洋”字,毕竟这些都是洋人的食物,像是洋葱、洋芋、洋白菜、洋桃等等。

由此可见,看一眼食物的名字带的到底是胡、番、洋中的哪个字,大致上就可以推断,这种食物到底是在哪一时期传入大陆。

所以,是不是以为这些就是全部了?大错特错!食物的传播可从未停下它全球化的步伐!

在当代网友口中,经常能听到一些在国外泛滥成灾的物种,传入中国之后,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原因无他,吃货的力量可是恐怖如斯!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在夏日里,人人都喜欢的小龙虾!

小龙虾在1929年时先是被日本人引入,可以说,日本成了小龙虾进入亚洲地区的跳板,但,日本人可对付不了这种生物,日本的黑鳌虾都要被小龙虾斩杀干净了。

而传入中国之后,1990年代,小龙虾就在湖北、安徽一带,走上了大排档的饭桌,鲜香麻辣的口味使得小龙虾迅速斩获一批粉丝,卖小龙虾的人数钱数到手抽筋,到了现在,小龙虾必须要靠人工养殖才能供应得来。

除了番薯和土豆,原来还有这些食物来自国外,大开眼界!

此外,还有在非洲泛滥成灾的罗非鱼,因为繁殖速度快且成活率高,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引入大陆后,因为肉多刺少且价格实惠,成了盘中美味。

大闸蟹在德国泛滥成灾,就连公路上也能看到大闸蟹横行的身影,德国每年需要为此花费八千多万的欧元,而打包送到中国之后,这种烦恼就消失了。

牛蛙则是在1960年代,从古巴和日本引入大陆,因为生长速度快且味道鲜美,被做成了多种美食,现在基本上也是靠养殖,但毕竟是外来物种,大陆也给予了它应有的尊重,规定了养殖可以,但放生不行。

此外还有生蚝和风滚草,基本上都是在国外泛滥成灾,但到了大陆的地盘上,立刻成了盘中美味。

想想看也是,在大陆南方,小蒲公英随处可见,但在北方,尤其是东北一带,人们亲切地称呼它为婆婆丁,春天刚冒尖就被人直接一镰刀带走,成了一道家常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