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上的今天」 印度·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作者:华人世界网
「历史上的今天」 印度·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印度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又名圣雄甘地,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袖,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

甘地是印度的开国元勋,也是甘地主义的创始人,甘地主义是一种促进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他的精神思想使该国从英国殖民统治中走向独立。他的"非暴力"哲学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民族主义者和国际和平变革运动。

他于 1869 年 10 月 2 日出生于印度,受到英国殖民的抨击,在一个虔诚、不熟练、素食、勤劳的印度教家庭长大。他害羞,害羞,遵守规则。13岁时,他在父母的要求下娶了一个同龄的文盲女孩。

1888年,甘地被逐出种姓制度,并继续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法律。异国文明使甘地脚下有一种深刻的自卑和崇拜,而宗教刻板印象的限制使他在新的环境中不知所措。经过短暂的迷茫和摸索,他终于放弃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模仿,坚持原有的宗教信仰和不拘一格的其他宗教教义,接受了英国法律思想教育,获得了伦敦大学学院的法律学位,并获得了律师资格。

回国后,他开始在孟买担任律师,但遭遇了挫折。第一次代表人们打官司,因为胆怯的场面而砸了锅。六个月后,他回到家乡LachieCotter,支持他的兄弟和家人维持他的法律业务。律师业务中缺乏丰富多彩和令人窒息的环境使他感到沮丧。当南非印第安人的案件被处理时,他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前往南非的旅程。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在他回国的第一年,他乘坐三等车在印度各地旅行,以深入了解他失散已久的家园。一年后,他开始发表演讲,推广他的思想,参与非暴力斗争,并尝试和发展非暴力教义。他支持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希望给予印度自治权,以换取英国的凯尔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当局的行动使甘地从大英帝国的忠实追随者变成了不合作者。

1942年4月,在印度,反英情绪高涨,日本侵略者逼近印度,甘地提出了英国的"退出印度"口号,并先后发动了1940年至1941年的第三次不合作运动,并准备发动第四次不合作运动,但都被英国人镇压。

「历史上的今天」 印度·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甘地被监禁到1944年5月。战后,英国政府在内部外交困难中,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压力下,承诺印度独立。然而,由于印巴分歧历史悠久,加上英国分治政策的影响,印巴分治已成定局。甘地为维护印度的统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最终没有权力回到天堂,不得不接受分裂。

独立后,甘地受到印度人民和国大党的高度尊重。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印度教顽固分子暗杀。

「历史上的今天」 印度·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国大党从一个软弱的政党跃升为群众运动的领导者,印度的反英独立运动迅速扩大到全民。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印度终于赢得了独立。然而,意义不仅在于此,还在于他对印度的贡献,还在于他所展现出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几乎影响了整整一代印度人,他所创造的独特意识形态深深地影响了印度政治、经济、文学等各个方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