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作者:YOU成都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石光华出新书了,名为《川菜的味道美学》,这只是他立志“为川菜做一点事”的开篇,书中以19万字将川菜味型中的辣子味进行了分解。读罢,我才知道原来辣子味还细分为:辛辣、鲜辣、干辣、煳辣、香辣、酱辣等。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原本抱着去书中寻一些做菜小绝招的心态翻开了书,结果绝招挖到了一些,但更多的是通过石光华有温度的文字,感受到了川菜的博大精深。

接下来,他还会继续写川菜的其他9种味型:泡椒味、红油味、酸辣、椒麻味、家常味、干烧味、鱼香味、怪味。

“去年5月,我就开始写泡椒味了,目前写了六七万字,还没写到泡辣椒怎么泡,之后还得写泡辣椒怎么用,看来也是10多万字跑不脱。”

“日常写得快吗?”

“很慢,一周最多写一千多字。家人、朋友看到我一天歪在沙发上,觉得我懒,我也不好意思说我在思考。”

“会有时间紧迫感吗?”

“当然有哦,我反正是弄到哪天黑就到哪天歇。今年66了,最担心的时间不够把这10本书写完。最痛苦的是,我没有办法加速,大部分时间在养病,不能完全扑在上面。看书看一会儿眼睛痛,写东西写一会儿脑壳痛,因为我去年中秋节喝酒喝多了,脑壳摔烂了,颅骨严重骨折,现在脑子也没有很好。”

这个系列,我决定追下去了。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石光华

著名诗人、作家、川菜文化学者。2004年出版《我的川菜生活》,受到读者的追捧,畅销200万册。2017年出版《我的川菜味道》再次受到读者的好评与喜爱。

01/

为什么第一味写辣子味?

《川菜的味道美学》石光华写了3年多,去年5月交稿,今年得以出版。在此之前,他写过《我的川菜生活》《我的川菜味道》,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以前写的是我对川菜的感受,有餐饮界大师的指点,有朴素细致的饮食生活滋养笔下的文字就够了。但现在写的这个路数,面临的大多数问题是我不知道的,翻阅书籍也没有现成的答案。怎么办?唯有思考、研究、学习。”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味道美学的这套书,石光华要解决的是川菜味道谱系的问题。味型的产生、变化、关系,产生之后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他给自己列了上百个要解决的问题。

“在伙食中找伙食”的云淡风轻到了现在,似乎变得有了使命感,背后还有一个缘由。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石光华在郫县豆瓣的辣椒基地

2015年,石光华和老友川菜大师史正良聊天,史正良说道:“我从厨几十年,对于川菜的特点,自己总结了12个字——清鲜为底,麻辣见长,重在味变。”石光华听完,一字一声犹如电流一般,从他的脑袋里穿过,他被震住了。

在他看来,史正良大师的这12个字,以味道为核心,设计构建了川菜的顶层理论。不料,两人还未就此展开诠释和实践,几个月后,大师在一场意外中离开了。

“当时是夏天,本来是约好了11月份,我又到绵阳去,他亲手为我做他新选出来的30道菜。哪知道一个多月以后,9月9日一场大雨中,他就走了。”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干辣椒和辣椒面

从那以后,石光华就给自己的川菜研学确定了一个目标:初步梳理和叙述川菜的味道谱系。“说川菜有24个基础味型都是谦虚,实际上随随便便都有30多个味型,近现代川菜100多年来,却没有一本专门讨论味道的书。”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二荆条

一开始石光华规划的是选取其中10个味型,写一本川菜的味道美学,没想到单单是第一个辣子味就写了19万字,还只是一个概括。

那么,为什么第一味写辣子味呢?“因为麻辣是川菜的主调,川菜最富有特色的便是麻辣。”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辣椒红了

为什么川菜用麻辣作为核心?“因为麻和辣让我们产生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内的天然止痛剂,当我们吃辣或者吃麻时,就相当于给自己打了一针‘快乐剂’,这是一种持续稳定易得的快乐。一个菜系居然深入到了人的整个生命的内核去,把这两个东西作为菜系最大的核心。”

由此可以说川菜的博大精深。

02/

豆瓣酱、红油、泡椒

川菜三大辣品

既然四川人自古“尚辛香”,为什么古代文人墨客都没怎么写辣呢?对于这个问题,石光华在书中写道:

中国文人信守的是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含蓄、内敛、平衡、温润;即使是道家,也是冲淡虚无,清净无为。这种深入骨髓的观念,落到饮食上,味道便有了正邪之辩,有了贵贱之分。辣味,过分刺激、张扬、刚猛……

后来为什么又被接受了呢?那是因为以郫县豆瓣酱为代表的川味辣椒酱出场了。酱化之后的辣,不仅以极高的美味度,动摇了自诩儒雅者们滋味的清高,更以与正统文化暗合的味合之道,让君子们不再视辣味为妖邪。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香料大集合

在石光华看来,豆瓣酱、红油、泡椒为川菜的三大辣品。“我们也用原椒原辣,但是我们有70%的菜用的是这三种之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红油,高温、高油、高热,极阳;泡辣椒,不能沾油,不能沾热,极阴;豆瓣酱,又要翻晒又要阴干,阴阳调和,一阴一阳一平衡,缺一则不足以构成川菜之辣的文化自洽。”

石光华还提到另一个有趣现象,豆瓣酱发酵过程中,在成熟之前,需要每天揭盖,不断翻搅;但泡椒缺必须与空气隔绝,以水密封的方式,保证厌氧的菌群熟化辣椒。一敞开,一封闭,似乎也暗合着中国饮食的阴阳相应。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就这样,在书中,你可以看到蘸碟的打法,香辣用什么辣椒,宫保鸡丁怎么做……也能看到一个川菜文化学者浸淫川菜20年后的哲学思考。

03/

“我反正是弄到哪天黑就到哪天歇”

“研究川菜给你自己带来了什么?”

“不带来什么,我又不当厨师,不过会说而已。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得要做点事。”

为了写这套书,石光华不仅要看美食书,还要看历史、烹饪化学、地质学、人类学等。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逛菜市场挑选辣椒的石光华,如何挑选?书里有具体讲解

就拿目前正在写的泡椒味来说,其中一个问题,他花了半年时间解决。为什么川菜味型那么多,味道变化那么丰富,难道我们四川人味觉比别人敏感?

思考了很久,直到有一天他重读《华阳国志》,里面这样记载:李冰“识察水脉,穿广都盐水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讲的是李冰在广都也就是今天的华阳开凿盐井,让整个蜀地都变得富饶的故事。这是有关中国古代盐井开凿的最早记载。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菜市场售卖的不同辣椒

“盐是生命所必须,在那之前主要是海盐。有了井盐之后,四川就吃到了全世界最好的盐。盐是百味之本,百味之王,盐能生百味,蜀盐就开启了川菜尚滋味的历史。”

盐为什么会成为百味之本?“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是对生命最好的一次应答,人的身体一旦失盐,就会出大问题,而我们的身体无法分泌出盐。我认为饮食最根本的东西,是对生命的关怀;其次是自由,我们要走向未知就是走向自由。最广阔的自由就是回到根,用一句文学点的话,叫从川菜的百菜百味走向千姿百味。”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为何要专门筛掉辣椒籽?书中也有讲解

在写泡椒味时,还延展出了更多,从盐再到构成“尚辛香,好滋味”的川姜和川椒。“四川花椒好就不说了,举世皆知。川姜很多人不服,《吕氏春秋·本味》云:和之美者,阳朴之姜。阳朴在蜀郡。”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汉源花椒

也许川菜除了现在的香型,每一种食材都可以延展出特殊的味型,比如芹菜的芹香,香菜的香……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石光华是个写诗的人,写诗的人写美食有啥不一样呢?

“写诗带来的经验就是一定要简洁、精炼,不能耍概念、搞虚头,弄得来很复杂。写诗可以天马行空,不需要那么严谨,搞川菜研学就不能这样了,为了写这套书,我不仅要看美食书,还要看历史、烹饪化学、地质学、人类学等。”

在石光华看来,当人类把整个宇宙都解释完以后,也没法把诗歌解释清楚,诗歌是比宇宙更大的存在。他迷恋诗歌的原因就在于,诗歌让生命每天都有一些拓宽,每天都生出一个未知的方向,有未知的地方可去。

而他写川菜的原因则是:“每个人做每个人该做的事,能做的事,我也想给自己加重点责任感。”

川菜研学20年,他专门为辣椒写了一本书

今日互动

你最爱川菜的哪一道菜?

有什么私藏的川菜馆子?

快来评论区安利给小都吧

● ● ●

编辑丨书书

摄影丨邹壁宇 杨富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丨YOU成都抖音

今日头条丨一直播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