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8月份的贸易数据全面超出预期。按美元计算,8月份出口同比增长从7月份的19.3%加速至25.6%。《华尔街日报》称,这一结果轻松超过了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期的17%的增幅。进口增长加速至33.1%,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至583.4亿美元,均高于市场预期。
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最快达到29.9%,占我国外贸比重也同比上升至48.1%。
曾:为什么中国8月份对外贸易表现好于市场预期?而且很多机构的期望都被低估了,为什么?
陆婷:我想大概有两个因素,一是与天气有一定的关系。在7月的最后一周,华东地区受到台风烟花的影响很大,影响了出口货物和报关,当一批货物没有时间清关出口时,被压到8月,因此影响了7月份的出口数据,并上调了8月份的出口数据,而我们的许多预测者可能没有很好地处理好这个因素。
其次,在过去几个月的东南亚国家,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南亚的印度,三角洲病毒的影响已经非常大,影响了当地的生产和出货及物流,因此过去几个月可能已经有一些订单来到中国,将反映在我们 8 月份的出口中, 并可能在即将到来的9月和10月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低估了中国的出口势头。
曾:中国8月份的外贸数据不错,但我们也在关注最近的一系列数据,比如8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的下降。未来三到四个季度,中国的经济表现会如何?您认为存在哪些风险?
陆婷:在出口方面,我预计9月和10月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特别是考虑到东南亚向中国转移了一些订单,但在11月和12月,我认为一方面由于基数高,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采取了与病毒共存的战略, 经济解封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居民的消费都流向了服务业,对中国的出口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当时)不能高估。
我认为到12月,中国出口增长很可能恢复到8~10%的水平,这是一个趋势,整体还是不错的,但要看到下降的趋势。
至于内需,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像我们第三季度因为疫情爆发,对服务业的影响确实不小,8月份服务业PMI只有45,明显处于收缩状态。如果看一个领先指标,比如8月份的粗钢产量,应该会比去年同期下降10%以上,乘用车下降13%。
如果你看看房地产块,开发商可能会看到房屋销售下降24%,而他们购买的土地则下降了53%。因此,从各个角度看,内需整体下行下降十分明显,如果外需与内需相结合,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也将明显加大。
来源:闫金石财经
(作者:野村陆廷,曾燕金石金融首席经济学家主持人/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