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爱尔兰大饥荒(九):废《谷物法》,以饥饿的爱尔兰名义

作者:觅食记

文 | 罗格

《食物改变历史》(上、下卷)作者

我将尝试全景梳理19世纪中叶爱尔兰大饥荒发生之前、之中、之后发生的故事。这是连载第九篇,持续更新,您的关注、支持是我的动力。

事情的发展如皮尔首相所计划的那样,仅仅一个多月,进口的玉米就告售罄。他相信,饥民们能买到便宜的食物,一定会给商人们作出非常棒的表率。

1841年,皮尔带领新成立的保守党,赢得选举胜利并再次担任首相。保守党的前身是持贸易保护观念的托利党,但出身纺织业主家庭的皮尔,却信奉自由贸易,自称是亚当·斯密的学生。相比老托利党的固执,他重新组织起的保守党政见相对折中。从1941年组阁以来,皮尔就开始小心翼翼地降低当时很高的保护关税。

爱尔兰大饥荒(九):废《谷物法》,以饥饿的爱尔兰名义

罗伯特·皮尔,英国首相(1834~1835年、1841~1846),英国保守党的创建人

当1845年土豆大面积减产的消息传来后,皮尔明确了他的基本工作思路:“取消对进口的阻碍因素,才是唯一有效的补救方法。” 在他看来,爱尔兰过于落后,土豆的灾难不啻为一次机遇,如果走投无路的农民通过购买廉价的商品粮,离开土地成为工人(或者农业工人),重组爱尔兰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

爱尔兰大饥荒(九):废《谷物法》,以饥饿的爱尔兰名义

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

作为一个自由贸易的拥趸,皮尔深信,在爱尔兰对粮食的需求急速扩大时,私人企业和贸易商一定能通过正常的商业渠道弥补粮食缺口,会最大化地减少救济工作。政府原则上也不应该作为买方出现在粮食市场上,因为会干扰商人们对正常贸易的判断,至于10万英镑的美国进口玉米,更像是用来维持粮价平稳而不是救济品。只要取消谷物贸易的各种限制,就会引起粮商的兴趣,自由贸易的春风就会吹向爱尔兰。

爱尔兰大饥荒(九):废《谷物法》,以饥饿的爱尔兰名义

爱尔兰饥民

与研讨爱尔兰危机紧急会议的同一个月,皮尔召开内阁会议,将矛头指向了《谷物法》,但未能取得议会的一致意见。12月5日,皮尔以辞职作为抗议。但辉格党组阁失败,皮尔于1846年1月复出,再次提出废除《谷物法》的提案。

爱尔兰大饥荒(九):废《谷物法》,以饥饿的爱尔兰名义

伦敦,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厦

从1846年1月到6月,爱尔兰人处于晚疫病威胁下之时,英国议会上下两院忙着开展激烈辩论。最终,皮尔成功了——或者说,自由贸易者成功了——他所领导的保守党中,有半数人反对提案,但他得到了大多数辉格党人和激进的自由贸易者的支持。1846年5月15日,废除《谷物法》议案在下议院通过,6月24日,废除《谷物法》的提案刚通过上院三读,成为正式法令。

而皮尔首相的玉米进口量,就像是提前精算好了似的,到6月底时,随着《谷物法》的废除和皮尔内阁的倒台,物资调配处仓库里的进口玉米,就“恰好”卖完了。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