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历史观解析“张承志难题”

作者:中亚研究

从历史观分析"张成志问题"

买李

(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固原 756000)

摘要:张成志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的文学题材和思想穿插着多个维度,从本质出发,最终可以走到一起,导致学术界解读张成志的难题。本文试图从张承志独特的历史观来分析这个难题。

关键词: 张成志;

从历史观解析“张承志难题”

张承志的历史观复杂而深刻,他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文明传承的重要性,认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尝试求实,其次要求实。这种观点的背景是,人们忽视或歧视视野之外的弱小文化,甚至忽视这些文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及其对当前文化的影响,即忽视文化的历史意义。

张承志追求的是"活的历史",与传统的历史观大相径庭,活生生的历史是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真实写照,是事物的历史痕迹,而不是零碎的拦截和主观概括,也不是"重大事件"的记录。罗刚认为,张成志的著作《'文明'当然重要,'历史'是关键》(P10),这里的历史指的是张成志的历史观,具体指的是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历史真相,以及对边缘化人群的历史认知。在《波斯的礼物》一书中,张承志认为,中国的维吾尔文化是波斯文化的遗产,"如果波斯是遥远的古典,那么维吾尔就是它的现代版本。在维吾尔绿洲中,我们追逐的波斯精髓不仅存在,而且在生活中生活和投球。在《公社的绿色史》中,张承志描述了牧民记录历史的独特方式,牧民以自己的方式全面、全面地记录自己的生活史,回想这样的历史,给牧民一种真正的参与感,因为这样的历史是牧民自己经历过的过去。这与有记载的历史有着根本的不同,但在主流文化中很难传承下去。

那么如何实践这种历史观呢?《在圣殿中学习》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即允许文明主体介入对自己文明的解释,可以避免他人有意或无意的歪曲。除了了解自己的信仰外,寺庙里的曼拉(学生)还应该学习各种其他类型的知识,以便尽可能准确地解释他们的文明和文化。弱者的历史基本上是由主体之外的人书写和研究的,排斥与主体共存。散文《劳动手册》中提到"有时需要记忆的证据"(P150),以确认历史记忆需要第一手证据,而不是权威的汇编和修订,这与官方的历史记录相去甚远。单手信息从原始来源建立立场,而不是屈服于强者的纪律,扭曲掩盖或选择性记忆。正如张成志所倡导的,《元代秘史》记载了历史之外的特殊历史,在语言、内容、叙事形式等方面也与传统的官方历史资料有明显不同,所以他认为"既然失传的历史是由如此复杂的材料造成的,那么学者们应该尊重这段显然比'书'本身的几件传家宝更真实的历史。"P157)那么,除了文学的一般意义之外,通过如何写出像《元代秘史》这样贴近历史本身,这是《心灵史》带给我们灵感的创作形式,这也是《心灵史》中讨论的体裁。

张承志历史观的另一个方面是关注人类思维的历程,他用传统历史之外的文学记录来记录被遗漏的"历史"。传统的历史往往是冰冷的"死历史",主要关注和记录的是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历程。政治经济学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的精神过程被官方历史所抛弃。人类的感情和心灵早已被忽视,尤其是底层人民的感情和生命历程更是被忽视。《心灵史》完成了这样一个题材,成为当代文学的一个宝贵方面,他用独特的语言和文字形式,把人们的心灵史记录在了底层。要用文学手段记录人们的历史,就必须避免官方编纂历史资料,正如《历史与心灵史》中所说:"从研究对象留下自己的信息去研究。"[2](P157)

张承志作品的纪录片性质支持了他的历史观。纪录片是人民意志的载体,文学记录等作品还原了真实人物,《历史与历史的心——读元代秘史》《常识》《人文地理学观念下的方法论思考》等文章都有这样的特点。

但是,文学并不是张承志的原创作品,文学作品这样的属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是没有任何矛盾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学的意义非常广泛,可以完全覆盖文学。文学的这种广义通融被西方文学的含义所取代,文学的含义被削弱了。刘大贤认为,"这种现代'文学'观念本身也是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印刷业大规模发展后逐渐形成的。就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后代的文学史事实而言,文学从来不局限于所谓的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而是包含着一个范围更广、大致等同于文学的意义。张承志的文学定义似乎被归入了古代文学的范畴,但这种回归形式背后却有着深刻的文化思想意义,不仅给文学界提出了质疑,对文化的认识也得到了刷新。

这种纪录片作品在当代文学的审美观中似乎缺乏美的意义,但张成志的作品能够完全应对这种疑惑,他从思想和语言上提升了作品的审美意义,这是对当代文学的挑战。张承志能够迎接这一挑战,作品的介入和艺术性可以完美结合。张承志的历史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他的文学内容、形式、意图等都有鲜明的特点,《金牧场》《花之废墟》《西省暗杀考核》等作品直接反映了张成志的历史观和独特的文学观点。

《张承志的难题》的难点在于,它包含了他对1960年代的复杂感受,"我用这种行为来表达我对1960年代的悔恨和坚持,大声抗议制度和异化"(P125),这是他历史观的核心。在改版后的《心灵史》的前言中,他写道:"我是伟大的六十年代的儿子,背负着它的触感和重量,脚上有刺。那个时代的失败,那个时代的意义,使我和远在地球各个角落的同志们,用尽自己的生命去寻找,去寻找一条——自我批评和正义传承的道路。"这是他对60年代的精心修饰。

60年代"为民"的思想,是张承志写作的背景色,也是他年轻时的启蒙思想。"为人民"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人民的立场,都是张承志文学中设计的主题。张承志对当代文学的贡献之一,就是将人民的命题重新纳入文学写作的范畴,这主要体现在对底层人民的关心上。三大洲底层的牧民和农民形象回归文学,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他所描绘的最重要的艺术形象。张承志以民为标的尺子是他自己的方向和姿态,他放弃了直言不讳和英雄主义,举起笔为人民书写,写下人想说和难说的内心世界。历史要尊重文明主体的情绪,而当局编纂的历史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张承志的文学是一种具体的实践形式,他的文学植根于以弱者为本色的人民。

在梳理20世纪60年代,"血统论"和"红卫兵"是张成志分析的两个最重要的对象。以血统为借口歧视他人是文化大革命的最大罪恶。张承志认为,如果说1960年代的革命有什么罪恶的话,那么以血统为借口歧视他人就是最大的罪恶,但"强大的国家机器在人民面前崩溃了——其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是那个时代复杂的一面,过去的批评会削弱其复杂性或模糊性。《卢沟桥四十年》一文纪念与罗克的相遇,反思了60年代的人民分类、对人的歧视甚至压迫,"即使在60年代的精神中,附庸制度的快感也是负担得起的;这样的反思是直接攻击关键点,是人性的弱点毫无保留地披露。张承志将西海谷的偏僻山脉带入了当代文学的写作范围,是罗克精神的延续,也是20世纪60年代"为民"精神的传承,是60年代最彻底的忏悔和传承。"我不是共产主义者,但我是革命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儿子,"他说。如果我们能理解1960年代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我们就能理解张承志文学中的"暴力"是什么意思,以及为什么张承志在文学中一直坚持"反歧视"。

张承志对20世纪60年代当代文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解开了当代文学前30年与未来30年的内容和思想。这部分文学几乎被打破,思想传承很薄弱,矛盾很多。最严重的冲突是,1960年代是来回思考之间的断层线。许多当代作家都急于抛开自己与1960年代的关系,前30年的写作基本上是负面的,那段悲伤的心痛的历史。这反映在人们似乎被那个时代欺骗了,在欺骗中人们有错误的行为,然后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有了正确的反省。张成志参加了"上坡下城"运动,但没有产生挥之不去的幻灭感。20世纪80年代,当他写《黑马》和《北方之河》时,充满了青春的血液和理想主义,与当时流行的伤疤文学截然不同,他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激情和对人民服务的倡导心存感激。

20世纪60年代的牺牲对张承志有很大的吸引力。明仁、徐锡林等革命者在张承志看来,似乎具有精神魅力,甚至鲁迅先生对革命精神的审视似乎也不够透彻。此外,红卫兵是60年代变为恶魔的思想,也是张成志对60年体育失败的焦点反思。

张承志的历史观也体现在通过历史名胜或历史人物追求真正的高尚精神上。杭盖的李玲、吉舒塘村的文天祥、梅关的温天祥、海南的海瑞、绍兴的鲁迅......在历史中,他论述了"个体"与"国家"的关系,"道德"与"死亡"的关系,"和平"与"危险"的关系,在复杂的关系中体现了人类精神。此外,他分析了国际名人的历史,如斯诺、摩根等名人,来解释文明的传承和演变,正如他在斯诺的《王堡前》中提到的:"也许是因为官僚腐败和腐败的习惯,这两年,有时突然对真正的革命感兴趣。南到瑞金,北到前王,这两年我住,到了一个红色的废墟。"[2](P237)

张承志的历史观在持续时间和共同时间上是一致的,内蒙古团队生活已经成为他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土高原最贫穷的回族人成为他最好的朋友,这些选择和经历是他实践共产主义理想,也是对20世纪60年代最忠诚的回应。但现在看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个时代的呼唤说服了一些人,而那个时代的呼唤却被另一些人用作变革权的掩护。张成志从一开始就认为这是一个终生的信念,所以,在很多同时代作家对20世纪60年代充满悲哀的反思中,张成志深深地怀念那个时代,他的选择从未后悔过。20世纪60年代的精神具有双重身份,就像日本佐川县幕府将军时期提出的亚洲政策一样。当时信奉亚洲主义的日本武士背弃了政客,认真践行自己的大责任,如日本国务部的玉松老人支持青海贫困地区的教育。但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政治政策和文化氛围与现代日本的亚洲主义完全不同,一个是关于国内政策,另一个是关于其他国家的政治规划。

总之,张成志以文学的形式挑战了强大的传统历史观,虽然有很多值得怀疑的地方,但整个文化环境的历史审视,超出了当前文化和文学批评的范围,精神和思想的反映超出了当前主流知识解读的范围,这种思想对于当代文学的开拓性至关重要。

引用:

李晨.《内心深处:张承志的文学与思想》,序言,台北:人文出版社,2016年。

张成志.张承志文集八.M. 上海: 上海文学出版社, 2015.

刘大贤.文学共和国。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图中分类号:I206.7

文件识别码:A

产品编号: 1674-1331 (2017) 05-0028-03

日期: 2017-04-22

基金项目:2017年宁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

简介:李买(1986-),女,宁夏海元,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助理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文学研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