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承志|投石的诉说:心弃疾,或去病

过去的两年间,疫情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和个人生活。疫情期间的隔离,让我们取消了和朋友们的聚会,打碎了正常的社会交往。下意识里,人与人彼此关系断绝,感情隔阂,再加上鬼魅作祟,人与人之间深刻的“不信”,已经出现了。

相比疫病,人心的痼疾更重。正如当代作家张承志老师所写:“我想,这就是最新的病毒变异形态,是一种不治的心疾。”

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张承志老师的这篇《登高山以悦目》。如何消除隔绝与屏障?张老师的办法是:“登高山开阔视野,共挚友一洗内心。”

张承志|投石的诉说:心弃疾,或去病

登高山以悦目

张承志|文

张承志|投石的诉说:心弃疾,或去病

病字下方藏了一个“灾难,bala”

1

张承志|投石的诉说:心弃疾,或去病

人的心全然就像草木牛羊。

它需要不断地浇水,需要喂草。人心需要关怀、牵挂、呵护和想念。而当人之间的接触被切断,交往、触碰、记忆、情份一旦中绝——心,便开始遭受一种侵害,它被放置在一个冷酷环境:缺水、干渴、枯萎。

何况,耳闻目睹,充斥肮脏,细分析全是魔鬼的妖术。人若是没有对付它的两下子,心就会在暴露中磨损、受伤、流血。

这是一种不觉间的人性枯死。君不见,久而久之,下意识里,人与人彼此关系断绝,感情隔阂,再加上鬼魅作祟,人与人之间深刻的“不信”,已经出现了。

——我想,这就是最新的病毒变异形态,是一种不治的心疾。

它一旦弥漫向整个社会,一旦人民之间缺少了信任,所谓团结和力量都会随之销损。那才是巨大的“灾难”。是的,所以在“病”字的下方,一撇一捺隐约藏着一个 (bala,灾难)。

2

张承志|投石的诉说:心弃疾,或去病

对一些人来说,我指的是心有洁癖、重情讲义的人,市井之间的病毒,常常潜入肌肤,渐渐伤人。要有意地作一些事,疗心以自卫,保护坚守的价值。

就像干旱的冬天给枯树洒水,春季里给羸弱的羊羔喂奶一样,我的办法是:

登高山开阔视野,共挚友一洗内心。

你也可以一试!

——遥向远方,投书致意,相约边境,登上峻岭,把一双眼投入愉悦的视野,让一颗心获得鼓舞。在疗心冶情的雄山险境,朋友之间,彼此情份再次磨砺,哪怕疑惑,信念也三遍夯实。

不用多说,你早明白:我之“登高”,与世间的爬高客大不一样。

沿梯子爬管的滔滔浊流攒动蝇头,已经老鼠成灾造成了人人喊打的厌恶。我们正相反,我们登上高山,乃是突出围于浊毒灾疫,为了给自己的心寻找——大的风景,朴素的人。

刚刚别去的2021年9月,我和我的弟兄们在积石山脉的主峰之下,实现了这么一次登高。

那时,双脚踩着的是3800米的高度,两眼所见的是美不胜收的绝景。双手攥住的是粗糙的手掌。

大的风景,朴素的人,那视觉的享宴!那眸子的愉悦!肩头紧挨着,良辰美景一刻间被你们拥有。那一刻证明了的不仅是人活着,更是要紧的“信”不变。我们山顶合影,喜气洋洋,不仅肯定了昨天的险路,更约定了明天的同行。

张承志|投石的诉说:心弃疾,或去病

在那个小村过生日。白云背后是大力加山的主峰

才几个月,我已经留恋地回想。一旦绝景投身,在积石山上度过七十三岁生日,人会获得壮怀激烈的体验。在那里彼此确认内心,人才懂了千金不换的爱情。不用话语,只凭行动,当一步登上那道云雾山顶,俯瞰下界的熙攘人间时,心是温暖的。

3

张承志|投石的诉说:心弃疾,或去病

去年我写过:

“一对历史人名简直是如同谶语:辛弃疾,霍去病。我改了它们一字,成了‘心弃疾,或去病’ 。”

因为人心的痼疾更重,旧病不除,新疫难去。 (bala)不仅指灾难,它的意思也是“考验”。

在“微小的考验”中跪倒的人当然先背叛了朋友。所以情份的呵护,不包括伪信者。

他们背叛的是人的忠信情义,面对天下公正的大义是非,他们不能守身自洁。所以如“我的文学不做资本的奴才”——我的命题,也不包括小人。

我说的是你们,我的朋友们。

我呼唤一起去浇水、去登高、去养护情份的人,是露出了担心、迟疑、犹豫的你们。不是我,是一个更响亮的声音在高空呼唤着:“不要害怕,真理和你们在一起!”

张承志|投石的诉说:心弃疾,或去病

油画:投石的诉说

人的信任,人的相知,若它是真的,便谁也无法阻挡。就好比一支笔的写作,在严峻的条件之下,铁壁连山之间藏着纤发一线的通路,看似空间狭窄至极,墨迹却酣畅淋漓。

荒山如诉,旱海若听。

你和我不是都在搜寻一般地倾听么?走出门去,约上朋友,登上高山,纵情一歌。让冬日正午的阳光,滚烫地晒在脸上!

2021年12月

张承志,是中国当代屈指可数的拥有坚定信仰、始终坚持鲜明的文学个性、最富有思想性和学者气质、写作的视野和立足的文化疆域最为广阔和坚实的作家之一。

张承志祖籍山东济南,出生于北京,回族。1968年清华附中毕业后,在内蒙古乌珠穆沁牧区插队。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1981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历史语言系硕士学位。曾长期从事中亚、新疆、甘宁青回族区的历史宗教考古调查。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先后游学日本、西班牙、摩洛哥、古巴等国家和地区。现为自由撰稿人。作品多以蒙古草原、新疆、甘宁青回族区、中亚、日本、西班牙等地为依托,将激情与思想、求知与秘境、道义与历史融为风格鲜明的美文。喜爱骑马、孤身长旅、学习民族语言和民谣。迷醉于北方诸族底层大众的坚忍不屈。信仰伊斯兰教。敬仰为保卫内心世界而不惜殉命的回族气质。

张承志迄今已出版各种著作近百种(含单行本、日文著作和各种编选本),主要作品有:《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屋》、《金牧场》、《心灵史》、《清洁的精神》、《牧人笔记》、《以笔为旗》、《谁是胜者》、《鲜花的废墟》、《聋子的耳朵》、《敬重与惜别》、《鱼游小巷》等。曾获得包括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首届爱文文学奖等在内的多种文学奖项。

END

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