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把他全部自尊打碎,在家里把他欺负够了!”
几年前,郭德纲洋洋自得的,在各大节目中分享自己的“教育方法”。
说这些话时,他从不把郭麒麟的感受放在心上。
结果现世报来的太快,郭德纲后悔死了吧!
当年,郭德纲与妻子胡中惠离婚后,就独自前往北京闯荡。
也许是怕儿子跟着自己受苦,他将郭麒麟托付给了父母照顾。
直到郭麒麟六岁那年,郭德纲才将他接回身边。
但在郭德纲的家里,并不是只有他一个孩子。
那时候,郭德纲身边还有七八个徒弟,吃住都跟着郭德纲。
家里孩子多了,矛盾自然就多。
每当这个时候,郭麒麟就成了那个出气筒……
家里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先给徒弟吃,最后才能轮到郭麒麟。
以至于郭麒麟都20多岁了,在家里想吃个东西,都要先问过郭德纲。
也许,是郭德纲自己经历了太多“磋磨”,
所以他对郭麒麟的教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信奉打压教育。
郭麒麟从小在家里,就没有被“宠爱”过,因为郭德纲要让他知道,
即便你是我儿子,也没有任何特权。
玩闹时他不小心摔倒,没有人过去扶他、哄他。
连亲生父亲郭德纲,都像没事人一样,和别人继续打球。
摔倒并不疼,父亲的无视却像一把尖刀,深深扎进了郭麒麟的心里。
那时候,郭德纲家里吃饭的多,但凳子数量有限,
所以每次别人都凳子坐,郭麒麟只能端着碗坐在楼梯上吃。
郭麒麟小时候挑食,喜欢吃肉不爱吃菜,
郭德纲能让他有“挑事”的毛病吗?那定是不能够啊!
每当吃饭时,郭德纲就给他夹一碗菜,让他去角落里吃干净。
管你哭还是笑,那碗菜必须吃完。
郭德纲很得意,因为他觉得郭麒麟的听话,都是自己“调教”的好。
但郭麒麟却说:
“我哭,是因为大家都有椅子坐。”
“而我只能坐在楼梯上吃不爱吃的菜。”
不止如此,作为郭德纲唯一的孩子,
他在家里没凳子吃饭,连牙刷、毛巾、床和房间都没有。
所以郭麒麟在采访中自嘲:“我在那不就是个客人嘛。”
(三)
郭麒麟从小到大,只要是犯了错,都会被严厉批评。
而且,越是人多的时候,郭德纲越要当众骂他。
他喜欢把郭麒麟的自尊,按在地上狠狠摩擦。
2012年,初出茅庐的郭麒麟给岳云鹏助演。
这是16岁的郭麒麟,第一次面对这么多观众。
因为紧张、没经验,导致很多包袱没说出来,最后演砸了。
当天后台里,郭德纲就“揪”着他,
当着所有工作人员和师兄师弟的面,狠狠臭骂了他一顿。
事后,还逼着郭麒麟写道歉信,并在社交平台上,又骂了他一顿。
因此,当郭麒麟有了脱离郭德纲掌控的能力时,第一件事就是搬出去住。
自从他搬出家门,就下定决心,
即便饿死都不会找父亲要一分钱。
在郭德纲的教育下,郭麒麟从小就极度自卑,他说:
“2015年以前,我和别人说话,都恨不得趴在地上。”
(四)
也许是年纪大了心肠软了,也许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郭德纲对小儿子郭汾阳的教育,称得上是“溺爱”的程度。
为了小儿子上学方便,他直接在天津买房,回到天津定居了。
每天7点起来送小儿子上学,下午再去接他回家吃饭。
每次提到小儿子,郭麒麟就一脸宠溺的夸:
“郭汾阳了不得,语言逻辑太好了,连我都说不过他。”
这种慈父的形象,是郭麒麟这辈子都缺失的。
外人看了都心疼郭麒麟,
更别说郭麒麟看到这种区别对待,心里该有多难受了。
(五)
也许正是郭德纲的区别对待,和从小“窒息”的教育方式。
现在郭麒麟很少回家,也很少主动去见郭德纲。
郭德纲这时候倒是想他了,见不着面就在节目上公开喊话。
甚至为了见郭麒麟,故意给他安排一些活。
可他的关爱来的太晚,郭麒麟早就过了需要“父爱”的年纪。
其实那个“家”还有什么回去的必要呢?
从小到大他就像个客人,嘴上叫着他少班主,
实则德云社99%的股权,全在后妈王慧的手里。
关键实权在后妈手里,却总有人问郭麒麟:
“什么时候回去接管德云社啊?”
郭麒麟能说什么?他一点股份都没有,有什么“资格”管。
也只能维持表面平静,说一句“不想管”罢了。
那郭德纲就是对郭麒麟“真关心”吗?
如果真“关心”,怎么连儿子做了什么,都不闻不问?
也难怪现在郭麒麟有能力了,第一时间将生母从日本接了回来。
爱与不爱,只嘴上说的不算,心里爱才是真的爱。
如今,郭麒麟和父亲继母,也就维持着表面的“平和”。
毕竟郭麒麟上节目的家书,都不是写给父亲的,而是写给了于谦。
他有时间会和师兄弟聚会,却没时间回家看父亲。
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对于郭麒麟的成才,有人归结于郭德纲“教育”的成功。
有人觉得,这是郭麒麟自己争气。
但就像郭麒麟自己说的:
“如果没有我,他的这套教育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