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残疾人代表王玉芹:一路奔跑,从逐光者到点灯人

作者:齐鲁壹点

从事体育多年,从残疾人运动员到残疾人教练,王玉芹觉得最大的收获不是成绩和荣誉,而是融入骨髓的体育精神。她对体育精神的定义就是积极乐观、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而她也始终用行动践行着体育精神。作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她刻苦训练,抓住每一次可能成功的机遇;作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她不辞辛苦,一步一步亲自筛选运动员,建立起了残疾人运动员人才储备库;而她也从逐梦者成为了更多人追梦路上的引路人。

因热爱而选择,抓住机遇追逐梦想

王玉芹出生不久就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小眼球,虽然视物受限,但王玉芹自小刻苦学习,在普通小学读书时就经常被评为三好学生,她心里一直有一个大学梦并为之不断努力着。除了读书,王玉芹还十分喜欢体育运动,年年参加校运动会,跑步都是第一名。因此,当德州残联选拔运动员参加山东省运动会时,老师就推荐了她,而她首次参赛就夺得了省运会跳远银牌和1500米长跑铜牌。

残疾人代表王玉芹:一路奔跑,从逐光者到点灯人

虽然省运会后她回到了学校,并没有正式成为一名运动员,但是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2005年她考上了青岛盲校的高中,正赶上省残联派教练去学校选拔残疾人运动员,直接挑中了王玉芹去省田径队训练,自此她就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她看来,虽然没有实现大学梦,但是在投身体育事业的过程中她拥有了更加精彩的一种人生。

刚进入田径队的时候,作为唯一一名新队员,王玉芹基础差、底子薄、跑得慢,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王玉琴觉得自己必须好好珍惜。于是在认真完成教练安排的任务基础上主动补课,每天早晨早早就起床顶着寒风进行训练。训练的时候不能穿长衣长裤,风一吹就特别冷,跑上几圈之后又开始出汗,头发直接被冻得结了冰。在王玉芹心里,那个冬天是她人生中度过的最冷的一个冬天,但是她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于奔跑中逐光,坚持者终成蝶

苦心人天不负,持之以恒地坚持,王玉芹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两次站在了领奖台的中间位置。

残疾人代表王玉芹:一路奔跑,从逐光者到点灯人

在亚运会预选赛上,王玉芹从长跑项目转为并不擅长短跑项目。她深感机会难得,对自己进行了阶段魔鬼式训练。从长跑转为短跑,需要技术与思维的全盘改变,短跑所注重的速度、爆发力和力量都是中长跑所不具备的,也是她欠缺的。为了抓住这个机会,王玉芹和教练进行了主动加强。力量不够就上力量,半蹲从以前的最多四十公斤加到五六十甚至八十公斤;速度不行就着重练习起跑,有些动作掌握得不好,王玉芹课下的时候一遍遍地去练习,也会主动去健身房或者力量房进行素质练习。王玉芹觉得自己本来就比别人欠缺的多,只有在这些方面短时间内快速补上来,成绩才能有所提高。

经过45天的魔鬼训练,王玉芹觉得自己收获良多,不仅获得了教练对于短跑技术和动作各方面的专业指导,而且自身的实力也有了大幅提高。也正是从这时起,王玉芹意识到虽然自己以前长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转为短跑将会更有优势。在亚运会的赛场上,王玉芹也最终夺得了短跑项目200米和400米的金牌。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那一刻,王玉芹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训练、辛勤付出都是值得的。

残疾人代表王玉芹:一路奔跑,从逐光者到点灯人

2015年多哈田径世锦赛,是王玉芹运动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比赛,她最后一次为国出征,也是她比赛生涯的终章。

当时王玉芹的身体出现了严重问题,北方人对南方气候的严重不适再加上膝盖上日益严重的伤病,已经无力完成自己所有的比赛项目。王玉芹和队友们的接力已经配合了大半年的时间,形成了高度的默契,大家一致认为她们的接力是很有希望夺冠的,如果夺冠,就能为中国争取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一张入场券。谁都不愿放弃,王玉芹也不愿拖大家后腿,为了在最后一天的接力赛中保持最佳状态,再三抉择,王玉芹决定弃权单项,全力以赴跑接力。当在终点得知获得金牌后,王玉芹与所有的接力队员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

于平淡中求索,逐光者化身点灯人

由于伤病和年龄原因,王玉芹选择了退役,她退役后进入了禹城残联,开始从事残疾人体育工作。王玉芹觉得自己经过多年训练,已经积累了一些训练和比赛的经验;再加上残疾人的训练实际上跟健全人的还是不太一样,于是王玉芹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运动员转型教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和培养一些残疾人运动员,让他们也能通过运动增加自信,甚至通过体育这条道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转为教练,王玉芹需要考虑的事情多了很多。首先就是选拔队员,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她需要亲自去下面的乡镇或者特殊学校去寻找和发现。有一些运动员本身符合条件,但是家人并不了解残疾人运动员相关的内容,不想让孩子参加,这也成为了她开展工作的阻力。

找队员的困难让王玉芹不断思索,怎么能够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孩子一个不落地都找出来。王玉芹决定建立一个残疾运动员的人才储备库。这个过程繁琐且复杂,对王玉芹来说更是如此,由于身体原因她做这些工作难免比别人更慢一些。以打电话为例,她本身视力稍差,别人可能看一眼电话号码就能拿着电话输入,但王玉芹只能看一遍之后先记下来再拿手机往外拨。她从来都不觉得麻烦,虽然这个工作前期做起来很难很繁琐,但一旦建立起人才储备库,以后有训练有比赛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储备库里去选拔了,这个过程中也能发现一批有潜力的运动员。

2016年王玉芹第一次带自己培养的孩子去参加山东省首届残疾人青少年田径锦标赛,获得两枚金牌、一枚银牌、两枚铜牌。王玉芹觉得自己比他们更开心。

残疾人代表王玉芹:一路奔跑,从逐光者到点灯人

对于自己培养的每一名队员,王玉芹印象都十分深刻。在这些队员中,有一个脑瘫的孩子,肢体不协调,一条上肢和一条腿都有畸形,没有力量。跟她一起去选拔的人都不相信他能练体育,王玉芹坚持说没问题。在她看来,对于这种孩子来说体育是一种最好的康复。从2016年开始,只要有机会王玉芹都带着他训练,到去年省运会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恢复得很好了。现在他走路的时候从背后乍一看都看不出来他是个残疾孩子。这就是王玉芹所希望和追求的:她始终认为,带这些孩子取得一些成绩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她更希望这些孩子通过体育训练能够变得比以前更好。

经历了这么多困难,王玉芹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虽然也曾经历过失望甚至绝望等痛苦时刻,但她每次都能很快调整好心态。她觉得没有任何事情、任何困难能够打败她,也是抱着这个心态她才走到了今天。从一个平凡的农村姑娘到世界冠军,王玉琴觉得自己能有今日,机遇和努力缺一不可。谈到未来的心愿,王玉芹唯一的目标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培养出更多更加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让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