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典期玛雅—玛雅社会衰落最主要的导火索竟然是旱灾?

作者:韩剧一点通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考古证据表明,到古典期晚期,玛雅低地地区的经济、社会、政治以及生态系统十分成功。此外,几个世纪以来,玛雅低地地区雨水充沛,并实行了一种复杂且高效的自给自足的生存系统,由此产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人口激增。到8世纪后,上千万人口居住在玛雅低地的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堪比工业革命前世界其他地区的一些人口最密集的国家。

人口过剩

持续的人口增长使得一个日益复杂且脆弱的生存系统面临更大压力。同时,由于营养不良和疾病增加,生产力下降。统治阶级贵族和其他特权阶层的扩大也许意味着非粮食生产者的数量增加的速度比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快很多。应对危机情况的一些可能方式,如增加对集约型农业以及水库建设的投资,可能会加剧人力资源压力,使情况更加严重,加剧粮食生产和分配问题。

古典期玛雅—玛雅社会衰落最主要的导火索竟然是旱灾?

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及其应对措施(如增加农业集约程度)对自然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土壤侵蚀和毁林现象证明,随着时间流逝,低地环境将被过度消耗。由于粮食生产压力增大,人们缩短休耕时间,并清除周边区域森林用于农业生产。但这只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最终进一步降低生产力。随着森林减少,木柴供应也随之减少,而木柴是煮饭和生产建筑灰泥必需的材料。

同时,城邦之间出现了持续的竞争和冲突,环境和农业系统承载力达到极限初露端倪。对数百万玛雅低地地区民众来说,农业歉收导致越来越多人营养不良或罹患疾病。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人口无法持续增长,任何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古典期玛雅—玛雅社会衰落最主要的导火索竟然是旱灾?

战争

古典期玛雅低地各城邦的衰落由众多事件造成,这些事件的发生顺序和时机各不相同。因此,不太可能是一个或几个相同因素的结合导致了玛雅所有地区的衰落。也有证据表明,多种不同的“导火索”可能触发了不同地区的一连串事件。

其中一个可能的导火索是暴力行为。很少有证据表明西部低地地区(尤其是派特克斯巴吞城邦)发生过环境恶化或营养不良问题,但有考古证据表明,在8世纪,该地区战事频繁,难以控制。到公元800年左右,地方性的暴力现象毁坏了派特克斯巴吞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使得该城邦大部分地区无法居住。

古典期玛雅—玛雅社会衰落最主要的导火索竟然是旱灾?

旷日持久的卡拉克穆尔-蒂卡尔战争结束后,统治者权威分崩离析,这可能是暴力发生的根源。玛雅国王们在与其下属贵族的内部斗争中失去权威。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到古典期晚期,军事权不再由玛雅国王们垄断。为了协调权力关系,一些统治者,如亚斯奇兰城邦的国王飞鸟美洲虎四世,授予了一些军事权给他们的下属。

由于玛雅城邦内部问题不断增多,加上受其他因素影响,雄心勃勃的下属贵族们滥用权力,对邻邦发动战争,甚至对他们之前的领主发动叛乱。在这种情况下,战争可以被视为国家破败的一种原因,甚至是政权崩溃的原因。由此,各王国境内人口减少,并失去对其关键资源和贸易路线的控制权。

古典期玛雅—玛雅社会衰落最主要的导火索竟然是旱灾?

随着人们到别处寻求安全的居所,以逃离暴力和战争,人口不断迁徙,导致各王国人口减少。在派特克斯巴吞,战争持续不断,越来越多的地区遭到遗弃,使得贸易路线缩短,甚至被完全切断,给玛雅低地地区的广阔区域带来压力。

因此,派特克斯巴吞的地方性战事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的确蔓延至别国。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这一暴力导致的特定情况也影响了玛雅低地其他地区。事实上,在玛雅大部分地区,日益增多的战争更有可能是一种对压力的回应,而不是政治衰退的原因。在一些低地区域,人口过剩、农业用地毁坏、土地资源短缺以及饥荒可能导致竞争加剧、战事更加频繁。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如此,原因正如我们所见,很少有证据表明,古典终结期东南地区以及其他区域(如伯利兹北部或沿海地区)发生过战乱。

古典期玛雅—玛雅社会衰落最主要的导火索竟然是旱灾?

就科潘来说,科潘城起初战败于基里瓜,导致基里瓜脱离科潘城,虽然这导致了科潘城经济力量减弱、声誉受损,但最终它恢复了繁荣。重要的一点是,经济恢复的代价是下放更多的权力给下属贵族,以确保他们忠于国王。最终,王权的衰落导致中央政治权力的衰落受人口和环境压力影响,科潘城政治逐渐去中心化,而科潘城的衰落是这一趋势达到高潮之后的结果。但是,暴力的确发生了。这次政治衰退发生之后,被使用了两千多年的科潘城在一个世纪之内被逐渐抛弃了。

旱灾

古典期玛雅社会衰落的另一个导火索是旱灾,饮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依赖降雨的区域尤其如此。旱灾对玛雅低地各地区的影响应该是不一致的。首先,与降水量相比,旱灾对玉米等作物的影响与降水的时机有更强的相关性。如果玉米在生长周期的关键时期(如发芽期和授粉期)缺水,会大大减少产量。在其他生长时期,玉米只需要很少的雨水就能够高产。

古典期玛雅—玛雅社会衰落最主要的导火索竟然是旱灾?

伯利兹的逊安图尼奇

逊安图尼奇坐落于一处较低的山脊之间,俯瞰莫潘峡谷内肥沃的河漫滩平原,地势易守难攻,发展时间较晚。莫潘河作为伯利兹河的支流,提供了一条与加勒比海区域进行贸易和交流的重要路线。逊安图尼奇内地区域有广阔的农田遗迹。特奥贝特·梅勒尔于1905年造访逊安图尼奇后,多位研究人员来到此地进行短暂的考古研究,其中包括J.埃里克·汤普森(1938年)和林顿·萨特思韦特(1951年)。

剑桥大学研究人员的一次探险挖掘并确认了该地的部分地区,并揭示了一些证据,证明古典期末期发生的一次地震曾对该地造成损害。从1991年到1997年,理查德·利文撒尔(Richard Leventhal)和温迪·阿什莫(Wendy Ashmore)二人合作,共同发起了一次全面的考古研究项目,同时对周围的居住地也进行了考古发掘和研究。这项工作旨在定义古典期晚期和古典终结期逊安图尼奇的政治权力以及其对周边区域的整合。

古典期玛雅—玛雅社会衰落最主要的导火索竟然是旱灾?

受伯利兹旅游发展项目的赞助,考古学家们还进行了其他工作,其中杰米·阿维(Jaime Awe)负责对卡斯蒂略的发掘和加固,杰森·雅格(Jason Yaeger)则负责对王室寓所建筑A-11的发掘。有许多迹象表明逊安图尼奇是纳兰霍境内的一个二级城市,逊安图尼奇与纳兰霍B组相似的布局就是其中之一,所谓的卡斯蒂略(意为城堡)是一个高达39米(约130英尺)的大型建筑,占据了该地的中心地区。该建筑顶上有多个房间,表面有灰泥和石头制成的马赛克装饰。

2002年,考古学家阿维挖掘发现了刻有文字的1号石碑,上面刻的很有可能是逊安图尼奇的象形文字。利文撒尔和阿什莫二人曾提出,逊安图尼奇在古典期晚期脱离纳兰霍赢得独立,这一发现巩固了二人的研究成果。卡斯蒂略北部有一个公共广场,广场上矗立着四个雕塑纪念碑,沿建筑A-11南部在广场中心依次排开。三座石柱上面刻有可读日期,时间跨越古典终结期内的公元前820年到公元849年。纪念碑广场附近有两条道路,其中一条通向西边的B建筑群,另一条通向东南方向的D建筑群。西边的堤道旁可能有水库。一座四方形的宅院在古典期晚期就是一个贵族宫殿。

古典期玛雅—玛雅社会衰落最主要的导火索竟然是旱灾?

对乍得·克里克(Chaa Creek)、查恩·诺霍尔(Chan Noohol)及圣洛伦佐等周边地区的考古挖掘为我们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数据,这些数据有助于我们理解玛雅社区的日常生活以及这些玛雅社区与城邦首都之间的关系。虽然古环境证据表明过去发生过旱灾,但是,仅凭这些数据无法评估降雨量减少对玉米减产产生的影响。当然,对依赖降水获得饮用水的人们来说,旱灾会产生一种直接且可预测的消极影响。

古典期玛雅—玛雅社会衰落最主要的导火索竟然是旱灾?

对玛雅地区来说,这意味着,在派特克斯巴吞科潘各城邦以及其他受河水馈赠而享有充足用水的城邦毁灭的过程中,旱灾虽然不是一个关键因素,但确实对蒂卡尔及卡拉克穆尔等依赖降水的王国产生了严重影响,在这些地方,无法保证充足的饮用水供应可能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严重的旱灾可能会导致饥荒人口迁徙、暴力活动增多甚至叛乱,从而直接削弱王权。

参考文献:

佟春燕.神秘之光:玛雅文明[J].艺术品,2015,38(02):10-23.

洋洋兔.奇琴伊察——著名的玛雅遗址[J].中国漫画,2020(11):18-19.

谢毓.探索·揭秘艺术之美-玛雅文化与文字[J].西部皮革,2019,41(23):50.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