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

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不叫自私,要求別人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才叫自私。——鲁斯·伦德尔

关键对话指的是两人或多人之间的一种讨论,这种讨论具有三个特点:1)高风险;2)不同观点;3)激烈情绪。

采用机智的说服和友善的关注来解决问题。

练习并不会带来完美,只有完美的练习才会带来完美。

关键对话高手知道如何指出老板的问题而不会被炒鱿鱼。

对于经常面对关键对话,而且能够轻松化解问题的高手来说,他们总是能够明确表达充满争议甚至是风险的观点,而且能保证对方完全理解自己的意思[淡定]。

关于提升企业表现的问题,很多管理者的观点其实都是错误的。他们认为,企业的生产率和表现只与公司规定、工作流程、管理结构或政策体制有关。因此,当公司的软件产品无法及时发货时,他们会针对其他企业的开发流程调整自己的进度;当生产率停滞不前时,他们调整的是绩效管理体系;当团队之间合作不畅时,他们想到的是结构重组。

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根本不在于企业的流程、体系或结构,而是在于员工的行为。要想实现真正的企业变革,关键并不在于实施新的流程,而在于促使员工更好地承担起在生产流程中应负的责任。

在糟糕的企业中,表现不佳者无人关注,充其量被换到另一个岗位继续混事儿。在一般的企业中,最终要面对各种问题的是老板。但是在优秀的企业中,每个人都会督促其他人承担责任,无论对方的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

对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而言,每个人都会有和他人不同的看法,但并不是每对情侣都会因此分手,真正导致这种结果的是他们讨论问题的方式![心平气和]

当我们长期挣扎于不健康的对话方式时,我们内心郁积的负面感受、我们承受的痛苦情绪以及我们忍耐的打击煎熬,最终会慢慢摧垮我们的健康。

有些人的名字被一两位同事提起过,有些人被五六位同事提起过,这些人无疑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但还不足以成为我们想寻找的对话高手。还有一小部分人,他们的名字被30多人以上的同事提起过,这些才是我们要研究的目标,他们无一不是所在行业的意见领袖。在这些意见领袖中,有些人是管理者和监督者,但更多的人其实只是普通员工。

我能和你讨论一个问题吗?

奶奶端上一块加冰淇淋的蔬菜饼,笑眯眯地问:“喜欢吗?”实际上,她真正想问的是:“你喜欢我吗?”当我们毫不犹豫地说出讨厌青菜,看到她脸上吃惊而受伤的表情时,我们不由地暗自警告自己:“从今往后,如果必须在说实话和顾面子之间做出选择,我一定要加倍小心!”

成功的对话关键在于相关信息的自由交流[沉默和猜测都是不利于对话的。],即双方愿意公开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猜测。即使要表达的观点是充满争议或不受欢迎的,他们仍愿意并且能够积极和对方分享。

在很多情况下,当上司或老板固执己见、表现得高度自信时,人们往往倾向于抑制内心的真实想法,不敢冒犯具有权力的上级。

违心服从的人仍然保留着自己的看法。

如果我们在对话中陷入争吵、敌对、逃避或是表现得漠不关心,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和对方共享观点。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会和自己的另一半上演“冷战”游戏。这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做法,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我们总是故作冷淡。(这种思维方式简直是奇哉怪也!)

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原因是富裕者会更加努力,而贫穷者已经习惯了得过且过[要勇敢打破惯性思维]。

注意,你要做的不是买完这本书,把它交给你的爱人或同事,告诉他们:“这本书对你很有帮助,特别是我在其中画线的部分。”而是应当搞清楚如何让自己从这本书中受益。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我们又该从哪里开始呢?怎样才能让自己远离错误的做法呢?

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竞技场,里面有无穷无尽的比赛,我们必须时刻不停地和身边的人展开竞争。可以说,我们早在懵懂未知的年纪就已经形成了要战胜他人的欲望。

在对话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够解决问题,又不会伤害或冒犯对方?

记住,你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人只有你自己。

没有一个无赖认为自己是无赖,自知之明简直是一种美德。

对对话机制来说,阻止观点交流的最大元凶莫过于恐惧感了。当你担心对方拒绝接受你的看法时,你便会表现得非常强势,迫使他们接受自己。当你担心说出真实看法会受到某种伤害时,你便会犹豫畏缩,隐瞒内心。显然,无论是对抗还是逃避,这些反应全都是由恐惧感催生的。与此相反,只要在对话中营造出足够安全的气氛,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讨论任何问题,对方会全神贯注地聆听你的看法。同样,如果不怕受到攻击或羞辱,你可以坦诚接受对方的任何观点而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面对别人的赞美,你会多疑地反问:“你说我气色不错是什么意思?是在取笑我吗?是想羞辱我吗?”看,当你感到失去安全感时,对方善意的话语也会被你当做威胁。

当理性思维中心保持活跃状态时,你不会再像白痴一样犯错,而是很有可能顺利完成关键对话。

当人们感到失去安全感[没有被别人接受和信任]时,他们往往朝向以下两种错误做法的方向走去。他们要么陷入沉默(拒绝进行观点交流)要么诉诸言语暴力(试图强迫对方接受其观点)。

要密切关注自己也不容易做到,毕竟你又不能跳出自己的身体客观地观察自我,谁让我们的眼睛无法审视自己呢?

一脸受伤的神情。

只有密切关注自己的做法以及这些做法造成的影响,你才能在必要的时候改变行动策略。具体一点说就是,你应当关注自己的做法对安全气氛产生的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

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对问题进行讨论,而且不能带有任何掩饰、虚伪和欺骗的成分。

关键对话会出错并不是因为对方不喜欢对话的内容,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对话内容(哪怕是以温和方式表现)表明你有不轨的意图。当对方感到你想伤害他们时,他们怎么可能有安全感呢?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你的每句话都会显得非常可疑,就连一句最平常的“早上好”也会被误解为讽刺或讥笑。

要想避免和上司起冲突,你应当寻找足够激励上司、让他愿意倾听问题的共同目的。

当人们感到不受尊重时,他们会变得非常情绪化,从恐惧变得愤怒异常。然后,他们会采用生闷气、骂骂咧咧、大声咆哮或言语威胁等应对方式。

当你犯下伤害对方的错误时(如忘记通知员工),你应当向他们道歉。在道歉时,对于你的做法为对方带来的麻烦或痛苦,你必须表示真诚的歉意。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时,千万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和他们争论。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利用对比法消除误解。说明你不希望如何,恢复对方的安全感,然后继续展开对话。记住,安全感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对夫妇会做出两地分居的决定,丈夫在工作地生活,妻子和孩子仍留在家乡生活。不过这种安排显然差强人意,甚至可以说是很糟糕的解决方案,因为这样会为整个家庭带来很多严重问题,甚至有可能导致离婚。

我更喜欢你抱我的感觉,而不是总想着亲热。

问题不在于你如何玩游戏,而在于游戏如何玩你。

是她惹你不高兴还是你和自己过不去啊?

让你产生情绪的只能而且永远是你自己。

在出现强烈情绪时,如果你无法驾驭它,就会成为它的俘虏。

她翻着白眼扬长而去。

压抑情绪都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它们早晚会从你的心底悄无声息地蔓延出来,以极具破坏力的方式体现到对话当中。

世事本无好坏,皆因思想使然。

在受害者想法中,我们会夸大自己的无辜;在大反派想法中,我们会过度强调对方的错误或愚蠢之处。我们的目光只盯着他们最邪恶的动机和最差劲的能力表现,完全忽略他们身上任何善良中立的意图和突出的表现。在虚构这种想法时,给对方贴标签是最常用的方法。[一切都是人类的幻想,本来就不存在的东西。]例如:“不是吧,那个蠢蛋竟然又给我残次的物料!”给对方贴上带有某种“特色”的标签,我们便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打交道的对象是个愚蠢十足的家伙,而不是具有复杂心理情感的正常人。

当自己犯错时,我们会炮制受害者想法,表明自己的意图是单纯善良的,顶多是好心办坏事而已。例如:“我是回家晚了,也没给你打电话,可我不能让公司失望啊!”与此相反,当对方伤害了我们或是给我们制造了麻烦时,我们会抛出大反派想法,虚构他们的邪恶目的,夸大他们的错误表现。例如:“你怎么这么粗心!你可以给我打个电话说一声晚回家嘛。”

我们往往认为,坦诚相告会破坏人际关系,因此还不如保持沉默,得过且过。

如果能把对方描述成错误的,把自己描述成正确的,那我们就能轻松摆脱困境。而且,把对方描述成怪物之后,我们便可以心安理得地对他们进行羞辱和谩骂。

如果我们不愿承认错误,就必然会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这时,我们就开始耍小聪明了。

这个‘混球’!竟然不让我插队!

你没有完成分内的任务,觉得应该主动承认,但看到其他人都闭口不言,于是也保持沉默。

你觉得应该认真倾听别人的看法,但总是表现出抵触情绪。

你发现某人的方案中存在问题,觉得应该指出但没有这样做。

你知道同事需要自己手中的资料,但没有向对方提供。

你的同事总是把难做和无聊的任务丢给你去做,你经常向亲友抱怨自己在工作中被人利用。但是,你没有提到的事实是,每次老板夸你勇于承担重任时,你都乐得合不拢嘴。[拒绝责任,独揽荣誉,这是多数人的行为,即使是理性的人,有时候也没注意到自己已经进入了这个圈套。]你对同事什么都没提起过,最多只是暗示过几次。

维持对话意味着,不管你多么怀疑对方,在对话中都不能破坏对他们的尊重。同样,你也不能用威胁和指责的方式破坏对方的安全感。

“综合式陈述法”,具体包括:分享事实经过、说出你的想法、征询对方观点、做出试探表述、鼓励做出尝试。[正确的沟通交流方式,如果遇到无法开始的交流,可以使用这些步骤。]

分享事实经过。从最少争议、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谈起。

说出你的想法。说明你根据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

征询对方观点。鼓励对方说出他们看到的事实和产生的想法。

做出试探表述。承认这些结论只是你的想法,不要假装是事实。

鼓励做出尝试。创建安全感,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

事实,即事件的实际情况。

如果你想说服他人,注意不要一上来就在对话中抛出个人想法,你应当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实事求是]。

别色迷迷地盯着我!

你必须先罗列事实,然后提出看法,同时要注意你的陈述方式,表明这只是一种你的看法而不是确定的事实。

如果你的对话目的是自由交流观点而不是证明自己正确,是为了做出最佳决策而不是强迫他人服从于你,那你就能虚心地接受他人的观点。只有虚怀若谷,我们才能做到谦谦如君子。

试探性地做出表述[措辞很重要,需要使用有怀疑性质的词汇来表达。],目的是说明这只是我们不成熟的想法,绝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可能你没有意识到……”表明你并不确信自己的判断;“我个人认为……”表明这只是你的想法,仅此而已。

为什么我们要软化自己的措辞呢?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推动观点的自由交流,而不是强迫对方屈从于我们的意志。如果我们表现得太过强硬,信息的交流就会中断,变成一场独角戏。对话的讽刺之处在于,在和观点不同的人交流时,你表现得越强硬正确,对方就越感觉充满敌意。

我们对事实的观察是有可能出错的,而我们的想法充其量只是具有一定事实依据的猜测而已,因此必然是存在缺陷的。

记住,表现得谦逊和开放是一回事,但缺乏自信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你的表达方式应当给人坦率开放的印象,而不是让人感觉像个紧张不安的废物[不要表达自己的情绪(愤怒、无助、害羞、自卑、软弱等等),应该是陈述观点。]。

好啊,你连你妈煮的鸡蛋都信不过!

我感觉到你好像不信任我,是这样吗?如果是,我想知道我做错了什么。

当你非常关注而且十分肯定自己的看法正确时,你不只是在和对方交流,而是在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你知道应当用大量事实说服对方,但他们肯定会百般抵制你的看法,于是你便变本加厉地强迫对方接受你的观点。

他们认为,如果和你展开对话就会有不幸的情况在自己身上发生。例如,你的女儿认为,如果和你坐下来交流,你会对她长篇大论地说教,不许她出门,让她和那个貌似唯一关心她的男友断绝关系。

四种倾听技巧分别是:询问观点、确认感受、重新描述和主动引导,它们既可以解决沉默应对问题,也可以解决暴力应对问题。

询问观点。表明你很有兴趣了解对方的看法。

确认感受。通过表示高度理解对方的感受增强安全感。

重新描述。当对方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你应当重述他们的表达,表明自己不但理解其观点,而且鼓励他们分享内心的想法。

主动引导。如果对方还是退缩迟疑,你应当“先发制人”,对他们的想法或感受做出最符合情况的猜测。

常见的鼓励性话语包括:

“发生什么事了?”

“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可以直接告诉我。”

“别担心你的想法和我不一致,我很愿意了解你的想法。”

“没事,我很好。[心口不一]”(但说话人的表情和语气表明他其实在生气,因为他在皱眉头、焦虑地四处张望,脚不耐烦地踢来踢去。)

确认感受的例子有:

“你嘴上说没事,可听起来不像没事的样子。”

“你好像对我很生气。”

“看起来和他理论让你有点紧张,你确定要这样做吗?”

复述指的不是一字不差地把对方的话重说一遍,而是用你自己的语言简略地说明自己了解的内容。例如:“好吧,你看看我的理解是否正确。你感到紧张是因为我对你的衣着方式表达了看法,这让你感到我太专制太守旧,是这样吗?”

理解并不等于认同。

很抱歉刚才让你难堪,我的做法太粗暴了。[通过道歉建立安全感]

如果对方在陈述事实和观点时有所遗漏,对话高手的做法是先认同双方的一致之处,然后做出补充。他们不会语气强烈地说:“你错了,没有谈到……”而是这样应对:“你说得没错,此外,我还注意到……”

如果你同意对方的看法,但认为他们的观点不太完善时,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做出补充。首先指出你们的一致之处,然后补充说明对方遗漏的内容。

你不能简单粗暴地朝他们大喊:“你说得不对!”而是应当以试探但却坦诚的开放态度表明自己的看法,例如:“我觉得我们的看法有些不同,我来说明一下。”

当你们的观点相差甚远时,不要简单地认为对方是错误的,而应当把你们的看法进行比较。

每个人都有能力选择不作为。

通常,我们有四种决策方式,即命令式、顾问式、投票式和共识式。从前到后,这四种方式逐级体现了决策者参与程度的提高。当然,参与程度的提高一方面会带来更大限度地实现承诺,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决策效率的下降。聪明的决策者会根据具体情况,从这四种方式中选择既关注效率又体现公平的最佳方式。

命令式。无须参与的决策方式。

顾问式。广泛征集意见,由少数人决定的决策方式。

投票式。以支持率为基础的决策方式。

共识式。人人都必须对最终结果表示同意的决策方式。

顾问式的特点是决策者在做出选择之前需要倾听他人的意见。你可以咨询专家、选民或是任何愿意提出观点的人。顾问式是一种有效获取观点和支持,同时又不会影响决策过程的决策方式——至少不会对决策过程产生很大影响。明智的领导、父母和夫妻经常会使用这种决策方式。他们了解他人观点,评估各种方案,做出最终选择,然后把结果通知相关人。

投票式决策最适用于强调效率的决策场合,你只需在几种现成的方案中挑选一个即可。

共识式决策的应用场合有两种,一是高风险的复杂问题,二是每个决策者都必须支持最终选择的问题。

不要让对问题漠不关心的人参与决策。

不要让不了解情况的人参与决策。

有句老话说得好:“人人有责等于没人负责。”如果不把任务明确到每个行动者,你的决策很有可能会落到无人执行的下场。

你必须明确说明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对期望的描述越模糊,导致的结果就越有可能令人失望。

缺少时间期限的任务目标根本不会激励人们的行动欲望,相反只会带来一堆问题。显然,未设定截止时间的目标并非目标[确实如此,没有时间观念,没有压迫感,就不会有动力去执行,往往是不了了之。],它们只是行动方向而已。

正所谓写下的东西不会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记住所有的重要安排。

好话不花钱,一句值千金。

在表现一般的团队中,上司会处理存在问题的行为;在表现最佳的团队中,每个成员都会成为积极承担责任的人。如果团队成员看到有人违反合作协议,他们会立即当面指出问题。等待问题自行消失或指望上司解决都是错误而危险的做法。

你应当奖励敢于冒险说真话的人,鼓励他们挑战你的观点。当下属表达不同观点之后,你应当对他们的真诚做法表示感谢。如果对方还是不敢反驳你的意见,你可以用自我否定的方式鼓励对方,让他们感觉到任何观点都可以拿出来讨论。

如果他们耍花招,你必须马上指出问题。

我们经常会指责对方不愿和我们对话,就好像这是一种遗传性交流障碍症。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对方不愿意讨论棘手问题,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要么是他们不善于对话,要么是你不善于对话,要么是你们都不善于对话——还有一种情况是你们认为自己不善于对话。

不要用暗示的方法让对方意识到自己不够积极[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如果得罪人,明天也不会是世界末日,那就是多么地微不足道,有啥说啥就好了。],你应当明确说明自己的期望,和对方取得一致意见,让他们明白承担责任的重要性以及遇到问题时尽早通知的意义。

某人开会迟到,答应你下次会改正错误,如果下次对方又这样,你应当讨论的不是迟到问题,而是对方没有信守承诺的问题。显然,这是一个更大更严重的问题,它关系到对方是否值得信任和尊重。

不要企图一次性地解决所有问题,你应当每次选择一个方面,一步一步改变问题。

做出努力尝试永远好过面对问题无动于衷。

问自己:“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冲动是魔鬼。沟通的原则是:控制情绪、自信、互相尊重,有错的时候要真诚道歉,用心去交流,根据对方情感的变化及时调整措辞,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的意愿。还有一点,就是一次沟通失败,一定要坚持下去,总有成功的那天。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