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高频考点系列文章,汇总各个章节常考内容,并列出关联的历年真题,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第七章 项目范围管理
考点1
项目范围管理通过以下6个过程:
(1)编制范围管理计划过程。
(2)收集需求。
(3)定义范围。
(4)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
(5)确认范围。
(6)范围控制。
关联真题:

考点2
范围管理计划是项目或项目集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了如何定义、制定、监督、控制和确认项目范围。
范围管理计划是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过程和其他范围管理过程的主要依据。
范围管理计划要对将用于下列工作的管理过程做出规定:
(1)制定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
(2)根据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创建WBS。(3)维护和批准工作分解结构(WBS)。
(4)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
(5)处理对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或WBS 的变更。
根据项目需要,范围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非常详细或高度概括的。
关联真题:
考点3
定义范围是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
应根据项目启动过程中记载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来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
需要多次反复开展定义范围过程。
考点4
范围定义的输入:
(1)范围管理计划
(2)项目章程
(3)需求文件
范围定义的输出
(1)项目范围说明书
(2)项目文件更新
关联真题:
考点5
范围说明书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目标
(2)产品范围描述
(3)项目需求
(4)项目边界
(5)项目的可交付成果
(6)项目的制约因素
(7)假设条件
关联真题:
考点6
工作分解结构是后续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是项目时间、成本、人力等管理工作的基础。
WBS最低层的工作单元被称为工作包。
工作分解结构百分百规则的要求,即工作分解结构必须且只能包括100%的工作。
工作分解结构的编制需要所有项目干系人的参与。
工作分解结构是逐层向下分解的。
一般情况下,工作分解结构应控制在3~6层为宜。
工作分解结构中的各要素应该是相对独立的,要尽量减少相互之间的交叉。
关联真题:
考点7
工作包是位于工作分解结构每条分支最低层的可交付成果或项目工作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经验法则,8/80规则(80小时原则)建议工作包的大小应该至少需要8个小时来完成,而总完成时间也不应该大于80小时。
每个控制账户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工作包,但是一个工作包只能属于一个控制账户。
编码设计对于WBS 来说是个关键技术。
关联真题:
考点8
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
确认范围需要审查可交付物和工作成果,以保证项目中所有工作都能准确地、满意地完成。
确认范围应该贯穿项目的始终,
确认范围过程应该以书面文件的形式把它完成情况记录下来。
确认范围主要作用是,使验收过程具有客观性;同时通过验收每个可交付成果,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
关联真题:
考点9
确认范围的步骤:
(1)确定需要进行确认范围的时间。
(2)识别确认范围需要哪些投入。
(3)确定范围正式被接受的标准和要素。
(4) 确定确认范围会议的组织步骤。
(5) 组织确认范围会议。
关联真题:
考点10
确认范围的工具与技术:
(1)检查
(2)群体决策技术
达成群体决策的方法有很多,例如:
(1)一致同意。每个人都同意某个行动方案。达成一致同意的一种方法就是德尔菲技术,由一组选定的专家回答问卷,并对每轮需求收集的结果给出反馈。只有主持人可以看到专家的答复,以保持匿名状态。
(2)大多数原则。获得群体中超过50%人员的支持,就能做出决策。把参与决策的小组人数定为奇数,防止因平局而无法达成决策。
(3)相对多数原则。根据群体中相对多数者的意见做出决策,即便未能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通常在候选项超过两个时使用。
(4)独裁。在这种方法中,由某一个人为群体做出决策。
关联真题:
考点11
项目范围控制
范围控制是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
变更不可避免,因此在每个项目上,都必须以书面的形式记录并实施某种形式的变更控制管理。
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范围基准的维护。
需求基线定义了项目的范围。
随着项目的进展,用户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需求基线变化以及项目范围的变化。
每次需求变更并经过需求评审后,都要重新确定新的需求基线。
关联真题:
考点12
范围定义的工具和技术:
(1)产品分析。产品分析旨在弄清产品范围,并把对产品的要求转化成项目的要求。产品分析技术包括产品分解、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和价值分析等。
(2)焦点小组。焦点小组是召集预定的干系人和主题专家,了解他们对所讨论的产品、服务或成果的期望和态度。焦点小组会议是一种群体访谈而非一对一访谈,可以有6-10个被访者参加。针对访谈者提出的问题,被访谈者之间开展互动式讨论,以求得更有价值的意见。
(3)备选方案生成。备选方案生成是一种用来制定尽可能多的潜在可选方案的技术,用于识别执行项目工作的不同方法。
(4)引导式研讨会。引导式研讨会把主要干系人召集在一起,通过集中讨论来定义产品需求。研讨会是快速定义跨职能需求和协调干系人差异的重要技术。由于群体互动的特点,被有效引导的研讨会有助于参与者之间建立信任、改进关系、改善沟通,从而有利于干系人达成一致意见。
关联真题:
更多考点信息,请关注小程序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高频考点 ”,也可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小程序获取更丰富的考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