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今天是第100篇原创。来,干了这杯心灵硫酸

今天是第100篇原创。来,干了这杯心灵硫酸
今天是第100篇原创。来,干了这杯心灵硫酸

文 / 王不留(微信公众号:程序员生存指南)

01

今天刚好是第100篇原创。大家肯定想看到这样的内容。

“更新10篇,阅读量就破万的公众号,被我创建了……”,“短短一个月,写了50篇后,我月挣了十万……”

很可惜。写了100篇,并没有这样的奇迹发生。

今天是第100篇原创。来,干了这杯心灵硫酸

原因应该和其它粉丝少的公众号一样,有一些共通的问题:

1)标题无亮点

比如《​​真实经验,养成早起习惯的3个有效办法​​​》、《​​又被扣钱了,公司制度不合理?怎么办?​​》,无法勾引起让人点击的欲望。

2)内容无亮点

文章大多是对一些工作上遇到的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平铺直述的结构形式,毫无新意的文章观点。

内容太干,让人看了就想关。

典型代表:《​​公司级战略项目如何具体地跟踪和管理?​​​》、《 ​​不要好为人师,总是给别人提建议​​》。

3)推广不用心

虽然会在知乎、简书、头条、百家号、CSDN、博客园同步更新,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瞅瞅一些平台的粉丝情况。

对了,微博至今,涨粉为 0 。

今天是第100篇原创。来,干了这杯心灵硫酸

这个粉丝还是系统默认的“新手指南”粉。

今天是第100篇原创。来,干了这杯心灵硫酸

目前阅读量最高的可能是这篇原创文章《​​咪咕阅读为什么要搞连续打卡免费送Kindle活动?​​》。

这纯属是不小心蹭了热点,但也只有区区的707个阅读。

今天是第100篇原创。来,干了这杯心灵硫酸

虽然没挣到钱,我仍相信公众号是自媒体最重要的一个平台。

02

按一般叙述惯例,接下来应该写为什么要注册这个公众号。

这个号是2018年5月份注册的。当时是为爱人创建的公众号,名字是“水瓶座的小世界”。很遗憾,因为晚了两个月注册,无法开通留言功能。

今天是第100篇原创。来,干了这杯心灵硫酸

后来历经多次更名,最终将名字固定下来,“程序员生存指南”。实不相瞒,想法来自一本书籍《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

很喜欢这个名字,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

1)功夫在诗外,技术只是专业技能的一部分

这些年,面过很多人,聊过很多人,知道技术能力强的大有人在,但因为一直专研技术,很少露面,反而得不到晋升,得不到更大的回报。

我并不是说专攻技术不好。

实际上,一个公司或团队,除几个技术特别牛的,其它大部分都是平凡的一位。专研技术,只能把自己设定在这个已经熟知的舒适圈内。

然而,有句大俗话:升官发财。其实是有一个因果关系的。在一般的企业里,管理者的工资总会比专业型的人员工资高。

那么他们为什么能成为管理者? 

并不是技术多牛叉。比如研发经理,技术也不一定多厉害。他更多的优势可能会体现在善于沟通协调能力、抗压能力强,系统化思维,能够编写和提供专业化的方案。

说白话些,就是能扯淡,脸皮厚,懂领导和客户的心思,能抢资源,会邀功。

2)自身技术沉淀少,心存敬畏,不写为好

现在涉及技术方面的书籍或文章,汗牛充栋。随便一个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很容易在 Google 中查到。再写这方面的内容意义不大。

另外,这些年脱离一线太久,开发能力严重下降,而且所掌握的开发技术也已落伍。

虽然理论知识尚可,比如2011年工信部“软件设计师”资格考试成绩闯入全国排名前五十,但在开发实践中基本上复制粘贴就能搞定,并没有太多理论的运用。

而且以前的开发经验可能与现在的研发管理经验存在差距,所以暂不考虑编写技术方面的内容。

无论什么行业,都会有专业技能和软技能之分,只不过对于程序员来说,由于工作原因,会更倾向于追求技术,而会比其他职业的人更容易忽视软技能的培养。

所以,这个号就是想偏重程序员软技能方面的内容。

希望和大家一起探索程序员的发展之路,以及中年危机的破解之道。

03

好了,接下来应该谈能够坚持下来的曲折经历了。

公众号注册下来后,并没有太多投入,想到一篇就写一篇。就这样一晃到了2019年。

这一年,我明显感到自己的发展瓶颈和压力。公司虽然是一家上市公司,职位已到总监级别,与老板私交不错,但待遇并不高。

行业软件公司的工资平稳保守,并不像互联网企业的待遇令人垂涎三尺。毕竟行业软件定制化内容多,投入人力大,同行竞争激烈,难以获得太多利润。这样的话,也就很难给员工大幅涨工资。

对公司的情况,我表示理解,但家庭的生活开支巨大,为了更好的打算,另外,研究生学习生涯基本结束,自己急迫需要一项副业。

在拉萨出差一周的时间里,因为不在公司,且存在时差的缘故,部门的杂事很少。

我重返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坐在宁静的一个台阶上,思考未来的人生路。(此处写得太文艺。)

很抱歉,我其实是在思考如何挣钱。

我狂刷了知乎上大部分有关“副业”的答案

程序员有这几类挣钱方式,详见《​​畅谈程序员挣钱的几种方式,自媒体还是比较靠谱逆袭之路​​》的思考:

1)外包自己的人力和时间

2)技术创造一个应用软件

3)写作扩展人脉知识付费

除去各种不靠谱的搬砖方式,最靠谱的只有玩自媒体,写公众号了。

可叹啊!从小就不重视写作,认为写作就是受罪,中高考的作文,以及考研作文也是东拼西凑。

没想到,后面将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基础。

自己虽然喜欢记笔记,写随笔,但通常只是寥寥数语,偶尔长篇大论。现在要不断的输出文字,还是有不少压力的。

想到将来每篇文章阅读量达到5、6万时,一篇软文广告的费用可以达到2-3万的收入,那是多么让人期待和羡慕的事情。

太刺激了!

有了这样的梦想和激情,开始狂热的持续输出。

大家可以看我连续写的时间段,从2019年6月28号-2019年10月29号,这段属于激情期,每天无论工作再忙,一定要写一篇文章放上去。

即将形成习惯的时候,停更了。

为什么没继续?“下半年事情多”、“工作压力大”……有太多的理由。其实那都是借口,真实原因就是自己太懒,没做到自律。

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大家看到了行业凋零,生存危机剧增,所以公众号恢复更新。

这次决心坚持下来,除特别情况,尽量做到每日更新。否则一停更,可能又不知什么时候再捡起。

就这样码文字到现在,不会再放弃。 

现在每日发文已经形成习惯。感觉特别棒。 有了这份自律,看来,离一篇文章收入上万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作为一名理工男,我初期对文章美观并不讲究。考虑公众号应做为一个品牌的维护,所以专门进行了文章模板的调整和设计。

这样也有了一点儿心得,贡献了几篇文章《​​职场的技术人如何做好一个公众号?​​​》、《​​技术人员的公众号如何打造高质量内容和精美排版?​​​》、《​​同样的写作素材,为什么别人写的那么有吸引力?​​​》、《 ​​技术类公众号如何快速积累用户和增粉?​​》。

前期的文章,都是1500字左右,2-3分钟就阅读结束了,让人感觉刚进入状态就结束了,没太多价值。

但自己的精力实在有限。就想到了一个方法:

把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裁成多篇文章,以系列的形式,每天写一个点。这样完成多篇后,最后再进行一次整合,组成一篇长文。

写到这儿,竟然已经二千七百字了。

嗯,还是太啰嗦了。偷偷地发个自己的五年目标吧。

不忘初心 - 提供价值,顺便挣钱;

不忘激情 - 每篇阅读量一万+;

不忘梦想 - 一篇软文收入上千。 

记个人的第100篇原创。 

今天是第100篇原创。来,干了这杯心灵硫酸

* 作者简介:王不留,早晨四点开启奔跑人生的一枚非典型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