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学生打工利弊谈

曾几何时,打工族的队伍中多了很多大学生的身影。每逢节假日除了读书和休闲外,打工成了学生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打工利弊的争论也甚嚣尘上。北京某高校的一次调查显示,约60%的同学欲寻兼职工作。现在正值高校的放假期间,相信还有不少学子正在忙着做兼职。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大学生打工的问题呢?

一、正面观点:打工可增强我们的社会竞争力

关注我们的生活,关注我们的同学,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做家教者有之,搞推销者有之,发传单者有之。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股“打工热”瞬间席卷了原本平静、清朗的大学校园呢?难道真的如同某种论调所言,是高度物质化的社会理念对大学校园的一种侵袭与同化吗?或者真是如同某些人所说,这是大学校园纯净空气遭受污染的一种显现吗?当代大学生到底需不需要打工?我们认为:需要!

从个人需求来看: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对于高校收费的进一步调整,日趋高昂的学杂费造成了不少家庭的负担。因此,对于家庭情况原本窘迫的同学而言,打工也就成了他们无奈的选择。无论选择打工是否自愿,这都不失为一种缓解家庭经济负担、自食其力地解决困难的好方法。当然,这并非是惟一的方法,也更非最好的方法。

同时,与传统意义上的勤工俭学不同,现在大学生打工,更主要的是看打的这份工能不能为自己提供接触社会、培养工作能力、增加工作阅历的机会。有很多人甚至把这看作是毕业找工作的“预演”,这来源于打工的一个直接作用就是可以丰富个人简历。现在的社会就业竞争激烈,毕业大学生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目前企业在招聘毕业生的时候提出了需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要求,这就使得莘莘学子不得不以打工经历作为替代。

从社会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其实也很需要大学生这样“低价优质”的人才,有的企业还把吸引大学生前来打工作为培养和储备人才的一种方式。每年企业招收毕业生时在很短的几次面试中往往难以比较客观地把握一个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现在通过给学生以打工的机会,察其言,观其行,这样既降低了招聘者的审查难度,而学生也可以对就业单位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双向选择,不仅为大学生打工在客观上“扩大”了就业市场,也提高了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率。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打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现行大学教育体系中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缺陷,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加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训练大学生的实际社交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反面观点: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创业

打工是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精力的,这样做势必影响学业,某些学生甚至因此造成了考试“挂红灯”(不及格)。某些学生辛辛苦苦打工的钱全部都用来交了“挂科费”(补考费)。不少学生也主张学生以学为重,如果为几个钱浪费本来就不够用的学习时间,实在是不应该。现任教于某高校的杨老师说:很多学生在打工和学习方面往往不能很好的把握,时间分配不合理,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不搭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些都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国家的高校现在基本上都会给学生提供集体实践的机会,为什么不能在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中磨练自己呢?

当然,问题的答案孰是孰非并不重要。因为无论社会对这一现象评论如何,大学生打工的队伍日益庞大,这也说明学生们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这本身就是一个好的现象。

三、笔者提出的三点建议

大学生不能只囿于校园,必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然而又得提防沾染社会的不良风气,防止走入打工误区。因而对大学生打工者而言,笔者以为以下三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打工”不能放弃学业。大学生打工者的第一身份是学生,因此我们在处理打工和学习时,应以学习为主,打工为辅。很多同学颠倒了主次,甚至为了打工而完全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学业荒废,知识缺漏,甚至被劝退学,这样的结果就太得不偿失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