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降噪耳机简介及降噪技术-ANC、ENC、DSP、CVC

一、降噪技术

降噪是指利用某种方法达到降低噪音。

目前降噪技术有两种分别为: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

1、物理背景

(1)噪声的本质:是频率、强弱变化无规律、杂乱无章的机械波。机械波又可以按人耳的识别程度分为一下几个部分:a. 可听见的声音;b. 音乐;c. 交谈。

(2)不同频率的声音,会有不同传播特性。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都会有衰减,而衰减又分为:

1.扩散衰减

物体振动发出的声波向四周传播,声波能量逐渐扩散开来。能量的扩散使得单位面积上所存在的能量减小,听到的声音就变得微弱。单位面积上的声波能量随着声源距离的平方而递减。

2.吸收衰减

声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的粘滞性而造成质点之间的内摩擦,从而使一部分声能转变为热能;同时,由于介质的热传导,介质的稠密和稀疏部分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导致声能的损耗,这就是介质的吸收现象。介质的这种衰减称为吸收衰减。通常认为,吸收衰减与声波频率的一次方、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3.散射衰减

当介质中存在颗粒状结构(如液体中的悬浮粒子、气泡,固体中的颗粒状结构、缺陷、搀杂物等)而导致的声波的衰减称散射衰减。通常认为当颗粒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散射衰减与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当颗粒尺寸与波长相近时,散射衰减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3)综上所述,扩散衰减只与距声源的距离有关,与介质本身的性质无关;吸收衰减与散射衰减大小则取决于声波的频率和介质本身的性质。高频的声音容易衰减,低频的声音较难衰减,这也是现有降噪手段的理论基础。

(4)对于高频噪声,通常采用的是物理阻隔的方法,例如采用更多的吸声材料,这也是所谓的被动降噪,而对于低频噪声,吸声材料的作用就有限了,此时主动降噪也就成为了必要手段。而也正是因为对于高低频噪声不同的降噪特性,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技术被综合地使用很多降噪耳机中。

2、被动降噪

被动式降噪耳机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

这个是指入耳式耳塞,由于耳塞是通过一个硅胶套塞入人耳的耳道的。所以有较好的隔离外界声音的作用。而且这个降噪是全频的,就是对从20赫兹到20K赫兹的声音都有效,而且,这个被动降噪是无损音质的。所以一般的HiFi耳塞都是入耳式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3、主动降噪

主动降噪功能就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

主动降噪,是指在一些特定场合,如高铁/飞机上,通过拾噪麦克风,采集外界的一些有规律的噪声(如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通过电路或者算法,把在音乐信号中加入反向的噪音信号,是的人耳听到的耳机中的声音,和外界的噪声直接抵消掉,从而达到降噪效果。

4、通话降噪

通话降噪,是指蓝牙耳机用于通话时,为了让通话的对方可以听的清楚而设计的。常见的如高通的CVC降噪。它的原理是利用蓝牙耳机内部的芯片,把通话麦克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把外界的风噪等降低。同时,还可以把对方传过来的通话音进行回声削弱处理。CVC降噪由于没有额外的麦克风来采集外部的噪音,所以降噪效果目前还是满足不了实际应用。

因此有的蓝牙耳机还设计有额外的麦克风,用于收集环境噪声,然后内部的处理器,就会把通话麦克风收集的信号中,减去拾噪麦克风收集的外部噪音。因此这种降噪效果要好很多。这种降噪我们一般叫“上行降噪”。

耳机降噪技术-ANC、ENC、DSP、CVC

现在耳机市场的主动式降噪就是ANC、ENC、CVC、DSP等降噪技术。

ANC降噪

ANC降噪(Active Noise Control,主动降噪)的工作原理是麦克风收集外部的环境噪音,然后系统变换为一个反相的声波加到喇叭端,最终人耳听到的声音是:环境噪音+反相的环境噪音,两种噪音叠加从而实现感官上的噪音降低,受益人是自己。

ENC降噪

DSP降噪

CVC降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