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利西亚亚美尼亚王国和其他文化中心自10世纪亚美尼亚人就开始因塞尔柱突厥人入侵被迫迁移进入拜占庭安纳托利亚,其中包括两个

作者:诺斯罗普的笔记

西利西亚亚美尼亚王国和其他文化中心

自10世纪亚美尼亚人就开始因塞尔柱突厥人入侵被迫迁移进入拜占庭安纳托利亚,其中包括两个重要的亚美尼亚贵族家族,赫托米斯家族(Hetumids)和鲁本斯家族(Rubenids)。他们在此地巩固了对古罗马行省西利西亚的统治,并与他们在君士坦丁堡的君主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他们也跟商业城邦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这些城邦都需要依靠西利西亚的良港通往中国的丝绸之路。

当十字军在东征途中兴建数个拉丁国,西利西亚贵族们开始与新兴的十字军国度中的统治家族们联姻。1197年时,西利西亚王国已经被罗马教宗和拜占庭帝国正式认可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也是自10世纪开始亚美尼亚教会在西利西亚各地兴建教堂,甚至跨过了西利西亚王国的边界向南至黑山和安条克一代建立教堂。1151年牧首把教区迁至幼发拉底河畔的要塞城市克鲁姆克拉(Hromclay),并在此停留至1295年迁往王国的第二个首府西斯(Sis)。

手稿的主要定制者,西利西亚的贵族家庭们事实上占据了教会所有重要位置,所以克鲁姆克拉的手稿传统完全倾向于西里西亚贵族传统而不是大亚美尼亚的传统。

12至14世纪之间的西利西亚王国是亚美尼亚中世纪手稿装帧的黄金时代,也是亚美尼亚中世纪贵族传统对手稿艺术风格的演化影响力最大的时期。虽然从最后的巴格拉提德王国在1064年倾覆到1198年利奥二世登基为西利西亚王国皇帝,其间有一个多世纪的间隔,然而亚美尼亚贵族传统在这一时期完好地延续下来。

与此同时,虽然民间艺术元素仍然被刻意排除在严肃宗教艺术创作之外,这一时期的亚美尼亚艺术仍然比此前更多元,主要是融合了拜占庭帝国和西方的艺术风格。西利西亚王国与十字军国家是同盟,  因此西方文化大量传入西里西亚王国,西方艺术风格对这一时期的亚美尼亚手稿和书籍装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说,8世纪墨洛温王朝的拉丁手稿开始采用鸟、鱼和人像扭曲成字母的装饰手法。这一手法于12世纪传入西利西亚王国并被亚美尼亚画师广泛采用,这一时期及此后数个世纪的亚美尼亚手稿标题和起始语(icipitpage)都采用了这种装饰手法。

西利西亚王国时期的亚美尼亚艺术充分吸收了法兰克文化的多种元素。王国贵族与十字军内贵族的联姻使欧洲文化和习俗大量传入西利西亚,影响最大的是欧洲艺术。这一时期西利西亚的统治者们极力促进王国内教会与罗马教区的和解(这受到了大亚美尼亚王国教会的极力反对),整个宫廷也愈趋拉丁化。

12世纪期间,西利西亚贵族们与拜占庭和罗马两方都有极紧密的联系,王国的艺术和文学极大地受到种种开放和频繁的文化政治交流的滋养。欧洲文化的传入不仅促进了艺术风格的融合,而且带来了史学意识。西利西亚学者们在12至14世纪间大量编纂整理了古代和中世纪亚美尼亚的文学文本和史料,记录在数量众多的手稿之上,画师们则用极为多元的艺术风格装饰手稿和绘制插画。1375年西利西亚王国覆灭之后的近一个世纪,亚美尼亚手稿编纂和插绘仍然延续着西利西亚式多元的风格并不断接受欧洲学术和艺术发展的影响。

自10世纪开始克里米亚就有亚美尼亚的定居者,许多亚美尼亚教堂也在这一地区兴建。此地是大亚美尼亚王国的重要商路,也是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地。教堂自然是手稿编纂和绘制的中心,而此地的中世纪手稿显然同时受两种不同的艺术流派影响:来自大亚美尼亚的更冷峻和传统的宗教绘画风格,和来自西利西亚的色彩斑斓、世俗多彩的装帧和插绘风格。此地的手稿编纂和装帧事业在14和15世纪一度非常兴盛。

西利西亚王国时期之后亚美尼亚手稿编制的重要中心。16—17世纪此地的亚美尼亚手稿编制事业极为兴盛,基本完全沿袭了西利西亚风格,然而不断有更多的欧洲元素和开始有新的伊斯兰艺术元素加入进来。新融入的艺术元素包括来自欧洲的靛蓝(自青金石)与融金的色彩组合,和来自伊斯兰艺术的建筑(尤其是塔尖的图像)和人像风格。

西利西亚亚美尼亚王国和其他文化中心自10世纪亚美尼亚人就开始因塞尔柱突厥人入侵被迫迁移进入拜占庭安纳托利亚,其中包括两个
西利西亚亚美尼亚王国和其他文化中心自10世纪亚美尼亚人就开始因塞尔柱突厥人入侵被迫迁移进入拜占庭安纳托利亚,其中包括两个
西利西亚亚美尼亚王国和其他文化中心自10世纪亚美尼亚人就开始因塞尔柱突厥人入侵被迫迁移进入拜占庭安纳托利亚,其中包括两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