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需求管理手册-需求工程的流程环节(4)需求获取

需求获取: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对现有系统的观察及对任务进行分析,从而开发、捕获和修订用户的需求。要明确这3问题:应搜集什么信息?从什么来源中搜集信息?用什么机制或技术搜集信息?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与需求获取是密切相关的,需求获取是需求分析的基础,需求分析是需求获取的直接表现,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需求分析与需求获取的不同主要在于需求分析是在已经了解承建方的实际的客观的较全面的业务及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软、硬件实现方案,并做出初步的系统原型给承建方做演示。承建方则通过原型演示来体验业务流程的合理化、准确性、易用性.

需求描述:为最终用户所看到的系统建立一个概念模型,作为对需求的抽象描述,并尽可能多的转译为现实世界的语义;生成需求模型构件的精确的形式化的描述,作为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一个协约;给需求分级,形成需求包,并安排优先级。

需求确认:以需求规格说明为输入,通过符号执行、模拟或快速原型等途径,分析需求规格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包含有效性检查,一致性检查,可行性检查和确认可验证性;对交付物的准确性、可用性、稳定性、易用性、安全性等质量指标进行验证。

需求管理:支持系统的需求演进,如建立需求状态、监测变化、组织评审、组织承诺、基于需求矩阵进行跟踪等,对实现需求点的产品构件的测试、修改、复用、变更、版本控制和新需求增补进行流程化的管理控制。

需求管理手册-需求工程的流程环节(4)需求获取

 图 3 需求工程流程

需求获取

属于软件工程中的一部分,包括需求来源和获取需求的技术。它是软件设计的第一阶段,其本质主要是人的活动,涉及软件设计人员如何与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常见的方法有:用户会谈、需求专题讨论会、问卷调查、现场勘查、原型化、用例建模等。下面主要讲述三个方法:用户会谈、需求专题讨论会、原型化。

用户会谈

分为线下会谈和线上会谈。无论哪一种,只要露面,都要衣着得体、口齿清晰、表达准确、准时到达。

面谈前:确认目的,确认参会人,确认范围,确认重点环节讨论的内容,确认时间,确认地点,确认要输入和输出的材料;

面谈时:要把控好节奏,要明确会议内容,能平等合礼地沟通交流。对问题不含糊(明确业务要求即可),对客户不敷衍(明确做还是不做,能不能做,原因是什么,有理有据),对细节不放过。记录要及时,表达要准确,内容要详尽;

面谈后:及时复查笔记(不清楚的部分和客户二次确认),发布纪要(纪要一般只发帖,待办才需要发邮件,紧急待办要发邮件要求回复并在易信催读),并用合理的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转化需求为适当的模型或文档,确定需要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域,计划好下一次会议的方向。

现场在小北综合楼与用户沟通很方便,建议面谈,可以在面谈的同时进行现场勘查。如果需要远程会议,那么使用钉钉开会和记录。

需求专题讨论会

需求专题讨论会也许是需求获取的一种最有力的技术。项目主要风险承担人在短暂而紧凑的时间段内集中在一起,与会者可以在应用需求上达成共识、对操作过程尽快取得统一意见。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主持人、用户、技术人员、项目组人员。少有现实团队的现场会议,多为虚拟团队的远程会议。

会议前:发布讨论会议题,确定主持人和不同议题的主讲人和参与人,确认时间,确认会议方式。

会议中:要把控好节奏,要明确会议内容,能平等合礼地沟通交流。对于问题不含糊(业务和技术要求都要明确),对同事不敷衍(明确责任人和责任范围),对细节不放过。记录要及时,表达要准确,内容要详尽;

会议后:及时复查笔记(不清楚的部分和相关议题负责人二次确认),发布纪要(纪要一般只发帖,待办才需要发邮件,紧急待办要发邮件要求回复并在易信催读),并用合理的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转化需求为适当的模型或文档,确定需要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域,计划好下一次会议的方向。

这样的会议一般用于公司内部的会议,易信、钉钉或腾讯会议都可以,一定要网络通畅,支持投屏和记录。

原型化

一个软件原型是所提出的新产品的部分实现,帮助开发人员、用户以及客户更好地理解系统的需求,它比开发人员常用的技术术语更易于理解。建立原型可以解决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需求不确定的问题,用户、经理和其他非技术项目风险承担者发现在确定和开发产品时,原型可以使他们的想象更具体化,如建立基于Web的应用系统原理,使用HTML进行界而设计。

现场此前是PRC在使用这个方法,一期调研中较少使用。原因大致如下:(1)我们对客户需求存在误判,(2)我们对于现有产品对用户需求贴合度的过度自信,(3)现场人员对产品不熟悉难以基于产品描绘,(4)现场人员对于原型工具没有使用经验。虽然海智刚在一期新需求阶段的确认中进行过草图的绘制,勉强算是原型化的方法,但对于需求的快速、准确实现的目标仍然相去甚远。

在二期的需求管理中,我们要着重使用这个方法,用原型定义需求和功能实现,减少客户、现场、研发之间共识不一致的情况,提供交付物质量衡量标准,提升三方的满意度。

工具一般有(1)低保真:纸笔、截图绘图工具;(2)中度保真:Mockplus、墨刀;(3)高保真:Axure;(4)可操作交互:蓝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