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数字人民币接入支付宝,支付工具回归支付功能才是正途

看到数字人民币钱包中网商银行(支付宝)成为第七家参与公测试点的商业银行,我们知道,该来的还是要来,那种说数字人民币会被银行拿来淘汰支付宝的说法不攻自破了。

数字人民币接入支付宝,支付工具回归支付功能才是正途

那么支付宝和数字货币的结合究竟是天作之合,还是彼此取代的关系呢?我认为至少短期内会是比较好的合作或者配合发展的关系,但长期来看,支付宝可能还是会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特殊产品。

数字人民币接入支付宝,支付工具回归支付功能才是正途

为什么有了数字人民币钱包,也还需要支付宝呢?这就跟有了央行为什么还要有商业银行一样,理论上央行可能通过信息化手段之类的,把商业银行的生意全部都做给了,还减少老百姓的融资成本,或者说增加老百姓的存款收益。但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因为细节多到信息化甚至人工智能都难以解决的程度的时候,就需要有专业的组织或团队来处理这些细节了。

数字人民币接入支付宝,支付工具回归支付功能才是正途

那么人民币数字钱包能处理好涉及支付的那些细节吗?理论上可以,实际上没必要。支付工具除了手机上消费端的APP以外,还有收费商户的二维码牌,保证收款准确和安全性的硬件设施,简单的培训等等。这看似简单的工作,但顶不住量特别大,因为用二维码之类的大多以小商户为主,央行来组织这么一个团队来搞这项具体工作,想起来也不现实。

数字人民币接入支付宝,支付工具回归支付功能才是正途

那么有一堆的信息公司,他们来处理这些业务可以吗?当然是可以的,比如那些连锁或者规模较大的商家,他们就和收银系统等一起解决支付问题,他们就是一套比较复杂的系统,这些系统一般不是由支付宝和微信们提供,而是银行、银联或者他们的合作伙伴。

但是小商家,一般不愿意上这套系统,一是一次性还是有一定的费用支出,包括硬件和软件都要收一笔不低的费用,二是每笔的手续费也并不低,还有按期的服务费之类的。对于精打细算的小商家来说,还是更喜欢简单、方便、收款及时,而且收费相对还较低的支付宝和微信等支付工具收款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会不会大家都用数字人民币钱包后,以前POS机和支付工具的收费就没有了呢?也就是说都点对点的付款,压根就不会用到支付宝、微信和银联的系统了,他们当然也就收不到费了。

从理论上来说,大量使用数字人民币以后,实现这个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但在实际操作上,政策可能不会一下把步子迈得这么大,因为这种革命性的转型,是对金融机构毁灭性的打击。

单位的账户如果保留着数字人民币,这算是现金还是银行存款呢?会不会以后就不会再有区别了?现在可能还没有讨论到这个层面,但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

数字人民币接入支付宝,支付工具回归支付功能才是正途

有可能到时候银行开户和支付结算的功能会逐步弱化并最终成为历史,主要还保留储蓄和信贷这类业务。因为资金已经可以自己比较安全的保管和收支结算,还需要银行这个中间人来保管的作用就不大了。当然银行要给利息,所以也需要储蓄,但为什么不可以采取其他收益更好一些的储蓄方式呢?何必一定要放在银行;企业也需要资金,所以也需要贷款,当然同理,能提供资金的除了银行,可能还会有其他的金融机构。

数字人民币短期仅仅是带来一些信息化的技术性改变,而一旦其成为主流,必将深刻地改变金融行业和整个经济生活。

所以说,支付宝也比较困惑,如果短期把理财这些功能剥离,主要来做好支付工具的话,这是可以赢得监管层等方面的欢迎的,也就是说,就做自己该做的那些事,不要盲目性地大规模去挖传统金融机构的墙角,支付宝和微信也会过得比较好的。

数字人民币接入支付宝,支付工具回归支付功能才是正途

但是如果只做支付,又很有可能是因为本身就是一种临时性的支付模式,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和支付功能的易用性和便利性等提升,他们会和银行一并失去这个传统的渠道功能,最终就会成为一段历史记忆。

这一点方面,微信相对好一些,因为微信它主要还是一个聊天工具,它的金融功能并不太强,只要大家还高频地使用微信,腾讯就总有变现的方法。而支付宝如果金融功能丧失,支付也少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支付宝,还是要想办法,争取政策的松绑,尽量保持一定的金融功能的,不然以后的路就会越走越窄。

但这些预计的未来,可能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大家只要记住,数字人民币上市以后,不用绑卡也可以给支付宝充值就行了。也就是很多朋友说的支付工具再强,怎么也得用银行卡绑定才行,这种现象又将成为过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