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战国时期齐国有多强?如何取代魏国霸权?一口气看完,齐国的崛起

作者:叫我猫叔儿
大家好,我是猫叔儿,喜欢人文历史,换一个视角为大家解构历史故事【上方点击关注】

#文化历史解析#齐国一直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具分量的诸侯国,作为“周”的原始股,是周王朝封的”侯“子辈诸侯国,社会地位嘎嘎高。

从齐桓公时期开始,重视工商业,兼有鱼盐之利,煮海水向全天下收税。还充当“世界警察”,打着维护周天子的名义,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及军事行动,将齐国的国际地位一度推到顶峰。

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卿大夫田和废掉了末代姜齐君主齐康公,正式换了姜太公一家的房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齐”,也有历史学家以此事件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咱们主讲战国故事,以田齐为主。

战国时期齐国有多强?如何取代魏国霸权?一口气看完,齐国的崛起

齐威王剧照

田齐在齐威王、齐宣王时期励精图治,到齐闵王达到鼎盛又迅速陨落,甚至最后也沦为二流国家,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苏秦到底是不是间谍?燕国凭什么攒这么大局?列国之间又存在着哪些博弈?

带着这些疑问,咱们战国的故事也正式进入了齐国篇章,接下来咱们就用几篇文章,来讲一讲田齐的兴衰成败。

今天咱们先聊一聊田齐的兴起,主要讲一讲齐威王主政下齐国的纵横博弈。

耐心看完,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泗上十二诸侯

要想讲明白齐国,就必须要先说清楚“泗上十二诸侯”。

“泗上十二诸侯”是指战国时期泗水流域周边的十二个诸侯小国,这里有宋、鲁、卫三个千乘之国,还有诸如薛、滕、任等一众百乘小国。

战国时期齐国有多强?如何取代魏国霸权?一口气看完,齐国的崛起

泗上十二诸侯

淮泗地区水网发达,以宋的陶邑举例。

经常看咱们连载的朋友对陶邑可太熟悉了,这地被咱们反复提过,今天咱们就详细讲一讲陶邑它为什么重要!

陶邑位于菏、济水系交通要道,自陶邑西溯济河而上可达秦、三晋;顺济水而下,能抵齐国都城临淄;东经菏、泗、淮可到南方的吴、楚地区。

正是凭借区位交通优势,陶邑才成为战国的贸易中心,商品经济十分发达,战国“小上海”实至名归。

这也是各诸侯强国一直觊觎此地的原因,能上缴国家的赋税太多了!

泗上十二国都分布在齐国周围,是齐国没有能力吞并他们吗?显然不是!齐国完全有能力吞并这些国家。

其实齐国是非常想的,但是当前实力不允许。

战国时期齐国有多强?如何取代魏国霸权?一口气看完,齐国的崛起

陶邑

对于齐国来说,拿下宋国,控制了陶邑,就控制了商路,加上齐国本身就是一个工商业大国,兼有鱼盐之利,那将是非常恐怖的存在,大家可以类比一下当前美国的石油美元体系。

在战国土地兼并的大势之下,这些小国能长期生存,其实是各国纵横博弈的结果。

合纵连横产生在各大国激烈斗争之中,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就是许多弱国联合起来抵抗强国,防止被兼并。所谓“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就是强国拉拢一些弱国来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土地兼并的目的。

合纵者,抱团取暖,连横者,打不过就加入,这是战国时期诸国的生存之道!并没有任何国家完全是合纵或者连横,这都是根据当前利益和形势时刻变化的。

所以,在超级强权没有出现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胆量独自吞下淮泗这块儿肥肉!

成为泗上新霸主

战国前中期是率先变法的魏国一家独大,团结三晋的魏国在打垮西边秦国之后,在中原淮泗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张,实际把控着泗上诸国的控制权。

随着各国变法的开展,魏国的先发优势逐渐不再,且魏国在中原的扩张,严重挤压了韩、赵的发展空间!

战国时期齐国有多强?如何取代魏国霸权?一口气看完,齐国的崛起

梁惠王

随着赵国的逐渐强大,赵国开始将手伸到了泗上的卫国。赵国在泗上的扩张,自然触怒到了魏国,什么档次想跟大魏享有同样待遇?

随即魏国以此为由,兴兵围攻赵国的邯郸,以此维护自己在泗上地区的统治地位。

齐威王权衡利弊,发兵救赵,爆发了著名的桂陵之战。

魏军战败,一时墙倒众人推。与此同时,秦楚同样对魏开战,泗上小国们一看,也纷纷跳反,喊出口号“要打倒大魏霸权”。

面对各国的围攻,魏国仍然攻破了赵的都城,迫使赵国屈服。并且,接下来魏连同韩军,在襄陵大破齐、宋、卫联军。

一年后,休整后的魏军又向西反攻秦国,秦国立即归还安邑求和,此时魏国的实力依旧恐怖如斯!

战国时期齐国有多强?如何取代魏国霸权?一口气看完,齐国的崛起

这是齐国第一次尝试改变天下大势,虽然桂陵小胜,但战略上是以惨败告终的!最终梁惠王还是以王者姿态,再次将秦、赵、泗上诸国踩在脚下!

战国的国际形势变化很快,联盟敌对改变可能就在一瞬间。

逢泽之会,韩、魏决裂,梁惠王伐韩,齐国再次出兵!这一次胜利女神眷顾了齐国,过于轻敌的魏军主力在马陵道被齐军全歼。这一战,齐威王的声望达到了极点。

要知道魏国在桂陵的系列战役中,可是与秦、楚、赵、齐四国同时交战不落下风。齐国的这次大胜,打破了魏国一家独大的局面,让战国的形势急剧变化,齐国即将成为泗上新的主宰。

在魏国马陵战败后的六十年中,随着魏国霸权的衰落,战国来到多强并立的局面,这也是战国合纵连横最为活跃的时间段。

公元前341年,马陵战后当年,魏国遭受秦、赵、齐三国三面夹击,不堪重负。

接连的失败下,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听从相国惠施“以魏合齐楚以按兵”的建议,带着韩国、泗上十二国等全面倒向齐国,徐州相王,彻底承认齐国霸权。

战国时期齐国有多强?如何取代魏国霸权?一口气看完,齐国的崛起

这一刻,齐威王把齐国重新推到顶峰,他真切的感受到邹忌变法后齐国所迸发出的无限能量。

天下大势,暗流涌动,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高处不胜寒

齐、魏、韩站在了一起,让秦、楚、赵如芒在背!楚国本来也是魏国拉拢的对象,但是梁惠王没想明白一点,淮泗地区被齐国掌控,是其他大国都不能接受的!

公元前333年,赵肃侯攻魏黄城,楚威王攻齐徐州,大败齐军,迅速浇灭了齐威王心中刚燃起的热火。

齐威王第一次意识到淮泗地区是个烫手山芋,这一切其实都是梁惠王设的局。

“变服折节而朝齐”只是梁惠王的权宜之计,把齐国捧成众矢之的,以便让魏国获得喘息之机,十年之后大魏定能王者归来!

战国时期齐国有多强?如何取代魏国霸权?一口气看完,齐国的崛起

但老狐狸梁惠王万万没想到,曾经他看不起的秦国,在变法大成之后同样展现出了无穷无尽的能量。

公元前332年到公元前329年,秦国对魏国在河西战场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军事打击。雕阴之战,龙贾被俘,魏军八万被斩首,秦国新军展现出来的战斗力让梁惠王感到绝望。

这一役,魏国河西守军主力被全歼,河西实际上已经不受魏国控制。

这个时候,齐威王并没有给这个名义的上的盟友任何支持,只是眼睁睁的看着魏国独自面对新近崛起的虎狼之邦。

为什么?齐威王到底是怎么想的?大概有两点原因:

第一,这个时候齐国内部出了问题。

相国成侯邹忌和上将军田忌的矛盾日益不可调和,没有像赵国一样“将相和”的故事,两个人后来甚至到了互相攻伐的地步。

因为这其实是,邹忌变法过程中,剥夺田氏公族权益,所引发的公室贵族的反抗,这个矛盾不可调和!在这个时间段,齐威王需要安抚丧失权益的公室贵族。

第二点,齐威王同样不希望魏国复兴。

如果帮助魏国再次遏制住秦国,没有后顾之忧的魏国会再次威胁齐国在淮泗的地位!

战国时期齐国有多强?如何取代魏国霸权?一口气看完,齐国的崛起

公元前329年张仪入秦,恰逢楚威王攻魏,张仪游说秦惠文王帮魏,魏得以大胜楚国。

对比齐国的无所作为,梁惠王调头转向了张仪的连横之策:“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公元325年,秦、魏、韩三国相王。

韩、魏倒向秦国的局面,齐威王其实并不担心。秦要东出,就会掠夺韩、魏在颍川、河东的领土,靠短利结成同盟必不牢靠!

果不其然,一边跟秦国眉来眼去的梁惠王,这边又要来跟齐国勾肩搭背。利益至上,是这个时代的信条!在魏将公孙衍的拉拢下,齐魏联军伐赵,并取胜。

魏国的反复让秦国恼怒,公元前324年,秦再次攻魏,取陕,以示惩戒!但是合纵让梁惠王尝到了甜头。

公元323年,公孙衍发起魏、韩、燕、赵、中山五国相王,缔结纵约。公孙衍合纵的主要目的,联合三晋对抗齐、秦、楚三大国。

这自然引起了齐、秦、楚的不满。齐威王做法比较保守,宣称中山国小,想联合魏、赵、韩三国废中山王号,以此达成瓦解五国合纵的目的,但是并没有成功。

战国时期齐国有多强?如何取代魏国霸权?一口气看完,齐国的崛起

秦、楚就比较简单直接了,对合纵发起人梁惠王一通暴打,梁惠王无奈再次倒向秦国,并且被迫任张仪为魏相,这是张仪连横之策对公孙衍合纵之策的一次巨大胜利!

张仪兼任秦、魏之相后,继续奉行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的策略。

公元320年,秦国越过韩、魏,向齐发起进攻,齐威王迎来了他终极大考!

这是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与邹忌变法后的齐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是秦国第一次将手伸入到淮泗地区!这是齐威王生命中的最后一战!

双方在桑丘发生激战,齐将匡章用间谍战术,利用了秦军跨国远征,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的矛盾心理,让齐军穿秦军衣甲混入秦军制造混乱,最终大破秦军。

战后,秦惠文王不得已以“西藩之臣”的身份向齐威王谢罪!这一年,齐威王也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年头。

齐国没有山川之险,没有广袤纵深,齐威王凭借他的远见卓识,在列国间纵横睥睨,为齐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舵手离开了他的大船,齐国又当何去何从?齐宣王这位留下了“滥竽充数”“缘木求鱼”“安步当车”等诸多成语典故的君主,又是怎样的君王?

听战国故事,关注猫叔儿,咱们下期接着聊!!!

往期精彩

长平之战,战国巅峰之战背后的国家博弈,秦国到底赢在哪?(下)

长平之战,战国巅峰之战背后的国家博弈,秦国到底赢在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