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听雷光霞的歌,好像是《宽恕》,特别惊艳,虽然演唱技巧真的连业余歌手都没有,但就是这种哼唱,不知道为什么很动人。今天推荐的这首《暗光》,非常能代表她的特点,规律的音阶引人入胜,听人走进神,加上简单自然的歌词,形成了她独特的诗意和疗愈的特点。这就是我读茜茜的文章时的感受,雷光霞对她来说,是一种多年的陪伴和治愈,这大概是创作者和听众之间最温暖的默契。

1、
马世芳说:"有些歌手只要张开嘴唱歌,你就会觉得:哦,瞬间她就痊愈了,无论她唱什么,世间一切都平静下来。雷光霞就是这样一位歌手,她的嗓音就是这样神奇。"
而当我听到雷声夏日的声音时,我的思绪也会像一幅一帧一帧的电影画面出现。
"我原谅了你,就像大海原谅了鱼一样......"听着她在《宽恕》中温柔的声音,想起过去的人与事,也突然想起了木心先生写的:"我不知道该原谅什么,真心实意地觉得这个世界是可以被原谅的。"
"每当暴风雨来临时,总想起家乡的山林,漫长而清新......"听她在"故乡"说,我想起了离开的爷爷,即使听了很多年,还是会流泪。末期的虫子之歌,让我怀念所有的家乡,也带给我无数面对生活的勇气。
我听雷夏很多年了,早上醒来听她洗漱做早餐的音乐,在旅行车里听她的音乐,望向窗外,孕期听她的音乐,静静地听着她的音乐享受海风的温柔,无数个夜晚听着她的音乐, 读书画画,在乡下听音乐,想念家乡的山川......
我喜欢雷光霞的原因,完全是因为她对一切自然的声音有着最敏锐的诠释。她巧妙地将自然之声的集合融入到歌曲中,延续了电影的声音,她就像一个音乐诗人一直轻轻地歌唱着,歌唱着走进我的心里。
如果你想問我最喜歡的台灣音樂家我是誰,我會回答:雷光霞。她的音乐有故事,记忆和灵魂。
雷光霞2003年系列《Gone》
我记得很清楚,我第一次听说雷光霞的时候是14岁,然后我开始写博客,我把雷霆之夏的音乐放在博客的BGM列表上,从Gone到The Whisper of Time,从My 80s到Dark Lights Version 2。
也是那一年,我知道这辈子是很重要的朋友俊俊,我们一起参加学校艺术节,我们一起做舞台剧策划,我们共同主持毕业晚会。畢業後,我從來沒有問過她身在哪裡,但每當我從遠處收到明信片時,我都想像她在那個地方寄信時是什麼樣子,天氣是什麼樣子,她的感受,我知道她會回來和我談論那些年的故事。
对我来说,雷光霞的音乐承载着我和她青春与成长。
东海音乐节晚些,我们避开了沸腾的人群,坐在沙滩上聊天,抬头看去月光环,海浪来了,一个啤酒罐落在沙滩上,一个小男孩路过,踢起啤酒罐,海浪声和他的笑声不谋而合。我从手机播放器打开版本2来听她说话。.大海靠近我,空气很湿。黑暗温柔,盯着我;星星亮了起来,记忆飘浮了起来;曾经存在过,现在隐藏起来了..."
雷光霞2006年专辑《Dark Light》
我们爬上了山脉,走过岛上崎岖的山路,疲惫不堪,坐在海边的岩石上,听着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我记录了海浪的声音,风声,不同时刻海浪的声音,以及我们旅程中的点点滴滴。当我在东寺岛信旅的啁啾声和收音机中醒来时,我走到露台上,眺望着群山和大海,让海风以一种特别丰满和宁静的方式吹拂着它的头发。
"五月的太阳,五月的风,是年轻故事中最优雅的注脚。每当你哼着"Gone"时,就像回到了我无法回去的岁月,但它充满了夏天的美好回忆。
2、
雷光霞是一位音乐制作人,她是歌手,爱乐电台DJ,从1995年开始,雷光霞发行了他的第一张个人音乐专辑《我是雷光霞》,到2015年,发行了《不想忘掉声音》,突然20年。
雷光霞也是电影配乐,1996年,她的作品《老夏》和《小镇之海》被用在侯孝贤的电影《南国,再见南华》中,并入围第七届台湾金曲奖"最佳词曲作者";2008年为侯孝贤的电影《海花》创作同名主题曲,入围第九届台湾金曲金曲奖"最佳词曲作者";她凭借歌曲《第36个故事》获得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并于2011年凭借《Dole Cafe》原声带专辑《Her Change》获得第22届台湾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奖表演类最佳专辑制作人奖。
侯孝贤制作的《第36个故事》主题曲,也是雷光霞创作的
她的音乐之路赢得了许多奖项,但这些都没有概括她音乐的灵性,更让我着迷的是她自己的神秘和纯洁。
雷光霞很少出现在大众媒体面前,生活极为低调。即便是出席金马奖,都是穿着简朴的上台领奖,虽然与大部分艺术家的华丽出席形成了很大的对比,但我心中的雷光霞,应该是这样轻盈优雅的样子。她一年四季都披肩黑发,戴着黑框眼镜,她喜欢平日听古典音乐,从做音乐开始,她都试图通过听觉来传达视觉形象......从文字、音乐、歌唱、配乐,都带有雷光霞独特的诗人气质。
她从小就写歌,真正开始理解声音,觉得音乐不仅仅是旋律。那时,她接触到了"视觉传达"的过程,反思了一幅画中最小的元素,开始拍摄最纯粹的光线、色彩、形状,而不是混入一个未知的一般定义中。
上大学的时候,她和两位学者举行了一场富有创意的表演,就是唱自己的歌,从最纯粹的"声音"开始,完成她所学的"交流"。
之后,雷光霞进入通达研究所,开始学习声音符号学。"我决定成为这个社会的生产者,就像农民一样,把东西种下来,让它们长给别人,"她说。"
雷神之夏收集声音,重现它们,让它们成长,并把它们带给世界
畢業後,她繼續選擇做音樂,最大的工作來自她的父親,他製作了一部紀錄片,講述了一位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做配樂的作家。1988年,雷光霞凭借《作家的身影》的纪录片配乐获得台湾金钟奖。
然后她做了《老夏天》,她开始用一首歌来代表一部电影。她想象着学校操场上的夏日记忆。它也有一个情节,有些镜头融化后消失,然后淡出,视觉,所以她当时做的第一个实验是"老夏天"。于是《老夏》和《小镇之海》被音乐家林强发现,作为侯孝贤执导的电影《南国,再见南国》的配乐。
侯孝贤的《南国,再见南华》,一部关于台南边缘小人物的电影
对雷光霞影响最大的是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的《里斯本故事》(1994年)。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位录音艺术家,他经常将麦克风带到里斯本的接收器。当时,雷光霞因为也喜欢做音效拼贴,还买了一些录音设备,开始学习主角的内心,无处不在,多年后到里斯本,开始真正做这个社会的制作人。
后来,雷光霞在爱乐电台做了一个节目,用她发现的鲸鱼的声音来演绎巴哈的《灵歌》,然后加上海浪的声音,在短短一分半钟内就把故事演绎出来。之前的点点滴滴和转折会影响她后来在创作中投入的内容。这些神奇的力量会在她需要的时候帮助她。
她与声音的关系是如此微妙。"声音试图让我的翅膀飞起来,它就像一个机械动力装置,"她说。当你在现实中被重力拉扯时,声音似乎是一种把我带到很远的地方的方式。"她补充说,"真正打动你的是有血有肉的。"为什么不呢?"
而我渐渐发现,在慢慢理解了声音对雷光霞的意义时,我更理解了雷光下音乐中那些神秘的声音符号。
3、
2015年,在她离开九年后,雷光霞发行了她的第七张专辑《她不想忘记的树声》,她说这是试图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但她逐渐发现这是不可能的。
我想,就像这个世界上有人想要征服世界一样,也有人发誓要爱一个人一辈子......许多誓言到最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没有在这个多变的让你措手不及,而我们能拥有和珍惜的,其实就是当下。雷光霞也是一样,她用所包含的嗓音结合音符来散发出情感脉络,融入到这张专辑的制作中,录制出她不想忘记的声音,是她珍惜的时光。
2016年,雷光霞在《一席》上发表嘉宾演讲,分享了自己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的声音,并讲述了背后的故事。现场,她身穿全黑连衣裙,静谧神秘而平静的神情,但说话时却露出少女般的羞涩。大多数人在旅行时喜欢摄影,但她喜欢录音。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她讲述《晨游》的全部音乐,当城市环境的声音被放大时,她就是这部有声电影的编剧,向大家讲述了世界声音维度的奇观。
我看到了一位音乐家对声音的敏锐度,以及他与生俱来的自然和对音乐的热情。就她而言,将声音融入到她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就好像宇宙中的一切都有自己的意义。"让我们继续前进的是你喜欢的东西和你周围的人,支持你的朋友,"她说。如果有一天旅行从清晨开始,我们有一整天的时间相处。"
雷光霞在一个座位上讲述她的旅行和声音的故事
我一直觉得雷霆之夏的音乐就像风,像流水,像空气,像呼吸......她说音乐象征着自由,她一直在走得很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只是觉得越远越好。我不知道音乐会把她带到哪里,但我相信,只要她在这个世界上自由行动,她总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听觉享受和触觉。
而因为喜欢雷光霞,我不知不觉地把声音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开始记录女儿不断增长的哭声、笑声、打鼾声、各种点。我只想成为一名生活编年史家,感受声音和生活的契合,以及创造的动机和目的。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雷光霞有一天成为母亲,她会创作出动人的音乐是如何运作的吗?她的份额像一股清澈的泉水流淌,也像大海般的心,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带给我的共鸣和感动。
雷光霞,她记录着一切的声音,她是自己有声电影的剧作家,她一直在玩声乐"受势而为"的游戏,音乐是她的剧本,文字是她的表达。
谢谢你,雷光夏天。
感謝有聲影片保護我從一個年輕的女孩到一個妻子和母親,感謝你的音樂給我帶來了詩意的生活靈感,告訴我:比起相機電影可以修復記憶,聲音更像是活在記憶中的小精灵,給了生命一個美麗的靈魂。而我,当面对时间的变化和生活的变幻莫测时,学会了,沉默,呼吸,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