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访丨《跨过鸭绿江》总制片人王雁:年轻人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作者:澎湃新闻

记者 杨伟

重大革命性历史剧《穿越鸭绿江》,经过一组CCTV高位播出,不仅收视率表现亮眼,在豆瓣上还获得了8.6分的超高评价。

专访丨《跨过鸭绿江》总制片人王雁:年轻人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穿越鸭绿江》由中央广播电视台主营电视剧纪录片中心制作,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该剧由董亚春担任导演,余飞担任总编剧,唐国强、丁永轩领衔主演,展现了对朝鲜战争的艰苦反美援助和对朝鲜运动的大力反美援助。

总制片人王伟在接受燕报采访时,回忆起《穿越鸭绿江》的创作过程,感叹该剧取得了如此好的播出效果,在中央广电台的支持下,主创的努力和2500人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找最专业的人,做最专业的事情

王总回忆说,他于2019年6月底接到《穿越鸭绿江》的制作任务,项目于8月正式启动。"这个项目掌握在我手中,我非常荣幸地知道,自从我们在我国有一部电视连续剧以来,它们都没有成为展示反美援助朝鲜的全景史诗,"王说。我不认为这是一部电视剧,它是70年后,祖国在异国传播士兵的鲜血,是英雄的赞美。我希望呈现给广大电视观众,一定是一部思考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在电视剧史上能留下的一件作品。我经常说,我想找最专业的人来做最专业的事情。"

专访丨《跨过鸭绿江》总制片人王雁:年轻人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渡过鸭绿江》

为了拍摄《穿越鸭绿江》,主力团队准备汇编130万字的信息,我们仔细研究历史资料,细心对待每一个拍摄细节,大到一战设计,小到一电报,都努力尊重历史,还原历史。例如,毛泽东的《菊翔书屋》就是团队大量参考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按比例修复生产。书架上的书都是有线的书,书中的每一个书签都是由道具组模仿毛主席的字体手写的。剧中的海量战图,美军使用的地图和志愿军使用的地图不同,每个战役地图图标也不同,即使每张地图都要求军事顾问校对。

《穿越鸭绿江》原定于2020年1月开播,首播冬季雪剧,由于新冠疫情突然到来,推迟开拍。直到2020年6月底,项目才重启,据播出时间报道,"我们了解到,牡丹河在去年11月只有雪,按照100天的拍摄期,一定是8月15日,11月25日关闭,幸运能够拍摄到最后一阶段的雪。准备期为50天,整个后期期仅为15天。因此,《穿越鸭绿江》的后期制作前沿,与该系列的拍摄同步,并主持了30多人的后期处理协调会,会议要求"不仅要拍摄侧面剪裁,彩色配音特效也要同步"。保证完成拍摄,几乎完成剪辑。据王伟介绍,现在项目已经完成,所有后期人员都觉得后期领导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决定,它不仅可以使拍摄周期短,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后期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他们的参与感。

专访丨《跨过鸭绿江》总制片人王雁:年轻人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提前制造重装设备也是保证船员顺利启动的重要环节。4架道具飞机,9辆坦克装甲车,1000多件各类道具枪械,400多个场景,375个命名人物,4万多场群演,500多场艺术布景队,8万多发子弹,重建中南海、克里姆林宫、白宫......如此惊人的投资,就是为了实现《穿越鸭绿江》全景史诗的呈现。对此,王总表示,从这样宏观的角度呈现,就是站在历史的尊重上,全方位地让观众了解这段历史。

"我们在跨境鸭绿江上非常清楚地表明,中国人一直热爱和平,不想打仗,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贫穷和白人,浪费。我们只是想建立一个新的中国。美国似乎每年生产8700万吨钢铁,而中国只生产了60万吨,相当于中国同胞的4亿多。当我们陷入困境时,我们是否打架?特别是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在这样的前提下,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当时在反复思考、艰难抉择中,最后一句话是:"一拳,以免百拳而来。"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应该抵制美国对朝鲜的援助。我们节目的前七集都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

我真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王晖回忆起《穿越鸭绿江》的拍摄过程,他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在牡丹河拍摄时遭遇台风和天雨,道具坦克在泥泞的山路上行走特别困难,拍摄前只能有几米长的卡车到现场,然后用起重机到拍摄地点,刚好运输,在那种泥泞的路况下,路面很窄,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东北纬度高,冬晓早暗也早,天黑,冷手伸不出,拍摄时间很短,剧组经常在半夜一两点开始,二三点就开始,白天就上拍摄。这样,当天只能拍摄不到10个小时。

专访丨《跨过鸭绿江》总制片人王雁:年轻人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后来,牡丹河的温度下降到零下十几度,拍摄更加困难。"挖沟很难,土壤也结冰了。王回忆说,在拍摄冰雕时,扮演冰雕的演员和士兵,每次拍摄都要屏住呼吸30秒到一分钟,因为一口气,在极寒的环境中会雾蒙蒙的。"即使演员们穿着棉质裤子,在雪地里躺了一会儿后,他们仍然会被冻僵站起来。想想我们的演员仍然穿着棉质裤子,其中一些还有羽绒服,年度志愿军人?零下几十度,这么穿得稀薄。"

王说,当戏剧制作时,创作者接受了精神洗礼。"他们真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想起你的祖先并不容易。在拍摄前,他们都说我们"横渡鸭绿江"的拍摄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说,我们可以完成它,70年前我们中国民用志愿军步枪、刺刀、手榴弹敢打敌的飞机、坦克、大炮,敢打16国刺刀,今天我们只是在拍电视剧, 什么没有做?"

据悉,《穿越鸭绿江》全剧有近5万个爆破点,大量惊心动魄的爆破剧,是该剧戏剧中最具关键性的视觉元素。王说,他和导演董亚春同意剧中的战争场面突出一个"炸弹"字。"敌人有飞机,坦克,大炮,炸弹是什么?"这是我们年轻志愿者担任的职位。"对于整部剧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和心碎的场景。

专访丨《跨过鸭绿江》总制片人王雁:年轻人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王伟介绍,《穿越鸭绿江》组织了一个特别的特技拍摄组,仅这个组就有100多人,7台摄像机,"我们整个组一共有20多台摄像机,5组,每组平均45台,但这个组就7台了。"很多战争和爆炸场景,如果用后期特效完成,一个是困难的,另一个非常耗时。或者实时拍摄可以更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特技队专门拍摄战争的特技素材,"昼夜轰炸,冬季爆破夏爆雪,轰炸车队,轰炸坦克,轰炸火车,轰炸桥梁,炮击,飞机轰炸。整个特技团队,任务非常庞大和艰巨。但这个特技团队为我们整个团队解决了很多危险问题,也提高了拍摄效率,7台摄像机,一个爆炸拍摄,特写,视觉,半视,全景镜头都有。"

"从某种意义上说,朝鲜战争是当今世界格局的结果,也是朝鲜战争的结果,是为了确保新中国刚刚顺利走过起步阶段。这场战争的残酷和激烈令人难以回想。正是这一点,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应该更加记住这场战争。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拍这部电影不仅是为了全体中国人民,也是为了热爱和平的人民。王说。

专访丨《跨过鸭绿江》总制片人王雁:年轻人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当被问及他最想通过这部剧向观众传达什么时,王说他想向中国人展示人民志愿军人民和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惧怕强者的爱国主义,包括他们的钢铁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他认为,反美援助朝鲜元辈的精神,并没有与时俱进,也没有被当代年轻人遗忘。"每个时代,青年都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

"当我们回顾历史时,重要的是要注意每个时代都需要英雄,英雄,英雄,"王说。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很优秀,例如,在90000之后,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中,这些年轻人迅速成长,当国家和人民需要它时,站起来承担既危险又困难的工作。在每一个时代,从两枚炸弹和一颗星星,到对朝鲜的反美援助,到中国制造业,再到北斗航海,这些非凡的历史背后都有年轻人。虽然时代在变,时代的主旋律在变,但每个时代的年轻人,每个时代的年轻人向上、进步的决心,其实是不会改变的。"

责任编辑:程娱乐

校对:刘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