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蜜糖制片人甘琳:爆款剧本像巧克力,《无双》是一字一句磨出来!

作者:DataEye

2024年已经过去四个月了,短剧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行业现状如何?从业者如何看待当下市场?

近日,DataEye短剧观察专访了蜜糖短剧制片负责人甘琳,就市场现状、内容制作等方面进一步剖析短剧行业现状。

蜜糖短剧位列2024Q1DataEye短剧百强企业榜第13名,短剧上榜次数达50次。对于一家入局短剧只有一年多的公司来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蜜糖在短剧赛道的经验和方法论,对从业者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借鉴。

蜜糖制片人甘琳:爆款剧本像巧克力,《无双》是一字一句磨出来!

△来源:2024年Q1 DataEye短剧百强企业榜

对于市场现状与趋势,甘琳认为,短剧市场已经过了野蛮生长的粗放阶段以及蓬勃生长的爆发阶段。

到了今年下半年,更多的从业者将摒弃投机心态,而专注于剧本内容的更新迭代上。

首先,短剧基于变现方式的特殊性,对如何在极短时间内满足观众的情绪价值有较高需求,所以其内容在底层逻辑的架构和设计上,显著区别于传统影视作品的创作手法。未来,大家将在力求优化短剧的创作内核的同时,努力在表现形式上逐步拓展、丰富其类型、题材,不断突破创新以服务于观众,培养观众,提升短剧市场的内容竞争力,使短剧赛道真正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即“稳健向上的发展阶段”。

其次,短剧的制作成本也会均值回归到一个与其盈利空间相匹配的平衡状态,“以小搏大”依旧是任重而道远的长期目标,即“如何在合理但有限的预算内完美还原剧本,并尽最大可能地提升创作空间”。而经历过制作费不断飙升的制作方,将普遍面临“由奢入俭难”的课题,他们是直面市场、平台压力的第一梯队,但其下的制作人员包括短剧演员,都相对处于后知后觉的状态,所以制作方夹在其间,左右为难,亦在情理之中。预算本就不多,如果不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自然难以成就好作品,所以想要压缩制作预算,从中赚取制作费的制作方,正逐渐被市场淘汰。而剩下的制作方,在挑选平台合作方及剧本时也将更为谨慎——毕竟爆款分账,才是他们主要的利润来源。

另外,从业者也会把一部分重心转到海外市场,着眼于全球的短剧用户,海外目前的发展阶段类似于国内2022年时期的短剧市场,虽然还在拓荒、摸索的原始阶段,但发展势头比想象中的相对迅速,是一片蓝海的存在。

最后,甘琳提出:一部剧能否成功,剧本占到60%以上,就好比你到商店里买一块巧克力,感觉它很好吃,那是因为它本来配方就很好,所以不管它造型如何,包装如何,营销如何,它一定都是好吃的。

以下是采访实录整理:

一、内容制作

DataEye短剧观察:在蜜糖内部,一个好剧本的标准是什么?

甘琳:短剧赛道到现在为止,确实是一个“编剧中心制”的赛道。如果剧本是好的,只要制作不是很拉垮,其实成功就已经能看到60%。

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想把它定义为一个可以工业流水线生产的东西,既然没有办法去批量复制,那么它其实很难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

我们的编剧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培养,比较少去收外面的稿件,所以稿子会卡的比较严格,剧本中途夭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能够进入拍摄阶段的,一定是经过了层层关卡的本子。

比如说像众所周知的《无双》,这部作品是我们内容负责人长庚老师和他的徒弟安静一字一句磨出来的,整个S级剧本的创作过程确实需要很长时间,虽说传统,但务实、可靠,且行之有效。

蜜糖制片人甘琳:爆款剧本像巧克力,《无双》是一字一句磨出来!

DataEye短剧观察:蜜糖旗下《千金你是谁》跻身4月DataEye短剧热力榜第6名,在您看来,这部剧的成功,剧本、导演、制作、演员、投流这些因素,哪一个是最核心的?

蜜糖制片人甘琳:爆款剧本像巧克力,《无双》是一字一句磨出来!

△来源:DataEye-ADX短剧版

甘琳:我觉得是剧本,剧本其实能占到60%。就好比你到商店里买一块巧克力,感觉它很好吃,那是因为它本来配方就很好,所以不管它造型如何,包装如何,营销如何,它一定都是好吃的。

我可能在造型上,把巧克力做成爱心形状或者星星形状,再给它一个合适的包装设计,然后再制定一个合适的销售策略,最后放到合适的商店或者超市里面去售卖,但支撑这款巧克力产品一直大卖的关键,还是这个配方本身就很好,让人吃了还想吃。

不过,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巧克力的造型很独特,很好看也会冲动消费。所以如果制作不仅停留在还原剧本的水平,还能通过视听设计进一步提升内容表现力,传递更多情绪,那么制作给到剧本的帮助和加分,其实远比我们预想之中的还要大。

还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在各种媒介上看到一个广告片,或者一句广告语,也会产生想要购买这个巧克力的想法,类比之下,也就是投流素材和投放策略也会共同产生很多影响。

DataEye短剧观察:蜜糖是如何挑选承制方的?优质承制方是什么样子的?

甘琳:跟我们合作的供应商很少,所以只要是我能主动找上门的供应商,我一定已经看过他好多作品了,我是凭着这些作品去下判断。比如说像丰行,就是我们最早期合作的供应商。

虽然我们跟他合作的都是战神题材,但是当时我看上他的是一部重生题材的男频短剧。我们看到他们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之下,还是有非常多的想法,他不只是停留在还原,他是不断的在做加分项,而且他去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他的每一个思考都是在提升情绪。而我们赛道的本质其实就是煽动情绪,不管是快乐的、愤怒的、悲伤的,还是其他的情绪。

DataEye短剧观察:您能举一个调动观众情绪的例子吗?

甘琳:比如说当反派在欺凌男主母亲的时候,本来可能只是往脸上泼一杯水,丰行的导演就提出可以改为当场烧一壶热水,你看着它烧,你看着它滚开,再拎起这壶水,当着男主的面直接浇他母亲一头,就类似于这种设计,剧本里没有的,但是他们努力去想办法去提升。

二、短剧+

DataEye短剧观察:今年来,短剧和其他行业也在加速融合,出现了各种短剧+,比如短剧+文旅/电商/游戏/互动剧/AIGC等,在短剧+这一块,蜜糖有布局吗?

甘琳: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做太多的这种融合,但看到市面上有这样的发展趋势,我觉得挺好,我们做的这个事情能够为其他行业去赋能,就说明(短剧)越来越好,我们的存在对大家有用。

DataEye短剧观察:你们的小程序短剧考虑广告植入吗?有接洽一些品牌商吗?

甘琳:有的,但是我感觉现在大部分品牌商处在观望试水阶段,并不是每部剧都适合植入,也并不是每部剧都可以植入。

如果有品牌方有合作的意向,合作模式彼此也能接受的话,我们是不排斥的。

对于我们来讲,如果这个产品植入到我的短剧里,它并没有影响剧情,很自然的就进来了,大家看到的时候也是很自然的接受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品牌方给到我这笔费用,可以在制作上帮我分担了一些压力,我可以提升我的制作。所以说实在的,我们也没指望靠这个广告费赚钱。

DataEye短剧观察:现在AI写剧本大概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甘琳:“AI写剧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AI写作暂时还没有办法去代替人类。

因为AI要写出好东西,它需要很多东西去投喂,才能揣摩出优秀剧本的底层逻辑,对不对?但是我们给它投喂的内容,一是数量不够,二是质量不优,总而言之就是样本太少了。所以我认为AI写作为时尚早。

三、市场现状及趋势

DataEye短剧观察:今年短剧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目前短剧行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甘琳:现在已经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到了一个大家更加专注内容、比拼内容的阶段。

从2022年中的时候,我观察到短剧是野蛮生长,到去年是蓬勃发展。在之前的两个时期,大家觉得很新鲜,有很多内容大家没看过,你可能稍微做一做就爆了,爆了的人他可能也不知道为什么爆,总感觉做这个事情很简单。

观众也是因为没看过,看了确实还挺有意思的,挺爽,然后再看。但是同质化内容多了之后,观众的阈值越来越高,如果不是新鲜的东西我不看了,如果不是好东西,粗制滥造的我也接受不了,我看不下去了,我出戏了。

过了这样的阶段,现在大家慢慢就冷静下来了。用心做好内容,不仅剧本要好,制作也好,因为观众已经很难伺候了。

DataEye短剧观察:今年来,有很多影视公司,香港名导,互联网平台,还有一些地方卫视,包括城投公司,也都开始入局短剧。这里面您比较看好哪一类玩家?

甘琳:短剧虽然看起来是个买量生意,但是想长期走得更稳更远,还是要持续做出好内容。所以我看好的还是那种——他本来在很高的位置,但是可以俯身去了解我们这个赛道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情况,有什么不一样,而且能够理解、接受,然后再把他之前在内容上的长项放进去,不停的给我们赛道注入更新鲜的作品,去做内容的迭代,我是看好这样的玩家。

DataEye短剧观察:年底之前,短剧行业可能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甘琳:首先,更多的回归到内容上,优化短剧的创作内核的同时,努力在表现形式上逐步拓展、丰富其类型、题材。

其次,短剧的制作成本也会均值回归到一个与其盈利空间相匹配的平衡状态,“以小搏大”依旧是任重而道远的长期目标,就是“如何在合理但有限的预算内完美还原剧本,并尽最大可能地提升创作空间”。

经历过制作费不断飙升的制作方,将普遍面临“由奢入俭难”的课题,他们是直面市场、平台压力的第一梯队,但其下的制作人员包括短剧演员,都相对处于后知后觉的状态,所以制作方夹在其间,左右为难,也在情理之中。

预算本就不多,如果不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自然难以成就好作品,所以想要压缩制作预算,从中赚取制作费的制作方,正逐渐被市场淘汰。而剩下的制作方,在挑选平台合作方及剧本时也将更为谨慎——毕竟爆款分账,才是他们主要的利润来源。

另外,从业者也会把一部分重心转到海外市场,着眼于全球的短剧用户,海外目前的发展阶段类似于国内2022年时期的短剧市场,虽然还在拓荒、摸索的原始阶段吧,但发展势头比想象中的相对迅速,是一片蓝海的存在。

四、关于蜜糖短剧

DataEye短剧观察:蜜糖有考虑实行自闭环模式?

甘琳:我们现在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自闭环,像《千金你是谁》就是自制团队的第一部作品。

蜜糖制片人甘琳:爆款剧本像巧克力,《无双》是一字一句磨出来!

《千金你是谁》选角的时候没有首要考虑爆款演员,对演员的首要要求是接受试戏,如果形象、演技、态度过关,我们都会给到彼此一个尝试的机会。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把更多的钱花在制作的其他方面,它整体的质感就会很好,预算又在一个良性的范围之内,利润空间也会更多一些。

DataEye短剧观察:未来自制剧会是你们的主要发力方向吗?

甘琳:其实只要是优秀的团队,我就想合作,不管他们是否纳入蜜糖的体系,本质上只是合作模式的不同,但是想做好作品的心情是一样的。

DataEye短剧观察:你们自制剧的成本会比找外部供应商低一些吗?

甘琳:说实在不会,刚开始的时候是这么希望的,但核算下来其实也没有,甚至可能还会多一些,因为会涉及到内部人员的人力成本,在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均摊下来并没有省什么钱。现在只不过是说,如果整个流程都在我的把控之内,我希望每一分钱花的都是值得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