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张太雷

作者:群众杂志

"青年是国家繁荣,青年人坚强是国家强国。年轻一代有理想、有能力、有责任,国家有前途,有希望"。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每个阶段都有青年人的突出贡献,善于教育青年、动员青年、组织青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张太磊是这方面的典范。

张太磊(1898-1927),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杰出贡献的100位英雄和榜样之一。他于1927年在指挥广州起义时去世。

张太雷小时候接受过传统的民办教育,后来进入常州西郊小学。1911年考入常州省立高中(现江苏省常州高中),在各学科,特别是英语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经常与同学于秋白讨论国事。1915年考入北洋大学法学预科课程,1920年毕业。在北洋大学学习期间,张太磊曾为俄共秘密党员包立伟担任英文翻译,接触了苏联的许多进步文献和理论,并利用业余时间秘密翻译有关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走向共产主义。大学毕业后,张太磊开始了系统深入的革命思想和实践,动员青年学生参加革命是他的革命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提出青年使命,确定青年运动的指导思想

张太磊对青年学生和青年运动进行了深入分析,对青年学生在革命中的作用做了科学的定位。他认为,年轻学生往往是革命性的,并且"越来越倾向于革命的道路"。张太磊对中国青年对革命的贡献非常积极。在他看来,革命的成功取决于年轻人的联盟,五四运动的发起者和主持人都是年轻人,五四之后各种爱国运动都是年轻人的工作,中国的青年运动"从革命初期,到现在,是一条线,继续做某事"。因此,张太磊总结说,青年学生可以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肩负着完成中国革命的伟大使命。

张太磊把马克思主义确定为青年运动的指导思想。他早期接触马克思主义深受李大昭的影响。1920年,李大昭在北京大学秘密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邀请张太磊、邓忠夏等学生向他们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张太磊还通过翻译工作和与苏共的接触,拓宽了思想视野,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认为,青年运动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虽然一些青年学生已经走上了革命道路,但他们心中还有许多旧思想,我们必须正确地用新的科学思想引导,避免盲目服从,甚至误入歧途。有人提出,马克思主义要在青年人中广为传播,"用他们能看到的种种事实证明我们的主义,使他们认识我们的主义",只有不断地向他们灌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青年学生才能抛弃资产阶级思想,团结在革命的旗帜下,在中国革命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接近为青年规划革命的任务

为了赢得青年学生的拥护,张太磊主张打破学生之间的"两个界限":一是"学生不应分为'革命'和'反动'",他认为中共应该"真诚地接近他们,以便他们能够获得革命宣传",以引导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指导中,张太磊认为,中共工作的第一步是"扫除学生的旧社会观念",消除他们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对抗态度,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人生观"和世界文化的整体观;中共要积极利用学生团体、出版物、研讨会、讲座等各种形式,打破学生的旧观念和对西方宗教的迷信,扩大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范围,争取广大青年学生参加革命。

张太磊为青年学生的革命任务制定了总体规划。他提出,"在指导世界革命的第三个国际共产主义国际组织下,中国青年学生的责任是觉醒和组织中国劳动人民,帮助世界革命,实现中国彻底解放的目标"。青年学生的革命任务,就是从思想和组织层面发起工农阶级的革命。具体来说,青年学生的实际工作就是"唤醒无产阶级和农民去斗争和组织起来",通过"走向人民"运动,提高工人和农民等底层人民的革命觉悟,扩大民族运动的群众基础。张太磊对青年学生的认识和规划,不仅有利于培养一大批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骨干,而且对扩大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底层特别是工人和农民阶级中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加强革命队伍、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组织动员青年指导革命实践

张太磊对青年学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将这种思想融入到指导革命的实践活动中。早在北洋大学学习期间,他就积极参与了五四运动、"天津市学生会"救国运动、爱国演说等青年学生运动,有一定的组织和动员青年学生的经验。1920年11月,张太磊将天津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更名为"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团主要吸收天津学校的进步知识分子,张太磊担任团组书记。团章明确指出,团的宗旨是通过"帮助工人组织教育工人"、"进行基本宣传和鼓动"、"协助组织罢工"等方式,"学习实现社会主义"。张太磊在团章的指导下,带领集团积极开展天津、唐山等地工人宣传工作,将《共产党月刊》、《共产党宣言》、李大昭等文章印成小册子发给职工生,扩大马克思主义在天津及周边地区的传播, 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工人和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1920年12月,为了更好、更广泛地在工人中弘扬马克思主义,张太磊、邓忠霞等人在北京长新开设了一所劳动补习学校,对工人进行深入调查,为工人运动培养了一批骨干。团还创办了红色小报《老报》(后改名《报》),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天津和全国工人运动的大局。虽然该报最终因其强烈的政治色彩而被北方军阀抢占,但在当时京津地区的工人阶级学生中又引起了一次轰动。1922年,为了进一步协调全国青年团的力量,张太磊和邓忠夏、于秀松等人共同创建了全国"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以赢得更多的青年学生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许多年轻的理论骨干。

资料来源:《大众》2021年第18期

作者: 李冲 (作者:江苏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张丽磊

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张太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