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作者:宙说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文丨宙说

编辑丨宙说

前言

匙吻鲟又名剑鱼,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分布于中国的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台湾淡水河流域及东南亚地区,其体型较大,头大,口裂宽大,长约为头的3倍左右,鱼体呈纺锤形,侧扁且薄,腹部圆;鳞片细小而硬,呈扇状排列;鳞片具有发达的棘刺,具有保护作用。

匙吻鲟属鲤形目、鲤科、鲟亚科、匙吻鲟属鱼类。由于该鱼没有牙齿,在进食时无法将食物咀嚼成小块吞咽下去而直接吞咽进入胃肠道内。该鱼因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而被称为“水中的大熊猫”,目前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

匙吻鲟是一种生活在淡水的大型鲟类,同时也是最早发现于大陆长江流域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匙吻鲟最初仅见于大陆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和岷江,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云南禄劝金沙江峡谷河段、贵州威宁大海塘水库、重庆巫山大宁河等地,均有匙吻鲟的分布记录。

目前在大陆的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均有匙吻鲟的分布记录。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匙吻鲟属肉食性鱼类,喜栖息于水质清澈、水流缓慢和溶氧量较高的水体中,主要以水中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其食性与中华鲟相似,以动物性食物为主。

在产卵繁殖期,成鱼多集中于河口水域进行洄游产卵,通常是成鱼与幼鱼一同溯江而上;在产卵期内,幼鱼则是随亲鱼到江河上游或湖泊中进行洄游产卵。

匙吻鲟每年的9月底至10月初进入繁殖季节,至翌年3~4月为产卵盛期;在繁殖季节内亲鱼有明显的昼夜活动节律,雄鱼多在夜间到深水层活动,雌鱼则多在浅水区域活动;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匙吻鲟具有典型的卵胎生特性,受精卵经20~24小时孵化出膜后即能直接产出仔鱼;仔鱼生长迅速,初生仔鱼全长平均为10.4毫米,经4个月左右发育成稚鱼。

成体全长平均为28.2毫米,最大个体全长可达48.7毫米;其体重一般为15~45克,匙吻鲟在繁殖期的群体大小一般在50~500尾之间;在产卵期的群体大小则可达2~3万尾以上;在生长速度方面,成体一般每两年体重增长约50%左右。

匙吻鲟对养殖环境的要求

匙吻鲟是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淡水鱼类,由于它的繁殖能力较强,因此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在大陆,长江以南是匙吻鲟的主要产地,在长江以北不能自然繁殖,只有通过人工繁育才能获得匙吻鲟。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匙吻鲟的生长速度很快,个体最大可达1~1.5 kg,但大部分匙吻鲟都具有个体小、生长慢、抗病能力差的特点,对水质要求不高,能适应一般淡水养殖环境。

匙吻鲟属于冷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15~28℃,最适水温为23~27℃,超过32℃以上则不能正常生长,对水温变化敏感,当水温高于10℃时开始摄食;当水温高于30℃以上时停止摄食。

匙吻鲟的摄食和生长都需要充足的溶氧,在适宜的环境下,一般认为其呼吸量应该达到水重的3倍为好;当溶解氧低于4 mg/L时,匙吻鲟即有缺氧中毒症状;当溶解氧低于2 mg/L时,则会出现严重缺氧现象,水中溶解氧不足可导致鱼死亡。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水质条件是影响匙吻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匙吻鲟为杂食性鱼类,且其摄食与水温密切相关,因此要特别注意水质条件和饵料生物数量的变化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匙吻鲟对盐度变化十分敏感,匙吻鲟是一种低盐鱼类,最适盐度值为18~20,不能耐受超过26的盐度。

在盐度较高时生长缓慢、摄食差,当盐度增加时摄食、生长和繁殖均受到抑制;当盐度下降时则摄食和繁殖均有所提高。因此在匙吻鲟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控制盐度的变化,溶氧不足是导致匙吻鲟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匙吻鲟鱼苗培育阶段的主要环节技术

育苗池条件培育鱼苗的苗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有一定的肥度,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流入,苗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应维持在0.5-1米,进排水方便。

在鱼苗培育过程中,水源是很重要的条件,要经常注意观测池水的盐度、水温、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水质恶化。

鱼苗培育阶段的密度以不超过每亩1500尾为宜,由于鱼苗个体小,因此需要的生长空间也小,所以培育密度不能太大;同时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养殖效益,要求培育密度也相对要小。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苗种阶段以配合饲料为主,小规格苗种要求每天喂养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投喂时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投喂量以鱼体质量的5%~10%为宜。

当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可以投喂鲜活饲料;水温达到20℃以上时则可以投喂配合饲料,由于匙吻鲟生长速度较慢,所以要及时分池饲养。

溶氧是鱼苗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溶氧充足会促进鱼种快速生长,另外还需要注意池水的 pH值、氨氮浓度、亚硝酸盐浓度等水质指标的变化。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一般在晴天时可以每隔4-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在阴雨天或者天气闷热时则可减少换水次数或者不换水。

匙吻鲟容易得水病,因此对水质要求极为严格,具体处理方法是:在水体中放入适量的有益菌(EM菌、光合细菌)、 EM原露、生物酶等生物制剂或有机酸等水质改良剂,水质改良剂用量一般为10 ppm~20 ppm,并根据水质情况及时调节用量。

匙吻鲟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种疾病:水霉病、肠炎病、红体病等,病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特别是在水温较高的季节和高温季节更要注意预防,水霉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病主要是由于营养不良引起的;红体病主要是由于营养缺乏引起的。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这些疾病都会对匙吻鲟的生长和养殖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该及时进行预防,可以在鱼种长到一定大小时必须进行分池饲养,这样同时也可以避免生长过程中相互残食、抢食等现象发生。

分池时应先将池水排干,并将池水晒干、消毒后再进行分池工作;分池后要及时注新水,如果水质差,则应及时换水。

分池后应加强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水质监测、定期换水、防病、观察鱼体变化等,分池前要检查消毒设施是否完善;分池后要注意水温变化,一般水温高于15℃时可以不分池;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分池后要经常监测水质情况及水温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要注意观察鱼体变化情况;做好日常检查记录工作。

具体方法是:将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在养殖箱内将鱼分散开来进行养殖;待鱼长到3厘米左右时将鱼集中到一起进行养殖;当鱼长到4厘米以上时可以直接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塑料网箱内养殖,放入网箱后要及时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有破损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匙吻鲟人工养殖模式的发展前景

匙吻鲟的人工养殖模式目前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几种模式,其中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是目前最常见的两种模式。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网箱养殖是指在自然水域中设置一个或多个人工鱼巢,将匙吻鲟等大型鱼类放入其中进行饲养,当鱼类达到一定的规格后将其从网箱中取出并进行分养、运输等。

大陆的匙吻鲟人工养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大陆是世界上唯一能人工养殖匙吻鲟的国家,目前已有近50年的历史,但由于大陆一直处于传统水产养殖模式中,对匙吻鲟等大型鱼类的研究与利用并不深入,导致该物种在大陆已濒临灭绝。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大陆开始在一些自然水域中建立大型人工鱼巢,并开始探索匙吻鲟人工繁育技术,但由于匙吻鲟等大型鱼类的繁殖周期长、生长速度慢、个体较小等因素导致其种群数量并不多。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南方地区在开展淡水养殖中出现了大量的鱼病而导致匙吻鲟等大型鱼类大量死亡,一些地方的养殖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选择将匙吻鲟等大型鱼类以野生苗种进行放养。

但由于过度放养导致该物种数量急剧减少、资源枯竭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大陆对匙吻鲟等大型鱼类的研究和利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类生产国之一,年平均淡水产量约为6000万吨,其中水产养殖产量约为5000万吨。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而随着社会经济和人口增长及气候变化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淡水养殖业产生了严重影响,目前大陆淡水渔业发展主要面临两大问题:

第一是淡水养殖业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着严峻挑战;第二是淡水渔业资源面临枯竭,部分地区出现了淡水渔业资源衰退甚至枯竭的现象。

因此,如何对现有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大陆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有资料显示目前大陆境内已查明的淡水鱼类品种多达600多种,其中不乏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如中华鲟、胭脂鱼等。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这些珍贵稀有物种如果不进行合理保护和利用将会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大陆淡水养殖产业已经成为大陆水产养殖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大陆对淡水养殖业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及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包括匙吻鲟等大型鱼类在内的稀有鱼品种越来越重视。

近年来大陆不仅将匙吻鲟等大型鱼类列入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计划中,还将其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实施严格管理。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为促进大陆淡水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匙吻鲟等大型鱼类在人工养殖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通过对匙吻鲟等大型鱼类在人工养殖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将有利于大陆淡水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对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结论

匙吻鲟是大陆特有的珍稀濒危经济鱼类,其人工养殖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上述观点就时对于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养殖模式、疾病防治、病害研究以及营养需求等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匙吻鲟的养殖和苗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匙吻鲟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通过围绕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人工养殖模式、病害防治以及营养需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指出目前匙吻鲟人工养殖还存在着苗种来源渠道少,生长速度慢,疾病预防意识差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大投入,提升苗种质量,研发适宜的饲料配方,加强对疾病的研究与预防等,从而提高匙吻鲟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匙吻鲟的分布与习性特征,对促进匙吻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参考文献

1.姜永昌:匙吻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进展,《科学出版社》,2003年。

2.张振明:中国鲟鱼资源现状与对策,《水产学报》,第41期 :3049-3054页,2013年。.

3.吕成林:关于匙吻鲟生物学研究进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7期 493-497页,2013年。

4.王春玲:中国淡水鱼类资源现状与对策,《中国渔业科学》,第30期 (3):731-734.页,2013年。

5.魏忠学:中华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进展,《水产学报》,第46期 :488-495页,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