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丨丹心映日月,听西南交大讲述茅以升的故事

作者:中国青年报

今天

党史故事100所高校转播活动

让我们接力

与肖晓一起走进西南交通大学

让我们听听共产党员毛益生的故事

"如果我继续置身于党外,或者被党吸收,这对党有利,对国家和人民有利,我该怎么办?"这是毛毅申请入党。

丹心反映日月,风骨铸彩虹桥

毛毅生先生是最受尊敬的老校长、老校长、著名科学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现代桥梁的奠基人,被誉为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丨丹心映日月,听西南交大讲述茅以升的故事

1937年,他主持建造了钱塘江大桥,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现代钢桥,是中国桥梁工程史上不朽的纪念碑。20世纪50年代,他为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铁道科学研究院30多年,为我国铁路运输生产和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是中国第一部古桥史。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丨丹心映日月,听西南交大讲述茅以升的故事

1937年9月钱塘江大桥

但很少有人知道

毛毅生先生享年91岁

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

为什么91岁的老人仍然入党?

从毛毅生先生申请入党开始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丨丹心映日月,听西南交大讲述茅以升的故事

1956年,毛泽东主席会见毛毅生等科学家。

"如果我继续置身于党外,或者被党吸收,这对党有利,对国家和人民有利,我该怎么办?"这是毛毅生先生在申请入党时所说的话。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丨丹心映日月,听西南交大讲述茅以升的故事

1986年4月,邓英超、毛益生(左)和钱正英会见了著名的华裔美国人顾伟。

毛毅生先生的信仰选择是认真而谨慎的,回首往事,毛毅生先生出生于清末,在民国初期长大,几乎与20世纪的同行一起,他经历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因此,66岁的毛益生郑重向周恩来总理提交了入党申请,但该申请未获批准。

周总理慷慨激昂地回答毛泽东:"你可以通过留在党外发挥更好的作用。"留在党外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毛益生先生做到了他在宣誓时所说的话。从那时起,毛泽东一直在帮助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建设一个身处其中的新中国。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丨丹心映日月,听西南交大讲述茅以升的故事

毛益生参党申请书

1985年,毛毅生先生的眼睛因病变,几乎失明,他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经过慎重考虑,他正式写了一份入党申请:"我90多岁了,能为党工作一天短,入党的愿望与日俱增。为此,我想再次申请,我想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这一次,91岁的毛毅生先生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入党仪式上,他感慨地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多年的心愿,这个愿望是我人生经历的总结。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光荣、最难忘的一天!"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丨丹心映日月,听西南交大讲述茅以升的故事

1987年,毛益生91岁入伍,享年91岁。

毛毅生先生,用体力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光荣的党,入党是我们人生的事业。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在今天的西南交通大学,毛泽东以长寿的精神,红基因代代相传。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丨丹心映日月,听西南交大讲述茅以升的故事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丨丹心映日月,听西南交大讲述茅以升的故事

1991年,西南交通大学在九里校区为毛毅生立像,陆定义副总理题词:"爱国知识分子模范——毛毅生同志";

2010年,学校成立了毛益生学院,以学习传承毛泽东的提倡精神,传承毛泽东弘扬的严纪律老校长精神,发扬我校的优良传统,以塑造高尚的人格,培养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人才。

党史故事百校讲述丨丹心映日月,听西南交大讲述茅以升的故事

励志剧《毛益生》

毛益生爱祖国

严谨的纪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永远是成年人努力学习

和汲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