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黨史故事百校講述丨丹心映日月,聽西南交大講述茅以升的故事

作者:中國青年報

今天

黨史故事100所高校轉播活動

讓我們接力

與肖曉一起走進西南交通大學

讓我們聽聽共産黨員毛益生的故事

"如果我繼續置身于黨外,或者被黨吸收,這對黨有利,對國家和人民有利,我該怎麼辦?"這是毛毅申請入黨。

丹心反映日月,風骨鑄彩虹橋

毛毅生先生是最受尊敬的老校長、老校長、著名科學家、工程教育家、中國現代橋梁的創始者,被譽為愛國知識分子的典範。

黨史故事百校講述丨丹心映日月,聽西南交大講述茅以升的故事

1937年,他主持建造了錢塘江大橋,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和建造的第一座現代鋼橋,是中國橋梁工程史上不朽的紀念碑。20世紀50年代,他為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主持鐵道科學研究院30多年,為我國鐵路運輸生産和建設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主編的《中國古橋技術史》是中國第一部古橋史。

黨史故事百校講述丨丹心映日月,聽西南交大講述茅以升的故事

1937年9月錢塘江大橋

但很少有人知道

毛毅生先生享年91歲

加入中國共産黨之前

為什麼91歲的老人仍然入黨?

從毛毅生先生申請入黨開始

黨史故事百校講述丨丹心映日月,聽西南交大講述茅以升的故事

1956年,毛澤東主席會見毛毅生等科學家。

"如果我繼續置身于黨外,或者被黨吸收,這對黨有利,對國家和人民有利,我該怎麼辦?"這是毛毅生先生在申請入黨時所說的話。

黨史故事百校講述丨丹心映日月,聽西南交大講述茅以升的故事

1986年4月,鄧英超、毛益生(左)和錢正英會見了著名的華裔美國人顧偉。

毛毅生先生的信仰選擇是認真而謹慎的,回首往事,毛毅生先生出生于清末,在民國初期長大,幾乎與20世紀的同行一起,他經曆了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深刻體會到中國共産黨的偉大。是以,66歲的毛益生鄭重向周恩來總理送出了入黨申請,但該申請未獲準許。

周總理慷慨激昂地回答毛澤東:"你可以通過留在黨外發揮更好的作用。"留在黨外對國家有利,對人民有利,毛益生先生做到了他在宣誓時所說的話。從那時起,毛澤東一直在幫助海外知識分子回國,建設一個身處其中的新中國。

黨史故事百校講述丨丹心映日月,聽西南交大講述茅以升的故事

毛益生參黨申請書

1985年,毛毅生先生的眼睛因病變,幾乎失明,他覺得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經過慎重考慮,他正式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我90多歲了,能為黨工作一天短,入黨的願望與日俱增。為此,我想再次申請,我想為共産主義事業而奮鬥!這一次,91歲的毛毅生先生的願望終于實作了。在入黨儀式上,他感慨地說:"加入中國共産黨是我多年的心願,這個願望是我人生經曆的總結。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光榮、最難忘的一天!"

黨史故事百校講述丨丹心映日月,聽西南交大講述茅以升的故事

1987年,毛益生91歲入伍,享年91歲。

毛毅生先生,用體力告訴我們,中國共産黨是光榮的黨,入黨是我們人生的事業。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在今天的西南交通大學,毛澤東以長壽的精神,紅基因代代相傳。

黨史故事百校講述丨丹心映日月,聽西南交大講述茅以升的故事
黨史故事百校講述丨丹心映日月,聽西南交大講述茅以升的故事

1991年,西南交通大學在九裡校區為毛毅生立像,陸定義副總理題詞:"愛國知識分子模範——毛毅生同志";

2010年,學校成立了毛益生學院,以學習傳承毛澤東的提倡精神,傳承毛澤東弘揚的嚴紀律老校長精神,發揚我校的優良傳統,以塑造高尚的人格,培養創新能力和高素質人才。

黨史故事百校講述丨丹心映日月,聽西南交大講述茅以升的故事

勵志劇《毛益生》

毛益生愛祖國

嚴謹的紀律和無私的奉獻精神

永遠是成年人努力學習

和汲取的寶貴精神财富

來源:西南交通大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