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掌握到胃-奈氏图与伯德图的绘制

【自控笔记】5.4绘制频率特性曲线

一、开环奈奎斯特曲线的绘制

先上步骤:

①确定起点G(j0)和终点G(j∞)。

②中间段由s平面零极点矢量随s=jω变化规律绘制。

③必要时可求出G(jω)与实轴、虚轴的交点。

再看细节:

对于一个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将其分解成N个环节串联的形式,对其进行取模和取相角运算,容易知道,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在同一频率下表现为幅值相乘,相角相加。

掌握到胃-奈氏图与伯德图的绘制

于是,由起点处有ω=0,在终点处有ω→∞,有

掌握到胃-奈氏图与伯德图的绘制

所以奈奎斯特图的起点一般都在正实轴或无穷远处,而终止于原点。

下面以一个例子说明中间过程的变化,这里说的变化,当然是指模值和相角的变化。开环传函以及极点分布如下图所示:

掌握到胃-奈氏图与伯德图的绘制

当v=0时,开环系统只有两个负实根。起点在K∠0°出,终点在原点处。随着ω的逐渐增大,极点的矢量沿虚轴往上移,分母的模值跟着增大,G(jω)的模值在不断减小至零;相角也随着ω的增大趋于-180°。

从中可以看出,模值决定了奈奎斯特曲线上某一点到原点的距离,而相角决定了奈奎斯特曲线的姿态(起点姿态,终点姿态等)。

同理,当v=1时,曲线起于无穷远-90°处,终于原点-270°处。这里要注意的是,当ω刚开始增大是,由极点图可知,相角是小于-90°的,也就是比-90°还负,所以,曲线是从第三象限的出发而不是第四象限。

以此分析v=2和v=3,可以得到不同型别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如下所示:

掌握到胃-奈氏图与伯德图的绘制

最后一步就是看交点了,一般在使用奈氏图判定系统稳定性时才需要求。求解的往往是曲线与负实轴的交点,可先将系统传函先写成实部+虚部的形式,再令其虚部为0,或者根据相角条件计算,问题不大。

二、开环伯德图的绘制

1、先将开环传递函数写成典型环节的尾1标准形式。其比例环节,就是系统的开环增益K,然后确定系统的型别v。

2、确定各环节的转折频率,把各环节的转折频率由小到大标到频率轴上。各环节的转折频率及斜率变化如下表:

掌握到胃-奈氏图与伯德图的绘制

3、确定基准线。即最小转折频率之左的对数幅频特性及其延长线(延长至交于实轴)。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掌握到胃-奈氏图与伯德图的绘制

这里简单推导一下:

掌握到胃-奈氏图与伯德图的绘制

基准点,斜率,延长线交点必须牢牢记住。

4、叠加作图。每遇到一个转折频率就改变一次斜率,斜率变化量在上文的表格中。系统对数幅频曲线交于实轴的频率为截止频率,该点也十分重要,即(ωc,0)。它满足条件20lg|G(jω)|=0,也就是|G(jω)|=1。可以将它与基准线延长线交点对比异同。

求截止频率常用两种方法:

①近似法,即使用|G(jωc)|=1,并忽略各环节取模运算中实部虚部的较小者,通过代数的方法求出ωc。

②几何法,即利用延长线交点与截止频率点建立“等高等距”的关系进行求解。使用此法求截止频率时,系统开环增益往往是已知条件,相反也可使用此法求解系统开环增益。

刚开始接触伯德图,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个方法,这是很大原因是由不熟悉对数幅频特性的坐标系导致的。此时应该抓住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纵坐标的定义 L(ω)=20lg|G(jω)|,弄清G(jω)的具体表达式哪些环节起对模值有贡献,哪些不起没有贡献(根据转折频率大小判别),这是用来求高的。二是横坐标的刻度,虽然是以ω标度,但 计算距离时需要用lgω计算,这是用来求距的。

5、修正。

主要修正一阶二阶环节在转折频率处的幅值衰减或超调。

6、检查。

查L(ω)最右端斜率是否为-20(n-m) dB/dec。

查转折点数。

查相角起始角是否为-90°×v,终值角是否为-90°×(n-m)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