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程实等:未来五年,全球能源市场波动将加大

作者:中新经纬

中新纬度10月25日刊:"诚石等:未来五年,全球能源市场波动性将加大。

作者:成石(中国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张红轩(工银国际高级经济师)

最近,关于全球能源价格飙升的争论很多。我们认为,能源价格的波动无疑会对全球经济的复苏产生负面影响。从长远来看,由于极端天气、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结构调整,我们认为未来五年全球能源市场可能会经历更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如何应对绿色能源转型进程给经济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将是全球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全球能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供应冲击和需求刺激

这一次全球能源短缺的根本原因是持续的供应方冲击。

首先,由于疫情爆发,全球供应链恢复缓慢。供应链瓶颈导致商品产能短缺和价格飙升。疫情的复发阻碍了产能缺口的完全恢复。另一方面,由于一再爆发,劳动力市场缺口的恢复和商品价格的持续扭曲推高了运输成本,加上地缘政治冲击和金融信贷扩张放缓,进一步阻碍了全球供应链的修复。

其次,2020年的疫情导致各国提前削减产能库存,导致能源库存整体短缺。

最后,能源短缺也伴随着历史因素。简而言之,历史因素导致过去五年液化天然气供应水平萎缩。天然气的收缩将进一步影响运输和电力供应,最终奠定当前能源短缺的根源。

在需求方面,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加剧了需求增长。一系列气候异常和自然灾害导致全球能源需求迅速增加。

另一个原因是全球经济的复苏。尽管全球经济一再受到冲击,但世界主要经济体总体上已走上经济持续复苏的道路。在国民经济的复苏通道中,经济活动对生产资料的可持续需求进一步增强。各国的经济复苏速度差异很大,这使得复苏速度更快的国家更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能源进口。在没有液化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天然气的供应无法满足其他国家在经济复苏过程中的能源需求。

此外,环境政策加剧了供需两端的不平衡。近年来,全球绿色产业和新能源转型导致煤炭等生物燃料能源库存稳步下降。然而,面对极端天气影响和疫情冲击,间歇性能源不稳定正在加剧。在环境保护双重控制政策的制约下,煤基火力发电受到限制,使得环保政策加剧了供需失衡。

能源短缺对经济的影响

在绿色能源转型过程中,主要经济体越来越依赖以间歇性能源(如风能、水能、潮汐能)为核心的供电系统。但我们倾向于忽视,在发生气候异常或外生冲击时,间歇性能源无法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这种叠加在行政环境控制之上的不稳定性意味着在短期内容易导致能源供应紧张加剧。

缺乏顺畅的电力供应的经济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是因为电价在短期内的波动往往比燃料价格波动更大。一小时内全球天然气和石油短缺以及一小时内全球停电对世界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目前,人类经济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电力。停电和停电对经济活动的具体影响通常体现在工业电价的上涨影响整体PPI的上升,总PPI的上升进一步向CPI生产数据传输,最终的生产和生活价格整体,将主要导致工业生产投资的下降, 并最终拖累GDP增长率。

能源短缺的未来:未来五年全球能源市场波动性将加剧

能源市场未来波动加剧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个是极端的气候变化可能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伴随着我们。虽然全球变暖在很大程度上与几十年前气候模型的预测一致,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已经超过了预测。具体来说,地球的高速气流正在减速,变得更加不稳定。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的数量随着高速气流减慢而变得不稳定而增加。这将使高温干旱(与高压系统有关)和洪水(与低压系统有关)更加持久。

第二,地缘政治对能源安全的影响。由于这一轮能源短缺,未来主要经济体对能源安全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是否会进一步加剧围绕能源安全的区域能源保护主义的抬头?从历史上看,保护主义的兴起往往伴随着能源安全摩擦的增加。回顾1970年代的大通胀,石油危机的背后是地缘政治矛盾的剧烈演变。

三是能源结构势必迎来新一轮循环调整。当前的能源危机可能导致世界主要经济体重新认识到传统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在各自绿色能源转型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未来的液化天然气投入可能会加速。但还有一个问题是,这是否会导致全球液化天然气产能或其他传统能源产能过剩,从而增加大宗商品的供需波动。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相对较大,特别是考虑到全球对能源安全的需求增加和极端天气的影响,而且各国可能更加重视其能源和粮食安全的库存稳定。

最后,我们需要反思,当我们试图推动间歇性和绿色电力系统时,传统能源的作用和定位是什么?在绿色能源转型过程中,如何解决间歇性能源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不确定性风险,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中新纬度APP)

它受版权保护,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实体或个人不得复制,编辑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纬度的观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