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春返大地,万物恢复,无法忍受早春开开的寂寞花骨,岸边的青柳也偷偷吐出花蕾,一个竖着,向人们报告春天即将来临,这片绿色的背后,有一队人在护航。人感冒了,会去医院找医生,树上无语,生病怎么办?在天津,有这样一批"树医",长期坚持城市园林绿化基层科研路线。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树医"通过"健康诊断"及早掌握树木的健康和生存状况,量身定做"治疗方案",防止倒下树木、枯枝脱落等对城市运营的影响,维护树木的环保和景观功能。天津市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园林绿化研究室高级工程师陈晓霞,就是这些坚持了12年的"树医"之一。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从2月初到3月初,蚱蜢开始孵化,如果虫子被挖掘出来,爬上宿主树干,沿着树干爬起来捡起芽、嫩芽等,"陈晓霞说,每年三月,她和她的同事们就开始走在街上"出门"的日子,"我们是随机检查和定点检查相结合的, 哪些树木在哪个阶段容易产生害虫,哪些地方哪些树木生长不良,这些数据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他们通过"看树"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好处方"。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2009年,天津开通了第一条植保热线84268088,对面是8890市民服务热线,回答了区园林主管部门、各级管理单位和公众关于园林植物管理中各种问题的提问。陈回忆说,自热线开通以来的11年里,已经回答了数百个问题。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很多问题都是由于公众的反馈,尤其是在夏雨后持续炎热之后,在街道、公园和树上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虫子,以及越来越多类似的呼唤之后。在路上奔跑,"树博士"也比较忙,"如果路远,一般很早就要开工,一上午跑四五点,午餐随便吃一顿饭,下午继续上路。"检查、拍照、识别、记录、预测下一阶段的bug,写下预警信息......工作枯燥而辛苦,但陈晓霞却得心应手。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树干、叶片颜色形状没有变化,叶片没有卷曲的毛发干燥,树皮没有胶体流出,是判断树木健康状况的标准。大树不说话,有些病虫害不容易在树的表面发现,这需要"树医"的心去发现病害。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几年前,有一次电话咨询,当时在武清的仲夏时节,有两排法国桉树看起来金黄。陈晓霞意识到这不是正常的自然生长现象,"我和同事们到达现场,看到受害树叶背面有很多浓密的白点,回溯数据发现这是悬挂铃木方形翅膀的网状物,这种昆虫主要抑制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导致树木凋谢,严重影响景观效果。"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面对咖啡山脊虎天布,陈晓霞正在与虫子搏斗,"在河西和津南交界处的路面树叶总有一个小圆洞,我们已经三四年没见过虫子了,每次去的时候总是空空如也。陈晓霞回忆说,"然后我们只是把树桩搬回了植物上,等到它们发芽并用网覆盖它们。直到2月和3月,才最终确定了罪魁祸首,并制定了治疗计划。"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近年来,国内发现了一种"美国白鹳",将濒危180多种树木,甚至农作物都吃,被誉为"无烟火","美国白鹳是一种杂食性昆虫,繁殖速度快,耐药性强,如果不及时控制,树木都会秃头吃掉。"每年冬天,陈晓霞都会以技术指导,配合区园林系统工作人员进行挖掘,严防死亡,不让美国白鹳趁机利用。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树医"坚持安全风险控制在隐患面前,将隐患置于事故面前。同时,"临床"与科研、同行探索和实践,开展高质量的风险预警工作,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前瞻性、建设性的建议,当做好安全推手时,帮助预防问题发生前。

虽然基层科研工作复杂艰苦,但内容丰富生动,陈晓霞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要攻击方向,先后开展了天敌昆虫、性信息素、无污染剂等方向的转化推广成果,特别是白蜀周啮齿类蜜蜂的生产和繁殖技术位居全国第一。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三月是防止草攻击果树和绿树的时候;清明前后为防止咖啡岭虎天蚜,蚜虫也开始造野猪;美国白鹳会繁殖三代,不能随时放松......""树医"每天要对付,是各种各样的昆虫。他们制定了道路树木害虫防治的时间表,并在不同时间对害虫防治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部署。"每当有病虫害出现时,我们就会按照时间表向道路树木喷洒杀虫剂。"陈晓霞说。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白蜂周氏啮齿类蜜蜂是一种防治害虫的美国白鹳优势天敌昆虫,经过多年的实践,每年约有6亿只蜜蜂,释放到城市的各个地区,防控美国白蜂。蜜蜂的生产过程紧张,任务繁重,四个月的生产周期,几乎整个周末她都要坚持到车间。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在单位的后院,陈晓霞和同事们也安装了陷阱,每隔一段时间就把设备拍的照片统一回去查看。工作人员要进行品种、比例分析,还要挑选出更完整的观察,制作标本。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陈晓霞面对成堆的聚集,不断匍匐的昆虫,克服心理障碍是第一步,"起初觉得挺恶心的,但渐渐地也习惯了。"今天,她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昆虫,还可以捕捉活体,制作标本,甚至在实验室里饲养昆虫来观察它们的习性。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照顾"城市肺"的健康是树医的重要职责,但不是全部。为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陈晓霞及其同仁在科学、精细、智能化方面下功夫。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从2017年开始,我们利用冬季闲暇时间建立了一个害虫信息库,涵盖了500多个病虫害挑战。陈晓霞打开电脑,上百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都有不同昆虫、不同年龄、不同角度的照片,还有详细的文字素材,"这不是3年的积累,而是30年前的积累,甚至更多的积累。"陈晓霞的下一步是将信息库构建成树发病机制的清晰画面,这样你就可以得到病虫害的诊断反馈和解决方案。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保持城市的绿色是我们的责任。陈晓霞说,现在和女儿一起走在路上,经常听到女儿指着路胶说:"这是我妈妈研究来保护的树!"

【津城图事】12年为树“把脉” 她是守护天津绿肺的树医生

让市民在业余时间,在公园小径散步,享受阴凉的凉意,周末,停在海滨空间,享受鸟儿触摸水草......这是像陈晓霞这样的植保科技人员所追求的专业荣誉感。

来源: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