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澳大利亚:龙虾被卡脖子,那就给鲍鱼提价,给三文鱼加量

作者:钱湖有鱼吃

澳大利亚海鲜有三大宝藏:鲍鱼、龙虾、金枪鱼。金枪鱼今年一直不温不火,龙虾最近一直卡在中国的脖子上,那么今天的澳大利亚海鲜产业就剩下了"顶风"价格的鲍鱼,再加上一条黑马鲑鱼的出环。

澳大利亚的金枪鱼,主要是南部蓝鳍金枪鱼,由于其地理位置,澳大利亚的蓝鳍金枪鱼资源,并从国际金枪鱼资源管理委员会获得较高的捕捞配额,加上大面积适合圈养金枪鱼的天然水域,澳大利亚人通过人工育肥捕获小型蓝鳍金枪鱼,然后卖给日本,成就了一波难以模仿的人的操作。

虽然蓝鳍金枪鱼是高端海鲜的高端产品,但世界主要市场日本一直处于不可逆转的衰退之中,少数年轻人对海鲜的高价知之甚少,这意味着日本这个蓝鳍金枪鱼的旧市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封锁了。当然还有其他市场需要开发,但价格肯定不如日本那么漂亮。

除了赚日本钱的金枪鱼,剩下的两种鲍鱼和龙虾都是中国的钱。特别是三大宝藏中的大宝藏——澳洲岩龙虾。

澳大利亚:龙虾被卡脖子,那就给鲍鱼提价,给三文鱼加量

图片来源:Chi Fish

澳洲岩龙虾在中国的"头发"也是十几年的光。中国也生产海龙虾,如著名的锦缎龙虾,因为它很早就被捕获了,所以价格也很早就很高了。另一方面,在澳大利亚,虾较少,尽管土著人民有捕获龙虾的悠久传统,但产量令人印象深刻。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大量澳大利亚龙虾被制成冷冻龙虾或罐装龙虾尾巴出口到北美。

销售死龙虾的"亏损业务"在中国市场发展后,被果断终止。澳大利亚岩龙虾绝对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以前煮熟的,是红的,加上进入中国早期,还有很多几十斤的二十斤大型龙虾,真的让中国的高端消费市场惊艳起来,价格也在逐年上涨,很快成为中国沿海高档酒店和饭店海鲜品牌,酒店里没有澳洲龙虾, 前面对价格"大"字感到尴尬。

青少年不多,澳大利亚的龙虾宝在中国市场赢得了"龙虾爱马仕"的称号,而且是全球唯一的,所以近年来,澳大利亚是全国对虾(90%以上)倾销到中国市场。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不好的,所以把龙虾卖到中国是有风险的。但没人想到,自全球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向中国出售龙虾的澳大利亚,因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对疫情免疫的超市,所以因其"任性"而受到"庇护"。

但澳大利亚政客不是普通人,举着自己的手拿着"金饭碗",砸自己的脚的操作真的让人无法理解,也无法学习。10月,一直在中国市场避难的澳大利亚龙虾终于被中国海关封锁。看中国市场狂欢节的季节——春节就在眼前,如果错过了这一波,就等于失去了年终奖,这怎么会好,中国春节怎么可能不吃澳洲龙虾!

澳大利亚:龙虾被卡脖子,那就给鲍鱼提价,给三文鱼加量

龙虾只能暂时存放在池中等待"释放"

对于澳大利亚政客来说,生意就是生意,政治就是政治,所以对于中国来说,没有澳洲龙虾,春节也是一样的。

龙虾被"禁止",澳大利亚很高兴有鲍鱼。因为龙虾运输时间要求非常高,一般不能超过48小时,如果没有绿色通道,按照目前清关的速度,基本上只能在海关等处截杀。幸运的是,鲍鱼比龙虾更可行,因此可以承受排队的折腾。

与龙虾相比,澳大利亚的鲍鱼生意并不大,但随着中国高端海鲜市场的硬通货,再加上中国高端海鲜市场得到了有效恢复,澳大利亚鲍鱼在中国市场迎来了一波涨价浪潮。

澳大利亚鲍鱼在中国,和澳大利亚龙虾的路数差不多。我们狭窄的海岸线上也盛产鲍鱼,因为鲍鱼生活在近海,很容易捕获,再加上我们早年吃鲍鱼的传统,野生鲍鱼资源很早就枯竭了,中国古代有一千金难买一把弓(一磅干鲍鱼)说。虽然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鲍鱼养殖国,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5%,但澳大利亚的鲍鱼因其规模庞大,加上野生海钓,完全迎合了中国的传统,很难想象火。

澳大利亚:龙虾被卡脖子,那就给鲍鱼提价,给三文鱼加量

鲍鱼临时池塘

因此,澳大利亚毫不犹豫地将其大部分野生鲍鱼出口到中国市场。虽然今年对水产品的影响并未因疫情而消退,但以澳大利亚鲍鱼为主的中国高端消费市场似乎是个例外。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今年10月,中国共进口鲍鱼120187吨,产值4369万元,比今年9月(1999937吨)下降79吨,或65%,但比9月(4057万元)增长7%。

进口下降了65%,而进口增长了7%。也就是说,近期国内进口的鲍鱼价格上涨!

根据海关数据,澳大利亚鲍鱼10月份进口了98.63吨,占82%,而新西兰进口了14.62吨,占12%,其次是南非,进口了6.02吨,占5%。显然,进口鲍鱼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水产品在中国市场确实是不可替代的,暂时没有澳洲龙虾,再拿鲍鱼来填。澳大利亚的鲍鱼出口商自然是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年终旺季市场,虽然进口水产品因检验检疫升级而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但高端消费市场的复苏不会有太大影响,但由于龙虾的缺失和进口量跟不上, 导致价格上涨。这场市场博弈,澳大利亚的水上运动都是玩火纯绿色,想要当年的春节档,中国进口商只能互相竞价从自己手中抢龙虾。

除鲍鱼外,今年澳大利亚鲑鱼在中国,今年10月之后,成功取代了智利,成为中国第二大鲑鱼产地。

澳大利亚:龙虾被卡脖子,那就给鲍鱼提价,给三文鱼加量

今年注定是澳大利亚鲑鱼的一年。今年前三季度,澳大利亚鲑鱼进口量增加了两倍,中国三文鱼进口市场萎缩了40%。1月至9月,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了近6,400吨冷藏鲑鱼,比一年前的1,667吨增加了284%,将智利(6,830吨)推到了第二大冷藏鲑鱼。

根据海关10月份的进口数据,中国进口的澳大利亚鲑鱼为969.875吨,而智利的进口量为424.27吨。澳洲鲑鱼名不大,主要是因为养殖规模小,主要还是供应国内市场为主。在今年爆发的国内市场萎缩之后,澳大利亚鲑鱼生产商发现鲑鱼在中国卖得更好。

不得不说,中国真的"爱"澳大利亚的农产品,再加上2015年签订的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澳大利亚的海鲜真的是时效效益,澳大利亚的龙虾原本并没有美国波士顿龙虾那些后顾之忧。随着龙虾贸易陷入停顿,澳大利亚的海鲜人仍然没有工作,即使他们四处奔波。

虽然中国的高端市场还在,春节即将来临,但他们无能为力。有人可能会说,中国的高端海鲜市场不会因为澳大利亚政府的"死气沉"的节奏而消失,很多人只是喊口号,但不一定能负担得起,但实际情况会是什么,谁知道呢。(完整)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喜欢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