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第3期目录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第3期目录

关于"强制解释"的讨论

编者按:继上一期发表了四篇关于"强制解释"的来文之后,选择了三篇关于该主题的回应文章,以加深正在进行的讨论。在这三篇文章中,第一篇是周贤在南京大学的文章。周贤是中国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著名作家。在他的文章中,他从1960年代以后各个学派对意义解释的看法变化开始,并表明意义是复杂性和关系的产物,因此单因理论的意义解释范式将被多因素关系理论范式所取代。这种观点是他在前一次来文中提到的相互协商观点的"意义"和"意义"的延续,也反映了他综合的、包容性的学术特点。

第二幅是法国巴黎第三大学的Jeanyves Guérin的作品。他同意张江当代文学理论的认识论问题,认为这种批评是恰当的、深刻的。然而,他并不赞成整个西方文学话语的想法。法国的一些文学理论有历史原因,在历史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文学理论也非常重视同时代的文学,是对当时文学现实的回应。正是这些文学理论进入美国大学后,才进入教学体系,被教条化。他指出,大西洋构成了文化障碍,当法语写美国时,存在许多变化和问题。然而,他提请注意年轻一代,并指出年轻一代的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克服了"单一方法",形成了一种"多元"的方法。

第三位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Laurent Dubreuil。他的回应文章同意张江用"强制解释"一词来总结问题,指出正是这些理论方法导致了文学研究的僵化。这在美国和今天的许多其他国家都很常见。但是,他认为,像德雷兹、德雷达,以及后来的巴迪乌和朗西尔这样的人所做的,实际上是为了在哲学上完成文学思维的体验,而不是试图将理论"应用"到文学中。换句话说,这些人本质上是哲学家,而不是文学理论家。因此,他们从事"强迫解释"不是他们的错。因此,有趣的是,如果这些哲学家有他们自己的理由这样做,那么中国文学理论家似乎没有理由用这些理论取代现有的文学理论。文章建议这些哲学家应该继续"使用"文学,并呼吁批评家保持对文学的热情。他认为,他和张江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一块石头激起了一千波。《强制解释》触及了文学理论中一些重要而深层次的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都从自己的学术背景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不仅提高了这一命题在学术界的关注,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这一命题的内涵。在讨论中,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真相越清楚,我们就越相信这样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的理论意识,有助于中国文学理论和评论的健康发展。

文献研究与研究文献的不同范式

作者:周贤,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南京210023)教授。

法国的新批评是基于美国的理论

作家Jeanyves Guérin是法国巴黎第三大学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生院院长兼教授,是当代法国文学专家。译者孙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副研究员。

保持你的文学激情

作家Laurent Dubreuil是康奈尔大学法语和比较文学系的教授,也是法语和批判理论方面的专家。翻译家毕素珍是中国妇女学院的讲师,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生。

"与人不一样" - 西川的诗歌理论

摘要:西川的原创诗篇经常接近,洞察事物内在不可知的秘密,以最高目的为目的,安静简单、高贵、精致。20世纪90年代以后,自我革命得以实现,寻找"大诗"存在的可能性,写作对象和情感体验不再是纯粹的,大量的非诗意元素融入文本,频频使现代艺术手段成为可能。西川从"太像诗"到"太像诗"在两极互动中,始终坚持"思考"的个性、奇异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形式感的不变品质,是"变"与"正常"交错走向成熟的。

作者罗振亚是南开大学艺术学院(天津300071)教授。

从文学意识形态到文学史——王增璇小说语言模式分析

摘要:王增轩在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文学界的奇迹,其最大的成功在于将书面、民间和口头语言相结合,形成了"王氏语言模式"。这种模式率先形成了对当时话语禁忌的突破,达到了"陌生"的效果。王增璇的小说从革命时代的"大众"话语中汲取民俗取向,从古典散文中汲取自由式文学意识,可以说是赵淑丽和沈从文的结合,从而促成了中国文学语言的革命性变革,形成了与西方文学截然不同的语言模式。然而,王增轩小说《大众化》中的民俗取向,并不是指向下层阶级,而是自由文化者个人主义诉求的反映,从而成为"新启蒙"时代开启20世纪文学史的典型案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刘旭是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中国文学系副教授。

《痛苦》中的隐喻与女性精神空间

摘要: 张伟的新作《痛苦》将三代女性孤独的生产片段置于特定的历史痛点之下,隐喻地将民族悲剧的痛苦与生产的痛苦隐喻,用母亲的坚韧象征着民族不屈不挠的生命力,用不同种族的血液融合来象征全球化和新历史时代文化的渗透。对张伟作品的叙事分析表明,新作表明,小说从"断裂"拉伸、隐喻和女性精神空间等方面,在拓展叙事空间、增加叙事密度、升华升华目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

作者沈霞燕,广东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广州510420)。

文献:"参与"的分量和"超越"的重要性是无法承受的

摘要 文学活动的审美超越品质是其区别于其他人类活动的独特属性,也是它能够有效摆脱世俗障碍、自由表达人性、弘扬人类良知的根本保证,但文学活动的这一特点必须在现实延伸的具体历史进程中得到世俗的接受, 这就要求文学活动具有干预真实历史的功能。先验的对立和介入的对立,成为文学运动的基本矛盾。偏向于"超越",超越人物的文学很难得到现实的发展,无法承受其审美之光,偏爱"参与",文学受各种现实历史条件的影响,很难保证自己的审美品格,也无法承受意识形态的重压。对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文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有力地回顾和逻辑分析。

作者:张海涛,西安石油大学(西安710065)中文系副教授;林春田,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烟台 264000)。

论审美生活世界的新感性和重建: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根本问题

摘要: 针对人类遭受技术文明和现实社会压迫的问题,马尔库塞提出了一种基于艺术和美学的新感性,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审美生活的世界。在重建新感性和审美生活的世界中,商业化、快速成功、迎合低级品味是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必须克服的重要问题。当务之急是克服大众艺术产业化、市场化的严重弊端,批判和遏制非人类技术所实现的娱乐主义。虽然艺术被赋予了进步和解放的神圣使命,但实现这一使命无疑是极其困难的。因为所有的艺术和美学都可能仍然被技术、世俗主义和现行制度同化,从而失去了对自然和力量的原始反叛和解构。同时,任何理论都必须在与现实的对话中拓展思想路径。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新的感性及其与艺术和审美生活本身的亲近,进而关注艺术、审美与人之间的相互交代,仍然是当代审美生活世界重建中应该探索的重要课题。

张显根,武汉纺织大学时尚美学研究中心教授(武汉430073)。

不可翻译的风格——阿多诺理论的美学意义

摘要:阿多诺式的理论与大学系统认可的论文有明显的区别,后者在英语研究中以其"不可翻译性"而闻名。这种"不可翻译性"与阿多诺话语的困难主题和独特风格密切相关,也与以经验主义为主导的英国文化与以思辨哲学为主导的德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密切相关。阿多诺的思想受到朔姆伯格、卢卡奇和本杰明等人的影响。在阿多诺看来,该理论是基于本杰明的"星团"概念,具有勋伯格"非调音音乐"的特征。作为"非同源性"哲学的优秀代表,它是反对"哲学透视主义"和促进"内在批判"的优秀批判风格。

作者:常培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北京100732)。

艺术中生活政治的转变:本杰明艺术理论的贡献

摘要: 本文从福柯的生命政治理论出发,结合本杰明对生活政治的看法,考察了"机械再现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生命政治机制所蕴含在艺术、媒介和技术三个维度上的断裂与荣耀。本杰明在生命政治领域,"机械再现时代的艺术作品"赋予艺术与生命,技术具有政治含义,从而通过政治铭文的装置技术呈现艺术;艺术的生活政治可以引发一种新的审美,产生一种新的机制。基于此,本杰明的宣告技术引发了艺术理论生活政治的转变。

作者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无锡214122)。

文化创意时代的审美生产

摘要: 文化创意时代的审美生产是知识经济社会面临的新问题。随着高度依赖文化创造力的当代社会知识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创造力影响力的扩大,审美生产的积极推动日益突出。文章聚焦文化创意与美学在资源利用、概念生成、跨界融合、科技创新和符号创作中的内在关系,揭示了文化创意通过探索文化资源的价值,形成审美意识的特征,创造了审美文化符号和标识的规律,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创造力。 已成为普遍的社会化美学产物;使审美的立足点积极涉及人类现实的存在、社会的良性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文化创意时代审美生产的基本任务。

作者李锡坚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安710062)教授。

冯雪峰文学批评中的"人民力量"和"主观力量"

摘要:冯雪峰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20世纪40年代,他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文学的基本问题,特别是文艺创作过程中的"客观"和"主观"问题做出了独特的诠释,提出了"人民的力量"和"主观的力量"的概念,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斗争的现实,反映了人民的新力量, 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强调作家的主观力量和主观创造力,最终实现"人民权力"与"主观力量"的统一。《人民力量》和《主观力量》反映了冯雪峰对文艺创作过程中主要客观关系的理解,对当下的文艺创作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作者为江南214122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伟(无锡214122);

以综合方式推动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武汉大学高级教授刘刚基先生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北京100026)编辑于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