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观点|美食题材故事片创作的三点思考

《爱很美味》影片导演之一是陈正道,曾执导过《催眠大师》《重返20岁》《盛夏未来》等作品。带着对陈导演新作品的期待,笔者走进了北京的一家影院。

晚上七点的黄金场次,能容纳200余人的偌大影厅只坐了不到20个观众。看这架势,该片的票房表现很难达到预期。《爱很美味》讲述了三个闺蜜的故事,普通女孩刘净开了一间理想中的餐厅,但不容乐观的经营现状令她心生动摇;漂亮女孩方欣渴望在职场中证明自己并非“花瓶”,却因意外怀孕打乱了节奏;强势女孩夏梦习惯了赢,为完成公司的新任务碰得“头破血流”。影片是同名剧集版的延续,在拍摄方法和创作理念上与剧集版一脉相承。按理来说,有同名热播剧集铺垫,影版《爱很美味》应该更容易叫好又叫座,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其中因由,值得深思。

观点|美食题材故事片创作的三点思考

纵观同类题材作品,我认为美食题材故事片创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平衡好美食主题与其他主题的关系。美食题材故事片往往通过将美食主题与其他主题相结合来讲述故事。比如,美食与武打结合的《满汉全席》,该片由徐克执导,张国荣、袁咏仪主演,讲述赵港生与满汉楼老板的女儿相爱,两人一同邀请名厨出山,在“满汉全席”大赛上三人协力,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这是一部很“武侠”的美食片,影片以厨艺比拼为主题,融合了功夫的武打设计,片中美食界就像个江湖,门派林立;故事情节也很“武侠”——大侠落难,找回自我,练成神功,和反派决战。

观点|美食题材故事片创作的三点思考

还有美食与田园风光相结合的日本影片《小森林》,前往东京闯荡的女孩市子,因为无法适应东京快节奏的生活,回到了自幼生长的老家——小森村,这里青山绿水环绕,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简单而宁静。循着童年时母亲利用山川田野间各种食材做出美食的记忆,市子也烹制出一道道治愈人心的美食。这是一部清新治愈的电影,情节极简,靠四季轮转的时间变化来推动情节。从食材的准备,甚至从果实播种、孕育开始,耐心细致地介绍着每一道料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

观点|美食题材故事片创作的三点思考

在主题平衡方面做得恰到好处的,要属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礼记·礼运》中有这样一句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从焉。”这句话表面上讲的是吃,其实讲的是传统儒家文化。《饮食男女》以台北圆山饭店主厨朱涛老先生和他的三个女儿为主角,以他们每周末的家庭聚餐为线索,建构出人物“食”与“性”的关系平衡,通过老中青三代的矛盾冲突与和解,写实性地呈现了中国式家庭哲学。

观点|美食题材故事片创作的三点思考

其次,在美食的表现上要有创新性。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中华美食也因其独特风味和文化内涵而享誉世界。在此背景下,美食题材故事片中美食部分的呈现要有足够的创新性,才能满足观众的心理期待。还以《饮食男女》为例,开篇展示名厨朱涛的烹饪过程,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画面中美食的视觉冲击感十足。其以美食来展现电影核心思想的表现方法,被后来诸多电影所借鉴。再以周星驰的《食神》为例,该片围绕“食神”话题,展现了很多美食,并借助美食来刻画人物关系,尤其是高潮部分的食神对决,看点颇多,“黯然销魂饭”更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要有引发观众共鸣的正向价值观。近年来,国内外制作了大量的美食纪录片,一些美食纪录片以美食为切口,探讨饮食文化,讲述人生故事,引发观众共鸣。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呈现了美食的制作和工序,更展现了美食背后的故事与乡情;《风味人间》站在全球视角观察中华美食流变,展现中国文化魅力;《食物的选择》探讨了食物选择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等等。

观点|美食题材故事片创作的三点思考
观点|美食题材故事片创作的三点思考

美食题材故事片其实也一样,最终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还是影片传递的价值理念。比如,《小森林》中的“人本身就像一个螺旋,虽然看起来似乎总在一个地方转圈,但每次却又不一样,或上或下或横着延伸出去,把圆圈画大一点,再大一点。想到这里,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再努力一把”;再如《食神》中的“根本就没有什么食神,或者说,人人都是食神”。每每看到,总是触人心弦。

(刘汉文  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原电影研究所所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