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煤炭期货“惊魂变局”

本报记者陈佳玲自北京报道

继煤炭价格创历史新高后,10月19日下午收盘时国内市场大面积红,傍晚风力突然变化,迎来了一夜恐怖:漫长"闻风逃逸",近40份合约停牌,动力煤期货全部被(12)封底板。

上述市场反应主要受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表态的影响。

10月19日晚,国家发改委10分钟内发表了三篇关于煤炭价格的文章,次晚又发了三篇关于煤炭供应稳定性研究的文章。10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定下了"依法打击煤炭市场投机"的基调,证监会表示将"坚决遏制过度投机,杜绝恶意投机资金",交易所则采取调整保证金、费用、限制未平仓数量等措施进行监管。

随后,一系列监管重量级人物接踵而至,并立即生效。据了解,经监管部门后,陕西榆林煤矿隔夜降价,以及贸易商隔夜向电厂送煤。

据东方财富选择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收盘,能源、黑色品种基金"疯狂"逃离期货市场,主要合约资金流出前10大净流出总额近100亿元。

"组合拳"限价保证

关于煤炭市场,10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尽一切努力确保取暖用煤的生产和运输,依法打击煤炭市场的投机行为。

从监管层最新一击打的一系列重"组合拳"可以看出,其调控思维主要是干预煤炭价格、调整供需和打击"煤炭投机者"三个层面。

值得注意的是,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保护是大宗商品今年关注的焦点,但明确"合法干预煤价"的声明,在大宗商品市场近十年来首次出现。

"煤炭是重要的基础能源,关系到国民经济和民生,目前涨价已经完全脱离了供需的基本面,而且临近升温季,价格仍呈现出进一步非理性的上涨趋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9日晚在文中明确表示,将充分利用《物价法》规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干预煤炭价格的具体措施,推动煤炭价格回落合理区间,推动煤炭市场回归合理化。 确保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确保人们在整个冬天温暖。

在价格方面,除了提出价格干预将依法进行外,国家发改委10月19日在煤电油气运输重点企业中保持价格稳定外,"中央企业要在保持价格稳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严格执行中长期合同煤价,率先降低煤炭交易市场价格。"

据了解,主要煤炭产区和港口的价格行为有限。例如,产煤城市陕西榆林出台了限价措施。据媒体报道,在榆林市召开的第四季度煤炭供应大会要求,金山、蒙古等主要产煤区煤炭市场价格从19日起按现有水平下调100元/吨。

需要指出的是,在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的早期阶段,期货水平的调控曾多次"打拳"。仅从动力煤期货来看,自2021年4月底以来,郑州商品交易所已经发布了14份相关公告,这些公告受到保证金、手续费甚至限制未平仓头寸数量的监管。

由于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的核心逻辑在于供需关系,监管部门在调整煤炭市场供需关系方面发挥了根本性作用。据国家发改委介绍,"自9月底以来,新增一批煤矿获批,日均产量较9月18日增加120多万吨,日产量突破1160万吨,创今年新高。"

关于现场增产,国家发改委在上述座谈会上发出了较为明确的信号,主要体现在"进一步释放煤炭产能""煤炭产量稳定增加"等方面。具体而言,会议呼吁所有煤矿在第四季度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照满负荷安全合理组织生产,各地在节假日和重大活动中保持煤炭生产正常,严禁任意关闭煤矿,严禁事故个别煤矿"一刀切"的区域生产, 确保煤矿在安全条件下每天可生产1200多万吨煤,并于10月18日将煤炭产量提高3%。

打击"煤油炸锅"已成为监管关注的焦点。在国家发改委10月19日、20日发表的6篇文章中,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郑商研究所、唐山市、河南煤炭储配交易中心鹤壁公园的检查调查中,反复强调"严厉查处好资金恶意投机动力煤期货";证监会还表示:坚决遏制过度投机,杜绝恶意炒作资金。同时,对期货市场的违法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的高压局面,加大对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良好秩序。

"煤油炸机"一夜之间逃离

在联合监管下,动力煤、炼焦煤、焦炭等期货品种的长期资金在恐慌中逃离。

当晚晚些时候,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第一篇文章四分钟后,动力煤期货主合约开始成交量下跌,短短9分钟就被封存。炼焦煤类似,虽然重复,但总是在下降停止板附近。可口可乐也暴跌,跌幅超过8%。

据记者了解,截至当晚收盘,动力煤期货主01合约1万多单手封空跌停板,占合约持仓10%以上。10月19日当天,动力煤期货主合约飙升至1982元/吨,两个月涨幅超过160%。一位期货分析师直言,"10分钟发三篇文章,出台多项措施,引爆了恐慌性多头资金,导致多头资金被践踏,导致动力煤期货全面下跌,并出现巨大单封的局面。"

10月20日,煤炭期货继续呈现下行趋势,伴随着股基金的浪潮和相关概念。已经上涨了几天的煤炭股在10月20日的早盘交易中开始大幅下跌,甚至今年涨幅翻倍的能源化工ETF也下跌了。截至10月20日下午收盘,焦煤、焦炭、动力煤期货合约下跌逾8%。

"后市场价格由新闻和情绪主导,不排除惯性下跌。申万期货黑人分析师冉雨蒙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现行政策对调控释放风险,在限制煤炭价格的政策下,市场情绪受到较大影响,看涨情绪明显降温。期货、19晚动力煤全部合约封底止损板,长期恐高情绪蔓延,获利于市场。20日收盘后,主合约2201仓位减少3718手,沉淀资金流出7.57亿元,占比约9%。"

据东方财富选择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收盘,可是黑色品种基金"疯狂"逃逸期货市场,主要合约资金流出前10大净流出总额近100亿元。其中,焦炭、炼焦煤和动力煤净流出分别为23.3亿元、12.51亿元和7.57亿元。

市场上的敏感基金往往很早就采取行动。《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10月19日下午,有关原产地、港口限制煤炭市场最高销售价格的消息上传,动力煤期货消息"跳水",板块05合约开盘上涨止损板,从最高1388元/吨下跌41点收盘;

一些机构和投资者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中信期货研究副总经理曾宁在研究报告中指出,10月13日之后,除了核心三大碳素品种——动力煤、焦煤、焦炭继续上涨外,其他与煤炭相关的品种或高能耗,如煤化工、PVC、合金、钢铁等都持续下滑, 事实上,从金融层面反映煤炭供需格局将有所缓解的信号——类似房地产市场,房价的下跌总是从边际郊区或小区开始,最后,城市地区的核心资产、相关的煤化工和高耗能品种可以作为"边际资产", 而以煤炭为核心资产的资产最终下跌。总体而言,随着最终用途需求减弱,以及煤炭供需放松后供应方缺乏进一步边际减少,相关大宗商品存在持续回调的风险。

除了期货市场"减碳",现货市场交易者也有隔夜"出货"动作。据媒体报道,19日晚国家发改委消息,有山东贸易商通宵到电厂送煤。从煤炭公司购买煤炭的贸易商囤积了煤炭农场,并从煤炭农场转向发电厂,那里的货运成本在一夜之间上涨了八倍。

未来3~5年煤炭价格将超过1000元

能源价格的急剧上涨和通货膨胀的上升一直是最近关注的焦点。

法国兴业银行期货高级研究员魏颖认为,自第三季度以来,大宗商品供应萎缩带动的价格已逐渐从黑色金属行业蔓延到几乎所有主要工业品,其背后隐藏着"能源危机"的逻辑,其特点是国内煤炭(电力)短缺和欧洲天然气危机。

期货受访者认为,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逐步改善。但大宗商品价格不太可能以趋势下跌,除非市场情绪释放后宏观和大宗商品基本面出现实质性改善。也有期货公司建议,10月份以后大宗商品出现局部机会,整体风险大于机会,第四季度应防范大宗商品出现系统性回调的风险。

有人指出,监管措施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取得成果,煤炭价格的下跌仍受制于供需关系的实质性变化,如库存数据触底反弹和积累。

据中信期货研究称,从中期来看,由于长达10个月的供需紧张造成长达1.5亿吨的缺口,动力煤社会库存跌破1亿吨,因此完全缓解供需矛盾需要时间,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有望继续发酵的背景下, 冬季供热需求依然旺盛,供给依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短期内,动力煤有望经历快速挤压发泡工艺,但经过挤压泡沫后,预计后期动力煤将受到供应增加和库存绝对低的双重影响,呈现出高波动性的趋势。

沈万宏源研究院煤钢负责人孟向文近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2022年春季煤炭价格将小幅走低,但至少在未来3~5年内,国内煤炭价格将继续保持在1000元/吨以上,甚至在1500元/吨左右。考虑到发改委将规范煤电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建议关注比例可预期的低煤炭目标,另一方面关注可预期注入资产的煤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