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源吗?其实未必

作者:小院之观

这篇文章,结合明代中期流民问题,聊聊关于土地兼并和封建王朝灭亡的联系。

流民问题,是大陆历史上所有朝代都会碰到的问题。它是指因遭受自然灾害、社会动荡或其他种种原因,人们为了避难或求生而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明代也避免不了流民问题。明初,由于战争的影响就出现了很多流民,经过朱元璋和朱棣的治理,流民二字逐渐从史书上消失,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宣德年间。

正统年间,流民再次在史书上出现了,一出现就是爆发式增长,从此再也没有消失过。

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源吗?其实未必

对统治者而言,流民是个相当头疼的问题,他们带来最直接的麻烦是让社会变得不稳定,进而引发反抗。朱祁镇统治时期的叶宗留、邓茂七起义,朱见深时期的荆襄刘通、石龙起义,都是流民问题爆发的后果。

到正德一朝,形成了第三次流民运动的高潮,规模远远大于前两次。

追问原因,还是那个困扰历朝历代的老问题:土地兼并。

在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土地问题是导致一切问题的根源。

经过明初的分配,看上去是大家都有了土地,但这只是表象。土地这种自然资源,差异是天然存在的。

比如两家人同样分配到三亩地,你的地好,我的地贫。哪怕他们同样努力,也会发展成你富我贫,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差异。

占有的土地多、少、好、坏,以及方方面面的关系,决定了资源的占有和人们发展的不同。

这些不同导致了地主和贫民的产生。

在发展水平未能摆脱土地之前,土地的问题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和一切人文的、社会的设计不同,土地是天然存在的问题根源,只要发展水平仍然决定于自然条件,那么土地问题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明朝经济是小农经济,土地兼并是小农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谈到土地兼并,许多人印象是地主们坑蒙拐骗,穷人们含泪卖地。

事实不是这样,大部分的兼并都是自愿的,或者说是平等自由的。

自阶层开始出现后,就有了贫富差异,穷人和富人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是一个等级的。比如穷人生场大病没钱看病,就只能借钱或者卖地;再比如遇上天灾,为了不被饿死,也只能卖地换一口吃的。

等病好了或是饥荒过去,你的地就成了地主的。蛋疼的是,你还是种自己的地,但是大部分收入都给了地主。因为人家有资本,能在你摊上事儿的时候救你。

灾祸饥荒这种事,一个家庭几乎无法避免,区别只是时间早晚,因此农民的土地早晚是地主的。在农业社会,土地兼并的发生几率是百分之百。

朱元璋花大力气整治土地兼并,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为这是经济规律。

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源吗?其实未必

那么,土地兼并和流民又有什么关系呢?

表面看来,失去土地的农民承受不了地主的剥削,不得不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深层原因要更加复杂。

当初朱元璋的政策为什么能推行得下去?除了他的铁腕,还要考虑时代背景。

在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有限,一个国家所能养活的人口基数是有限的。

一个国家由建立之初的百废待兴到盛世来临,伴随着的往往是大口大爆炸。可是在古代社会,毕竟土地有限,生产力有限,粮食产量也就有其上限。

总的粮食产出就那么多,能养活的人口就也有上限。这个上限每个朝代不等,大致在6000万至1亿人口之间。

而一个王朝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数量的增加必定会达到生产力所能供养的极限,从历朝历代的规律来看,这个数字大致为200年。

当人口超过阈值之后,接下来必然是口粮不足引起的危机。此时就是王朝崩溃的临界点,要是再出现一点天灾、人祸,丧钟必然敲响。

同理,推导到任何一个朝代也是这样,旧的地主贵族被消灭,又会产生新的地主贵族,周而复始。

元末混战带来大量人口减员,旧的社会结构被破坏,资源有了重新分配的基础,所以老朱的政策能推行下去,他的后代就不行。

随着王朝由建立之初的百废待兴到承平日久,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带来的结果是人地压力加大。

在古代社会农业经济的运转逻辑下,这个问题无解,但可以通过改革财政制度来延缓,比如通过张居正改革,就给大明王朝续了一波命。

除此以外,在没有更先进生产方式出现的情况下,那就只能等待王朝崩溃,人口锐减,地权重分,再进入地广人稀的状态,以待下一次循环。

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源吗?其实未必

地主本意上并不愿意把人都赶走,因为那样就没人干活了。但到了王朝中后期,随着人地压力越来越大,地租就越来越高,导致佃农在利润分配当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小。当他的份额不足以糊口,或者根本租不到地了,就会出现流民。

比如,弘治年间全国耕地面积约为6.22亿亩,而早在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耕地就有约8.27亿亩。1000多年下来,耕地竟然还退化了。

这里面有多种原因造成的结果,如国家政策。明朝将一些山区及密林作为封禁地带,设卫所屯驻,禁止农民进入开发,客观上造成了不少土地肥沃的地区成了荒地。

像荆襄地区在洪武年间就被设为禁地,人烟稀少,大量土地成了荒地。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客观原因如生产力发展问题,户籍制度限制等影响,这里就不多说了。

耕地不见增长,人口却在增长。汉平帝年间,全国人口约5900万。明朝仅到洪武二十六年,登记在册的人口就有约7000万,人口与耕地比例呈现严重失调的状态。

吊诡的是,到弘治四年(1491年),官方统计的人口数量却只有5000多万。这个数字无疑很不正常,经过将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弘治年间的人口数量理应远高于洪武年间才是。

多出来的人去哪了?不用说,不少成了流民。

流民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会闹事,会造反,让王朝秩序不稳。

正统-成化年间的荆襄流民起义就是这么来的。这次起义规模大,时间长,虽然一度被兵部尚书项忠镇压下去,但流民很快冲破政府的限制,继续汹涌地进入荆襄乞食。

眼看无法彻底镇压,祭酒周洪谟著《流民说》,提出了解决流民问题的新办法,即开放禁地,推行附籍政策招抚流民。成化十二年,都御史原杰奉旨抚定流民,花费十几年时间,暂时解决了荆襄流民问题。

此后,荆襄地区的许多荒地,经过流民的进一步开发,迅速变成了肥沃的良田。荆襄山区的开发,使得湖广地区农业经济有了迅速发展,从而提高了湖广在明代社会经济史上的地位。“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从此更是尽人皆知。

后人评价说:项忠之荡定,乃一时之功,原杰之经略,则百世之利。

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源吗?其实未必

但在农业社会的背景下,人地压力只能一时缓解,无法根本消除。随着人地压力的加大,明初以来以自耕农为主的传统经济格局已经被打破。另一方面,国家的政治控制力也有所下降,流民问题也就不可能真正根除。

这个问题,我们还能换一个角度理解——为什么古代王朝没有能撑过三百年的?

抛开外敌入侵、上层内乱以及君主素质等种种因素,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土地兼并,而是人地压力。

那么在这里面,朝廷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中央政府的种种制度和手段,可视为其中一个变量,决定了从土地兼并到流民四起的临界点何在。

当然,在朝廷眼里,直观的感受是土地兼并导致流民越来越多,于是试图通过抑制土地兼并解决问题,但实际上此路不通。

由于地狭人稠,生产力有限,朝廷努力抑制土地兼并是不可能成功的,因其违反经济规律,必然失败。

#历史开讲#